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人物形象的解读要富有人性化

作者:蒋成云




  在现行各类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写人记事类的课文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对这类课文进行研读的时候,我们的老师都非常注重文本中人物形象的把握,都知道要通过人物形象的把握来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教育价值,然而,我们发现,我们有很多老师在对人物形象的解读时还存在着偏废现象,缺乏人性化的理解。请看下面两则案例。
  英雄人物无亲情
  案例一:一位教师执教《船长》一课,在学习了船长下达的三次命令之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示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内容,并配上《英雄的黎明》音乐后:
  师:透过阴森恐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徐徐沉入大海的黑色雕像,如果你就是得救的乘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船长吗?
  生:船长,您屹立船头在看着什么?心里又想着什么?
  生:你为什么没有逃走呢?
  生:你是船长,应该会游泳啊,怎么就死了呢?
  师:是呀,船长,你为什么呀?在座的船长,回答我们呀。
  生:我在看着我的家乡,我想对我的母亲说,永别了,亲爱的妈妈,您多保重身体,您的儿子没有辜负您的希望。
  生:我想对我的妻子说,亲爱的,你要好好地活下去,把我们的儿子抚养大,并告诉他,他的父亲是一位称职的船长。
  师:作为一名英雄,船长此时心里会想到家人吗?(课堂沉默近1分钟)他最应该想到的是什么人?
  生:乘客。
  师:是呀,他一心想着乘客,就是在这生命的的最后一刻,他心里也都是想着乘客的安危呀,此时他望着玛丽号巨轮上的乘客,又会想些什么呢?
  生:永别了,乘客们,祝你们一路平安。
  生:永别了,克莱芒,你要好好地活着,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水手。
  生:奥克勒大副,你要吸取我们这次航行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在今后的航行中再发生这样的事故。
  师:是呀,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船长牵挂的仍然是乘客和船员。他们得救了,可船长你为什么不逃生呢?
  生:六十个人都救出去了,我已经没有牵挂了,我还是陪我的轮船吧。
  生:我和这只轮船生活了好几年,他是我的朋友,我不能让它独自沉入大海,我要陪伴它。
  师:面对这样一位船长,你想说些什么?
  ……
  听完课,我问该教师:“你认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船长心里会怎么想?”该老师回答道:“我认为,作为一名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英雄船长,心中应该想着乘客和船员的安危,而不应该想着儿女情长,学生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所以我及时进行了纠正。”听完这位教师的回答,再回过头来看看以上教学片断,我们不难发现,创设情境对话,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走入哈尔威船长的内心世界!是该老师的教学魅力,也是情境教学的魅力!更是这堂课教学的一大亮点。但仔细一想,我们又发现这位教师在对人物解读时还存在着偏差,船长在危急时刻想着乘客和船员的安危,这是他忠于职守的表现,也是做人之准则,但他在乘客和船员都得救的情况下,想到自己的亲人,这也是他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的做人之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课后,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又按照这位教师的教学思路重新上了一次,当学生说到船长对家人的思念时,我随机说道:“是呀,所有的乘客都得救了,作为一名船长你无愧于自己的岗位和职责,作为一名儿子、丈夫和父亲,你又怎能不思念自己的亲人呢,可你为什么不和船员们一起逃生回家呢?”结果学生不仅仅说到了以上教学片断中内容,更说出了令人感动的话语,其中有一个学生这样说道:“不是我不想回家,我知道我的父母、妻儿都在等我回家,我也深爱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妻子,我的儿子,可是,‘诺曼底’是我最忠诚的朋友啊,我不能丢下它一个人回去,它也是我的亲人呀,我要和它一同而去。对不起,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亲爱的妻子和儿子,咱们来生再见吧!”这样的解读是多么的善解人意,也更体现出了哈尔威船长的执着忠诚,整个课堂随着《英雄的黎明》的旋律深深地沉浸在悲壮的氛围中。
  思考:我们在解读英雄形象的时候,不应无限神化,单线条处理,把英雄人物解读成一种英雄符号,拔高成神像,应该立足完整,淡化神性,充溢人性,既要看到英雄人物那种超越常人的行为和精神,更要看到他作为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情思,对英雄形象赋予人性化色彩,让他从神像走向人像,还原成大众化的形象,再现平常人的言行和思维,在平常中彰显其感人的魅力。
  反面人物没爱心
  案例二:一位教师执教《半截蜡烛》一课,在学习了伯诺德夫人和大儿子杰克与三名德军官兵反复周旋失败之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示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内容:
  师:母亲换灯失败了,儿子移开蜡烛也失败了。保护情报的重担落在了小女儿的身上。幼小的她勇敢地挑起了重担,并且获得了成功。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想一想,杰奎琳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生:是因为德国鬼子见了杰奎琳,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唤起了他的爱心,于是,同意了杰奎琳拿走烛台,保护了情报。
  师:德国鬼子和日本鬼子一样凶残无比,灭绝人性,他能有爱心吗?
  生:没有!
  师:杰奎琳是靠什么取得成功的呢?
  生:是靠伪装取得成功的。
  师:怎么伪装的?
  生:她装着娇声的样子对德国军官说话,骗取德国军官信任,让敌人放松了警惕。
  生:她装着很有礼貌的样子请示了少校,并且称呼少校为司令官先生,让敌人很开心。
  生:她装着很害怕的样子对德国军官说,天晚了,楼上黑,她很害怕,让敌人放松了警惕。
  师:她找的这个理由很充分,正好跟她的年龄身份非常地相符。
  生:杰奎琳取得成功还因为她很镇定。
  师: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两个幼小的孩子,能够战胜有着丰富经验的德国职业军官呢?
  生:因为他们非常热爱祖国,要把德国强盗赶走。
  师:热爱祖国的思想使他们成了勇敢的斗士,追求和平成了他们的理想,希望同学们像他们一样热爱祖国、追求和平。
  课结束后,与上课老师对话,问:“德国军官难道都是无情之人吗?”答道:“德军是罪恶的,如果承认了德军有爱心,那么,让孩子们去爱谁,去恨谁?文本的教育价值就偏离了。”听完该老师的回答,再回想以上课堂教学,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人都是有情之物,只是站的角度不同。德国军官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与杰奎琳一家是对立的,站在父亲的角度,德国军官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包括和他女儿一样大小的杰奎琳。罪恶的不是普通的德军而是战争,是战争的主使者,德国军官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我们不能否认他所固有的人性和爱心。人的本性是善的,只不过是战争让这些德国军人一时失去了人性,泯灭了良知,当他们面对与自己女儿一样大的可爱的孩子时,父爱之心油然而生也是正常的。我们承认德国军官的父爱之心,并不是要歌颂他们,而是通过这一点让孩子明白杰奎琳的智慧在于她唤起了德国军官的那一份被战争泯灭了的父爱,并利用这份父爱保护情报,在人性的唤起中提升人性的智慧,在人之常情中闪烁智慧的光芒。同时让孩子更加明白战争的残酷,从而拒绝战争,珍惜和平。这也正是孩子学习《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需要明了的一个重要内容。课后我特意选择了一个班级,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上了这篇课文,在课的结尾我是这样处理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