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论教师质量与教学质量双效应

作者:韩文根




  教师质量与教学质量是两个紧密相联的统一体,也是学校管理的“双核心”。有人说教师质量是基础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质量则是连在生命线上的照明灯。学校管理离开了教师质量,教学质量就无法保障;没有好的教学质量,学校就像处在黑暗中的城堡而没有光明。它们是共同支撑着教育大厦的两个主支架,缺少任何一方,学校教育的大厦就会坍塌,学校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
  
  一、教师质量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
  
  提起教师质量,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教师的素质。教师质量就是教师的能力素质吗?笔者认为,教师质量并不完全是教师的能力素质,它包含着教师的身体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生存状态、生命质量等在内的综合品质要素。而知识能力素质和生命质量是当代教师质量的两个核心。《辞海》中对素质的解释为: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人的素质的形成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从学校管理方面来说,就是要根据教师的素质特点,使他们的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知识和能力得到内化,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使教师真正发挥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大计。”发展教育,关键的问题是师资队伍建设,这是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把对教师质量的关注集中到了高等教育上,高校里的人才交流和人才引进搞得轰轰烈烈,而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教师质量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认为中小学教师只是教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还谈不上是什么人才,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引进制度,在人才引进上几乎是一片空白,中小学教师的质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首先,不少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观念不新,缺乏超越和创新精神,特别是一些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不达标,十几年或几十年一贯制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其次是继续教育流于形式。有些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完全是为了得到一个继续教育结业证书,目的是为了职称评定和专业知识达标;有些学校让教师参加报名后依然回校上课。笔者曾经遇见几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中学教师,结业考试时来参加一下,考试后便将学习用的教材当废纸卖掉了。这种试图通过继续教育改变教师知识结构的目的无疑是一种形式,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再次,教师的工作压力太大,心理负担过重,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偏低。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都与学校管理有关。随着我国“普九”教育的完成,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问题,而提高教师质量是关键。因此,学校要发展,就必须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教育改革的正常发展。
  
  二、教学质量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根本
  
  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同时,教学质量又是创名优学校的“金字招牌”,是赢得社会信誉、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核心要素,是每个学校管理者都十分关注的中心问题。然而,人们又是怎样理解教学质量的呢?人们通常认为,教学质量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品质,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好的教学质量,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教学质量差,就是教师质量差,也是学校管理者的失败。具体地说,教学质量是建立在教师质量之上的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学目标的实施与完成、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培养以及升学率等都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说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那么教学质量则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主体。抓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质量是学校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学校要主抓的工作是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们每日工作的重心就是全力以赴地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教学质量给学校带来的荣誉和诸多效益,一些学校管理者认为,教学质量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只要质量上去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并把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造成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过重,而生存质量却降低了。这也是目前不少学校在抓教学质量上的一个误区。以教学质量为永恒不变的主题常抓不懈没有错,但必须弄清什么样的质量才是符合当代教学标准的质量。笔者认为,教学质量是以教师质量和学生质量为基准的,而不是以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的质量观。它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抓教学质量能提高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以质量创名牌,以质量出效益”是管理者的智慧共识。学校管理者在抓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智慧。抓好教学质量不是只凭嘴上功夫就能够解决的,而是融注着管理者的业务水平、管理能力、教学观和创新意识等综合因素。通过抓质量管理,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因而也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水平。
  3.改善教学设备与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一是提高师资力量,二是改善教学条件和设备。师资力量是最基本的条件,而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环节。目前,在一些较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中小学教育,由于教学条件和设备较好,其教学质量要比小城镇和农村的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好得多。这充分说明了学校管理者在抓教学质量时不可一味地强调通过严格管理、加大学科课程的课时量、延时强化等管理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而设法改善教学设备与条件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以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知名度与创名优学校。学校的发展依靠的是教学质量,而学校是否能够成为名牌学校也需要教学质量这块“金字招牌”。没有质量就没有发展;没有质量就没有保障,这是永恒不变的定律。因此,学校管理者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中心地位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教学质量以牺牲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代价,这样的教学质量是得不偿失的,必须引起学校管理者的注意。
  
  三、“双效应”的管理与回馈
  
  教师质量与教学质量是两个推动学校向前发展的车轮子,缺一不可。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双效应”,即“教师质量效应”与“教学质量效应”。抓好这两个“效应”,就像是花巨金制作的电视广告,回馈的是“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如何抓好“双效应”管理,是中小学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抓好“双效应”,回馈的将是综合效益和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失去了“双效应”的科学化管理,回馈的则是落后与被动,甚至出现生存危机。因此,以“双效应”促发展,以“双效应”创名校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体教师的工作重心。
  1.以教师质量提升教学质量,给“双效应”带来质量保证。教师质量是确保教学质量的第一要素,没有好的教师质量,一切所谓的教学质量都是虚华的表现。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提高教师质量。提高教师质量应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提高教师的生存质量,其次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文素质能力。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得到了提升,教学质量才会有保障。
  2.以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质量,使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包括教学理论水平、课堂教学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等。要使教学质量提高,就必须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如教师进修制度、继续教育培训、聘请优秀教师讲示范课、组织教师科研攻关等都是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3.科学的管理与回馈。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小学管理已从过去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教师的质量与教学质量以及学校的整体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这就是科学管理所带来的效率变化。科学化的管理就像是一堵回音壁,有声音就会有回应:管理好了,回声就大,就会发出和谐之声;管理不好,回声就弱,甚至是噪声。因此,重视科学化管理,是确保教师质量与教学质量发挥“双效应”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双质量”的必然途径。(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