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辩证思考

作者:夏晋祥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已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挥;教师的观念、角色与教学行为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课堂教学的功能与形式也逐渐由“知识课堂”、“智能课堂”转向“生命课堂”。但综观新课程改革几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也觉得,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或由于教师视野和能力的局限,还由于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在纠正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一些弊端后,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的应对与解决,也将同传统的课堂教学弊端一样会使新课程改革步履艰难!
  那么,究竟有哪些问题在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呢?本文对新课改后课堂教学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提出了必须应对的十大关系,以求教于课改同行。
  
  一、必须处理好“知识课堂”、“智能课堂”、“生命课堂”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人类对课堂教学功能的认识,由“知识课堂”到“智能课堂”再到“生命课堂”,是对课堂教学本质理性认识的大飞跃。“生命课堂”体现的教育根本价值是一种对人的关注、关怀与提升,把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当成人的最高目的。在“生命课堂”中,知识和智能成为一种工具性的目标,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是为学生的生命发展服务的。“生命课堂”命题的提出,反映了课堂教学价值的追求由对客观知识的崇尚转到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由重生存的技能转向重存在的意义,它使教育得以从理性王国回归生活世界、回归生命、回归和谐,是教育回归本真的表现,其意义是巨大的。然而,在提倡课堂教学形式与功能走向“生命课堂”时,我们有些课堂教学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师生生命价值时,却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不重视或不敢重视,致使课改后的一些课堂教学具有形式的活跃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缺乏实质的帮助。其实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根本目标的完成离不开工具性目标的支持,根本质量的实现需要以工具性质量的完成为基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如果不识记和牢固地保持这些基本知识,那就不可能有一般发展,因为所谓一般发展,就是要不断地去掌握知识。”因此无论课堂教学怎么改革,或者赋予“新课程”这样那样的涵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都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功能,这一点是永远也不能改变的。新课程不是要改革“掌握知识”,而是要改革“怎么样掌握知识”、“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因此,我们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师生个性得到发展、生命价值得到体现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学生“双基”的掌握、智能的发展。“生命课堂”和“知识课堂”、“智能课堂”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丰富的关系,而不是替代的关系。
  
  二、必须处理好生成性教学目标与预设性教学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但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性,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预设好的教案,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课堂教学变成了毫无生机与活力的知识零部件的加工厂,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鲁姆语)。”过分强调预设性导致课堂成为了没有任何发展、调控和变通的僵化空间。所以新课程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与动态生成性,提倡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完成预设好的教案,更加重要的是同学生一同探讨、一同分享、一同创造,共同经历一段美好的生命历程,这种认识是可贵的。然而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成为谬误,强调动态生成并不能否定预设,好的课堂教学也同样需要科学的预设。但现在有些学校主张教师可以不写书面教案,进行“0教案”改革,其出发点与本意都是好的,但在实践中,“0教案”固然能让事业心强、知识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不为形式所困,但却不能保证知识贫乏、经验欠缺的教师不会面对众多学生的各种新问题、新思路而顾此失彼、不得要领;更可能会让极少数把教师职业当“饭碗”的人趁机浑水摸鱼、偷懒一把!所以,教师在考虑课堂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显性的、直接的、预设的短期目标,更要着眼于隐性的、间接的、动态生成的长期目标,坚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开放与封闭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三、必须处理好内适质量、外适质量和人文质量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所谓教育的内适质量是指一种用教育系统内部制定的质量标准评价时的质量判断,主要体现为一种学习和一个阶段的学习为以后的学习、为另一种知识的学习所作准备的充分程度。它是以教育自身内部需要为标准来判断教育的质量;外适质量是指学校培养的人才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作准备的充分程度。它是以外部的社会需要为标准来判断教育的质量;人文质量是指教育满足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满足社会人文水平的提高所作准备的充分程度。它主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为标准来判断教育的质量。关注入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正形象地说明了新课程倡导的根本的教育质量是人文质量。新课程强调只有能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变得乐学爱学,充分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才是高质量的教育。但我们提倡人文质量并不能否定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因为人文质量的实现必须依赖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的支持才能得以完成。事实上,教育要实现其促进学生愉悦发展的目的,体现出人文质量,必须依赖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的较好实现,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生必备的生存技能,否则,人的其他发展都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尽管内适质量和外适质量是一种工具性的质量,是为人文质量这一根本质量服务的,但它又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由于人的发展都要以科学知识和深厚的文化为基础,正如西方谚语所言“空袋是不能直立的”。
  
  四、必须处理好“学”、“导”、“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不管是“教师中心”还是“教师主导”,都体现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单边活动,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校”成了“教校”,其结果是“教”走向了其反面,成了“学”的阻碍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其实,认识过程研究早已揭示,即使认为教师的课讲得很好,许多学生实际理解的东西比我们认为他们理解的东西要少。这说

[2] [3]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