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允许学生不按规则出牌

作者:李本聪




  我同行参加小学升初中试卷阅批回来,跟我说起一道考试题,题目是要求学生判断正误,对的打钩,错的就没有提出要求了。考生答题时,在对题后面括号里打钩,在错题后面括号里打了叉。改卷的时候,凡属打了叉的学生全被阅卷教师扣了分,理由是出题部门给的标准答案上没有打叉的规定。
  又有一例,据说某大城市小学考试题问:“雪融化了是什么?”学生答雪融化了是水,因为不符合“雪融化了是春天”的标准答案,被教师判成错误。这由标准答案制造的风波,在媒体上还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事实上,现在还有几个教师敢不揣摩标准答案,靠拢标准答案,按照标准答案来教学生呢?符合标准答案,教的满意,判的满意,学的也满意。标准答案就像模子一样,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差异的学生硬生生塞进去,挤压成形,获得统一的产品。要是你不按规则出牌,哪怕你给出的答案万分精彩,判卷者也要格杀勿论。标准答案因而在学校一统天下。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究竟好不好?
  还是听个故事吧。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为了挑选更多更优秀的飞行员赴前线作战,请著名心理学家桂尔福设计了一套测试方案,并由他亲自主持测试选拔。结果这些被选中训练成为飞行员的人,日后在战场上伤亡惨重,桂尔福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心理学家找到一位从战场上退役下来的老飞行员,想请他帮助分析个中原因。老飞行员说自己也不明白,不过他倒想和桂尔福到考试现场去看看。
  年轻人甲走进考场。
  老飞行员问:遇到德国兵的火炮射击,你驾驶的飞机要怎么办?
  年轻人甲:让飞机窜高。
  老飞行员问:你是怎样知道的?
  年轻人甲:从《作战手册》上读来的。(心理学家说,亲爱的,好啦,你可以下去。)
  年轻人乙又走进了考场。
  老飞行员:遇到德国兵的火炮射击,你驾驶的飞机要怎么办?
  年轻人乙:(不无搞笑地)找片云彩躲起来,躲不了就俯冲下去和他们拼了。
  事后,桂尔福问老飞行员,你说这两个考生究竟取谁?一个是按《作战手册》来回答,一个是按自己的思考来回答的。老飞行员想了想说,我主张录取后一位。“我们《作战手册》(标准答案)上讲的,德国佬难道会不知道吗?他用近炮引你将飞机窜高,远炮就在高处等着打你,不伤亡惨重才怪呢?越是不按常规出牌的人,战场上活下来的机会越多。”桂尔福听了老飞行员的话,彻底修改了他的测试方案,创立了创新测试法,为美国挑选了一批优秀飞行员。
  我想,教育上允许学生不按规则出牌,也有可能造就出一批天才,一批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造就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