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快乐

作者:蒋群飞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又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确实,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在教学中,巧妙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达到口欲言而不能,心求通而未得的状态,成了广大教师的不懈追求。
  透视现在的课堂,教师都能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为教学服务。但在平时的听课活动中,我发现很多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存在不少误区。于是我们不禁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情景创设为哪般?这里,我试将以下几个误区展示出来,以和同行交流、探讨。
  误区一:情境不符合学生实际
  【案例】“人民币的认识”情境创设
  课始,多媒体演示小朋友购买物品的情景,然后定格在明明和售货员付钱的画面上。
  明明:阿姨,我买一块橡皮需要多少钱?
  阿姨:1元。
  明明:阿姨,给。(边说边递上1角钱。)
  阿姨:小朋友,这不是1元呀!
  明明:啊……
  阿姨:小朋友,你要学会买东西,必须得先认识人民币才行呀!
  (板书课题引入。)
  【思考】购物是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一类生活情境,创设这个情境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但是,这里创设的情境,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一年级的小朋友不可能不认识人民币,这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创设,怎能成为数学问题产生的土壤?学生又怎能产生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的主体意识又如何得到培养?
  【对策】数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建议作如下设计: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人民币,问:“这是什么?说一说,你认识哪些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误区二:情境成了一种过场
  【案例】“小数乘法”情境创设
  师:国庆节快到了,各大商场都在开展促销活动。老师带领大家乘坐时光电梯,来到一个数学超市。你们看:这里有些什么东西?随着电脑的动画演示,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地回答着。老师依次出示数学题:右边是4×2、40×2、400×2、4000×2……左边是0.4×2、0.04×2、0.004×2……老师问:刚才乘电梯有什么感受吗?学生当然看得出这里左右两大部分的区别。然后教师请学生选择购买的区域,随着多媒体的演示,清晰、动感的画面上,老师出示的有:整数乘法、整数除法、小数加法、小数减法、小数乘法……这些生动活泼的画面学生还没有看完,作出选择呢,老师就已经开口了,“那么,我们就选择小数乘法区吧?”
  ……
  【思考】“苦心经营”的这个购物情境,仅仅是老师在赶一种教学时髦。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老师为主体?为什么是老师作出选择呀?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哭脸……这与老师是否真正创设了有价值的情境密切相关。
  【对策】老师在这个环节上,应该把选择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由中作出选择。不应该包办代替,打着关注学生学习的旗号,而实际上并没有使学生真正地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探究,通过小组的活动来进一步研究有关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误区三:情境缺乏探索价值
  【案例】“圆锥的体积”情境创设
  老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两个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还有一些设计好的“米”。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能不能利用这些工具来得出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学生们四人一组,跃跃欲试。老师边巡视边指导着学生。
  不一会儿,学生的实验结果就出来了。全班的结果几乎是一个口径的——从实验可以看出: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老师显然对孩子的回答非常满意。因为这是老师在课前预设的结果呀,老师继续着新课。学生似懂非懂的听着,没有一丝一毫的感动。
  【思考】情境的创设并不仅仅是为了课堂气氛的活跃,关键是为学生的学习与探索而设置。这个情境的确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他们积极参与的是一项无探索性的活动。情境的创设应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摆架子,走过场,浮光掠影,似“蜻蜓点水”不求实效。应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并在情境的激励诱导下,师生共同努力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发展的目的。
  【对策】教师课前应仔细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好的实验方案,注重学生在自主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索,去验证圆锥的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只有学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才能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才能落到实处。其实,老师如果设计一些障碍的话,课堂的气氛会明显好转,学生的操作会更具效果,师生的互动才能真正产生新的知识。我的建议是:老师完全可以选择一些非等底等高圆锥和圆柱,放的米也不要那么“适量”,可以更多一些,让全班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明白:只有当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时,他们的体积关系才会出现三分之一(或者3倍)。
  误区四:情境不能面向全体
  【案例】“10的分与合”教学情境
  有位新教师在教学“10的分与合”后,设计了一个送信的数学情境:小黑板上的10个信箱各标有不同的数(1—10),教师手里有10封信,每封信上也有不同的数(1—9),要求信上的数与信箱上的数合起来是10。教师把一个信封给一位同学让他去送信,这位同学送对了,教师打开信箱,取出了一件礼物——一张精美的卡片。这位小朋友十分高兴地走下来了,其他小朋友的激情被调动了,纷纷举手,争着要送信。接下来是第二位、第三位……这时我们发现拿到礼物的学生已经不再投入活动之中,而是在那里欣赏卡片。没有轮到的学生明显地分为两种:一种在等待,另一种却放弃了。
  【思考】
  教学情境应面向全体学生。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创设的数学情境如果只是针对一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使部分学习困难生最终成为“数学的老大难”,因为他们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这样一个教学情境由于没有让每人都公平的参与,而使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上产生消极的影响。
  【对策】
  其实,我们只要稍作修改就可以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教师课前把10封信分给10个小组,课堂上让小组组织讨论后派一位代表来送信。这样既不会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又鼓舞了全班同学。
  误区五:情境过分追求“儿童化”
  【案例】“分数的基本性质”情境创设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给了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4块,分给猴甲1块。猴乙见到了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8块,分给猴乙2块。猴丙更贪,它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12块,分给猴丙3块。故事讲到这里,教师提问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吗?”学生们一个个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猴甲分得的多,有的说猴丙分得的多,有的说3只猴子分得的一样多。到底那只猴子分得的多呢?教师拿出教具(3块大小一样的饼),演示猴子分饼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验证后,得出结论:3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这时教师说:“聪明的猴王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
  【思考】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因此,结合教学内容把教材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童话故事,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可是到了六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六年级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情境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对策】数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考虑其形象性、生动性,同时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思维的发展特点。小学低年级的情境创设,应突出其形象性和生动性,尽可能地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谜语等,然而到了高年级,数学情境的创设应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注重形象性与抽象性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此情境创设可作如下设计:出示三个分数(分子、分母不相同,但大小相同),让学生猜想它们的大小具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各抒己见。然后,请学生自己寻找材料验证。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