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话剧《负荆请罪》教学建议

作者:陈 兰




  教材:苏教版六上第二单元第5课
  教材分析:
  《负荆请罪》是根据《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中后一部分内容改编的小话剧。本话剧有以下特点:
  设置了尖锐的矛盾冲突。一有廉颇的挑斗,这在史记原著上可以看出,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教材中也可见一斑“常在别人面前侮辱”;二有门客的煽风点火,史记原著: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颇宣恶言,而君畏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可以说是“箭在弓上,一触即发”。但因蔺相如的避让,晓以厉害,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门客由“气愤——不满——不解——若有所悟”,矛盾得以缓和。话传到廉颇耳中,他也汗颜无地,肉袒负荆,长跪不起,请求责罚,矛盾得以圆满解决。
  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剧中共有三个人物形象,都很有个性。韩勃虽是一个门客,但他正直,仗义执言,有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肝义胆,看到主人受欺侮,急躁、气愤、不满溢于言表:“气呼呼的”,“太欺负人了,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想当年……多解气!”后在蔺相如的开导下,他也茅塞顿开,佩服主人“对,对,大人您做得对”。蔺相如是本剧着力刻画的“智”者形象,他“避让”,“称病不朝”,他的“要是我和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振聋发聩,令人警醒。廉颇请罪时他的一连串动作“迎”、“取、扔、扶”,连续四个“请起”、“过去的事就别提了”的语言描写,足以显示他的大度、宽容、以国家利益为重。而廉颇形象的刻画则展现了它的“勇”:武将的勇猛、率性而为,“一再挡道”、“羞辱”;尤其令世人称道的是他的“勇于改错”,且改的行动是那样的撼天动地,“没穿上衣、背着荆条”的装束、“跪”的动作,“狠狠地抽”、“实在对不住”、“宽恕……完全是我的过错”的语言描写,展现了一条顶天立地、光明磊落、令世人动容的汉子形象。
  语言干净利落,口语化,便于话剧演出。我们看文中这样一句话,“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很多的四字词语,铺排在一起,造成了一种气势,但短促、有力,没有一丝的拖泥带水,便于舞台演出。剧本虽是一个历史故事,但语言口语化,贴近生活,明白易懂。
  要对此剧本有一个准确深刻的解读,必须了解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教师可以读读《史记》原文,同时发囊括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将相和》文本让学生补充阅读。
  教学建议:
  建议教学遵循剧本的特点,先让学生带着主问题,沉入书中,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了解剧本内容,感受人物言行,咀嚼作品语言,品味矛盾“冲突——解决”的畅快淋漓、激动人心的过程。此时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鲜活、高大起来,学生有话欲说,急需倾吐,让学生写颁奖词品评人物可谓水到渠成。最后让学生通过演课本剧的形式还原人物形象,内化文本语言,使“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使人物形象活现课堂。
  
  一、 读悟:扣主问题,让剧本内容了然于心
  
  这是一个读好、读懂、读透文本的过程,主要扣住下面三个问题进行。
  1.本文与一般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何不同?——抓一“异”字读剧本
  课始,让学生交流搜集的廉颇、蔺相如的资料,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发生在他们之间的小故事。接着,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本文与一般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何不同?交流要点:(1)以人物对话为主,是个剧本。(2)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3)有方括号,交代舞台布景、人物活动情况。(4)有括号,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5)有两幕,是多幕剧,以前学过的《公仪休拒收礼物》是独幕剧。然后复习读剧本的方法:只需读出人物对话,括号里提示的说话时的神态、语气无需读出,但读时要注意表现出来。最后给足时间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剧本。
  2.蔺相如到底怕不怕廉颇?——扣一“怕”字深追究
  第一幕话剧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字是“怕”:“那么怕他”、“不是怕他”、“变得这样怕事”、“不怕秦王,怕廉将军?”、“分明就是怕”,直接出现达六次之多。教师可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蔺相如到底怕不怕廉颇?让学生默读课文,分别从文中找出依据。交流时重点指导读好“想当年……多解气”,此处要通过拓展资料再现“完璧归赵”的情景,震撼学生,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读“秦王不敢侵犯我国……想过没有”时,要让学生想象闹翻的不堪设想的后果。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表面怕,实质不怕;不怕人,怕国家利益受侵害。
  3.廉颇是怎样请罪的?——着一“请”字细嚼言
  第二幕,主要写了廉颇“请罪”的经过。教学中可以着力于“请”字,以“廉颇是怎样请罪的”这一主问题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扣住语言文字,直击人物心灵。交流时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从装束“没穿上衣,背着一根荆条”、动作“跪下来、不肯起来”品味;二从廉颇的四处语言:①请您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②我实在对不住您。③请您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那完全是我的过错。④最初我还以为您是怕我哩,……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四处语言,从“直截了当让打”说到“对不住”说到“请求宽恕、错在哪里”说到“醒悟过程”,层次分明,语言背后彰显了廉颇的一颗真诚忏悔之心。可抽出四处语言让学生练读,读出文字背后的内涵。
  
  二、 练笔:写颁奖词,让人性光辉流淌笔间
  
  读悟至此,人物已在学生心中逐渐清晰起来,此时老师可问:你最喜欢文中哪位人物?为什么?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畅所欲言。学生可能会谈到蔺相如的宽容大度、心胸开阔、胸怀坦荡、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爱国,廉颇的率性而为、勇于改过、爱国等等。老师出示“感动中国”颁奖词: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死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介绍:这是2007感动中国大赛组委会给霍英东的颁奖词。现在如果让你给剧本中的一位写颁奖词,你会写谁,如何写?学生沉思、静默,然后课堂上响起一片唰唰声。预设:
  战场上,你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蔺府里,你肉袒负荆,长跪不起,为一时鲁莽忏悔不已。堂堂七尺男儿,改过之勇让世界动容,让人民永记!
  强秦面前,你争锋相对,寸步不让,彰显铮铮铁汉英雄本色;大将面前,你再三避让,称病不朝,心胸比天还阔比海还深。你从没“怕”过,欲与美玉同碎,敢跟秦王拼命,你现今“怕”了,担心文武不和,国家利益遭侵。怕与不怕,原来只在一念之间。
  
  三、 表演:演课本剧,让人物形象活现课堂
  
  故事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在以上一二环节的教学中,学生已通过品读、感悟、表达,提炼出了人物的内在品质,经历了“欲代此一人立言,先代此一人立心”的过程。此环节主要是通过扮演剧中人物,努力用语气表达出人物的内心。
  要实实在在演好课本剧,需按以下步骤操作。第一,读好人物对话。要求:以六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你感兴趣的一幕,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读好。要像蔺相如、廉颇、韩勃已来到我们中间,他们正说话哩!练读后,指名读,评点,如:气愤吗?不解吗?把表情写在脸上。接着六人小组分角色读。第二,根据分配的角色记住台词,配上相应的动作、神态,准备好道具。生记台词。小组在座位旁空处试演,可以创造性地加上动作、语言等,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第三,各小组上台表演,宣布最佳表演小组。此环节表演中,整个教室活起来了,教师要注意调控,做到活而不乱,让课堂上演精彩,我的课堂我“主演”。最后,可布置学生把补充材料中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改编成剧本,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