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课堂生命力的构建——情感互动

作者:杨 燕




  一、诠释课堂生命力
  
  课堂是学校实施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单位,是以学习活动为主师生共同生活的时空。作为构建课堂的主体——教师、学生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课堂的组织、生成、建构等均是通过这两个生命个体完成的。因此,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气息的,是具备充盈的生命活力的。所谓生命力,它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活力,当这种活力被激发后,个体的潜能就会得到很好的释放。因此,课堂生命力的价值就在于要将师生双方的生命活力完全激发,使其生命价值在课堂中不断得到体现,个体在课堂这一时空中能够不断地彰显其生命的存在与意义。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把人的潜在力量诱导出来,将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其生命力的体现就在于此。
  
  二、目前学校课堂生命力现状
  
  1.教师将学生视为“知识”容器,忽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在学校里,由于教学内容多,又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这些客观因素使教师们疲于知识的灌输,极少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教师某种程度上已经将学生视为“知识容器”。尤其是教学目标,它是一个理性的产物,很大程度上剔除了许多鲜活的东西。同时受“知本主义”影响,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教给学生知识就可以,只要课堂容量大,信息量丰富就说明我的教学水平不错,而在很大程度上不重视为学生提供师生、生生之间交流讨论的机会,无视学生的情感与需要,更谈不上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深层次的情感交流,这些就导致了其所传授的知识信息具有单向性、贫乏性、僵死性。常常出现的画面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筋疲力尽,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听得面无表情,索然无味。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了?为何如此的麻木?学生喊冤:老师为什么不能够将枯燥的理论讲得生动些呢?为什么不重视我们的内心体验?
  2.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存在盲区。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目前许多学校都大力提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这样就使得部分教师更加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对话,单纯的人机对话取代了富有生命力的人与人的对话。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不是反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而是因为当前有部分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存在着认识误区,他们将多媒体课件理解为简单的电子教案,认为多媒体就是用电脑取代了粉笔,他们更多地关注电脑演绎的形式,也更多地忽视了学生个体生命的本质。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中仅仅追求形式、模式的改进,而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实质。
  因此,就课堂生命力而言,目前学校的课堂还没有能够很好地激活这种生命力,学生的生命在课堂中往往处于一种被漠视的状态,师生之间的精神自由交往已经接近苍白。
  
  三、情感互动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指出:“21世纪教育需要的手段之一是对话、交流、讨论,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社会网络中相互交流的质量。”这里实际就提出了“互动”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多种互动,如按照互动主体来分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这其中师生互动是最主要的;按照互动内容来分有信息互动、意志互动、情感互动、行为互动等。其中信息互动或曰知识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表层互动形式,而其深层的互动形式则是师生间的情感互动。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可见,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师生间的情感互动直接决定着表层的知识互动的质量,即决定着学生获得知识的效率。
  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人心理变化的主要诱因之一,对人的行为起着近乎决定性的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感主要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情感,一般指师生对于专业内容、教学环境、研究性的教与学的活动体验;是师生对对方、对自我的体验;是师生各自的心境。课堂中师生的情感互动是一个师生之间的双向情感交流过程,它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教材内容、传授信息中的情感因素以及自身的情感表现,使师生的情感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形成师生之间双向的情感交互影响,它体现了教学中人与人的相互关怀的社会关系和积极的内心情感的交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课堂教学情境中师生情感的表现与体验具有一致性,教师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产生相同的情感状态,表现为影响的相互性;二是教师是课堂情境中师生情感互动的主导力量,引导并调节师生情感互动的方向与性质;三是课堂教学情境中正性情感导向的师生互动,有利于师生课堂内外关系的发展。
  
  四、课堂情感互动的意义——课堂生命力的完全激发
  
  传统的课堂师生互动往往表现为一种形式上的双边活动,学生与教师的交互作用通常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的,学生并不是与教师对等的主体,而是仅仅作为教师提问的对象,学生的行为仅仅表现为一种配合教师的应答,学生的思维运转完全在教师的控制与期望下,所有学生几乎要同步思维、同向思维甚至是同一思维,学生的行为完全是一种受动的行为,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其自由度受到很大的限制。这种形式上的互动使教师的权威感不断得到巩固与加强,而学生的内在潜能则受到极大的压抑,他们往往缺少想象力、思考力、表达力和原创力。
  我们所提出的互动是建立在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生命个体平等、对称的基础上的。这实际是一种“对话”的关系。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与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及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要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在这种过程中,“特权式”讨论已不再奏效……这里没有谁教谁,也没有自己教自己,只有从头到尾在相互地教。在这种对等的师生互动中,情感互动又使得课堂中生命个体的潜能获得激发,并使师生都能够在这种交往中体验自身的生命价值。
  1.促进学生认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学生对某一门课程的喜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某位教师的喜好。这种对教师的喜好不仅决定于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更重要的决定于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认同。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扮演着“受众”的角色,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影响了学生的认知。赞可夫曾说,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情绪和意向有关,其深刻根源在于学生的各种精神需要,其中占特殊地位的是认知需要。学习需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动力,学习需要越强烈,学习活动越有效。而学习需要的强度与积极情感又是互相促进的,积极情感能加强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而促进学习活动。可见,情感是认知活动的直接诱因,它在认识与行动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情感信息的交流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能力状况和积极性状况。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互动,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并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激发。
  2.营造一种探索情境,开启学生创造之门。心理学家汤姆金斯认为,人类活动的内驱力的信号需要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有机体去行动,起这种放大作用的就是情感。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更多地注重“灌输”既定的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了学生潜能的挖掘。这与师生之间缺乏一种深层次的情感沟通有很大关系。正如博尔诺夫认为:“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生活环境中一定的内部气氛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态度。”因此,课堂中师生之间作为生命个体的平等的情感互动,使得彼此共同探索、共同学习、相互启发。这种课堂情境,使学生将学习不再看作生命体以外的事,并在与教师的共同探索中不断得到一种意外的快乐,进而使自身“沉睡”的创造潜能得以激活。同时,由于生命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多变性,这种情感的交互作用往往会使师生之间思想与灵感产生碰撞,进而双方的内在创造潜能均得到激发。
  3.师生共同获取深层心理体验。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主要由感受、理解、情感、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因素构成。生命的价值是需要体验的。作为课堂生命力构建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其深层的心理体验将会影响他的行为取向与情感取向。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如果不是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他们宁愿选择放弃教学。据笔者了解,很多教师认为在教学中无法获得一种很好的心理体验,学生表情麻木,反应迟钝,甚至自以为是,这些都使部分教师将教学看成了一种负担。殊不知,很多时候,正是这些教师自己在铸造着“死一般寂静的课堂”。但实践表明,当一位教师在课堂中能够以一位“对话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以合作——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探讨,并以平等生命体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那么,师生双方都会获得深层次的心理体验,他们也将共同享有“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并形成彼此间的情感共振。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其中师生之间不仅发生着显性的交流,而且还深刻地发生着精神上的隐性交融,即情感互动。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必然是充满情感并充分表现情感的。在这种课堂中,师生之间通过彼此情感的相互支持、相互开放,构建了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并促进了师生双方个体生命力的彰显。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