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营造良好学生宿舍文化氛围的思考

作者:陈 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学分制的普遍推行,使学生班级的管理功能日益弱化,宿舍在学生生活中的作用日趋明显,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趋势进一步加强,宿舍文化已成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一、宿舍文化概述
  
  1.宿舍文化的含义
  宿舍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主要活动空间,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通过宿舍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它体现宿舍成员的价值追求,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和发展能力为中心,以宿舍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是由宿舍成员共同建立和长期形成的潜移默化的氛围和影响力。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变异、社会文化的缩影。
  
  2.宿舍文化的特点
  ①感染性。宿舍是学生之间联系最密切、交流最频繁的场所之一。宿舍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素质养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其感染性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②倾向性。学生年龄相仿,文化素质接近,很容易产生心理共鸣,宿舍成员受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感染而形成自己的判断,遵从或模仿他人,从而形成统一的看法或行为,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外部特征,对事物抱有相同的看法或喜好等。③动态性。学生思维活跃、追逐潮流,容易受各种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心理、情绪等方面易变,兴奋点经常转移、思维跳跃跨度大、涉及领域广、转换节奏快,这些都使得学生宿舍文化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易变状态,动态地反映着学生的价值和文化观念。④潜在性。学生宿舍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主要不是通过规章、制度、纪律、条例等外部强制力量来完成的,而是通过宿舍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能引起个体感情上的共鸣,使个体有意无意地受到启发和感染,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内在的驱动力。
  
  3.宿舍文化的作用
  ——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宿舍文化为学生提供一个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基础和有效路径。在宿舍里针砭时弊,指点江山,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争辩某些敏感问题,有利于宿舍成员开拓视野,启迪思维,活跃思想。通过成员之间激烈的思想交锋,帮助他们提高识别能力和政治素质。宿舍文化的氛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思想教育的接受态度,影响到思想教育的客观效果。
  ——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过程中,可塑性强。宿舍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学生宿舍成员是层次及目标比较一致的群体,饭后闲聊,睡前卧谈,彼此之间可以加深了解,建立友谊,增进感情,学会忍耐与宽容,学会尊重彼此人格。宿舍文化的群体性、多样性可以使学生有一种归属感,使他们在某些问题上认同,增加了人际吸引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得到了调节。因此,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许多现象都表明伴随着同学之间思想、性格、追求的不断融合,宿舍与宿舍之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有学习型的、有娱乐型的、有消费型的等等,勤奋好学、团结严谨、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有利于学生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反之,如果一个宿舍乌烟瘴气,大多是无所事事不思进取的人,无法在这里专心学习,只会虚度光阴,更谈不上搞好专业学习,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营造良好宿舍文化氛围的途径及对策
  
  1.加强对宿舍文化的引导和控制
  ——强化“方向”意识。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贯穿于宿舍文化建设的始终,是对宿舍文化实行有效控制和引导的核心。学校各级党的组织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宿舍文化的组织领导,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合力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把宿舍文化建设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
  ——加强宿舍的软硬件建设。主要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宿舍的硬环境建设,只要有经费投入是容易做好的,而宿舍软环境建设则应坚持全方位、高品位,要把文化建设渗透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要把提高教师、宿舍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另一方面要加强校纪校规的建设,要有比较实用和高效的文化传播载体和传播渠道,培植团结和谐、奋发进取的宿舍文化氛围,特别要注意硬环境和软环境实现有机的统一,是对宿舍文化实现引导与控制的有效手段。
  ——加强对宿舍文化活动的管理。在开展宿舍文化活动中,既要提倡那些方向正确,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又要防止和克服消极因素的产生和蔓延。要在宿舍文化建设中体现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系统化,在宿舍文化活动中发动广大师生参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强化学生宿舍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注意发挥宿舍管理人员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应进一步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学生宿舍的步伐,以学生宿舍为基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家"里,学生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同时,要不断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在依靠专职学生工作干部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注意发挥宿舍管理人员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积极性,防止宿舍的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
  ——结合文明宿舍评比,建立健全宿舍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要把学生在宿舍里的表现进行量化,列入学校对学生的德育考核内容,并认真实施,严格管理,督促学生遵守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约束学生在宿舍中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在宿舍正常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管理部门还要做到定期检查,结合文明宿舍评比,将宿舍整体成绩、精神面貌列入其中,调动学生创建文明宿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引入“三自”机制,充分发挥学生骨干作用。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宿舍管理人员和政工队伍是核心,宿舍的管理制度是保证。但仅凭这些还不够,管理部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一系列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全面进步的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三自”功能机制,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管理热情。因此,选好楼长和宿舍长是宿舍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并通过他们团结带领更多的同学,影响更多的同学,使广大同学都能朝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努力。
  
  3.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
  一是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文体活动,促进良好氛围的形成。以宿舍为单位的文体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宿舍荣誉感,更能使学生保持心态稳定,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归属感使他们之间的矛盾会更少一些,随着宿舍文化艺术节、球类比赛等丰富多样活动的举行,一种勤奋好学、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不断形成,会给学生的身心成长带来良好的作用和影响。
  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学生各方面素质中,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是核心。健康的人格培养,显然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谐共处、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塑造出民主利他的人格和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马加爵事件,究其原因,是与自身的人格心理不健康,宿舍缺乏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的环境有重要的关系。这是宿舍人际关系不协调,矛盾冲突处理不当所导致的恶果。因此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是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与管理育人和服务沟通相结合。要主张人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发挥教育促进人的完善的功能。在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时,要注意总结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的知识素养和理论水平,不断进行理论调查和研究工作,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同时做好学生与学校间的服务沟通工作,做好一些敏感问题和矛盾焦点的解释和说服工作,把学生的整体需求和意见及时反映到学校。做到信息畅通,民主氛围浓厚,为学生的身心成长和成才创造条件。
  总之,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是一项校园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积极支持,需要全体同学的理解和积极参与。因此,要充分整合学校力量,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文明共建的校园环境和宿舍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才。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