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电话家访要讲究方法

作者:刘小红




   电话家访是近年来教师与家长联系、家访所采用的重要方式之一。经过一段工作实践后,我发现电话家访有的时候效果较好,有的时候效果则不明显。通过调查分析,我认为电话家访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且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一、 电话家访适用的范围和对象
  
  1.电话家访比较适合那些离学校比较远的家庭。有的学生住的地方离学校较远,来回要一两个小时。平时家长接送孩子比较匆忙,往往领了孩子就走,而教师又不大方便去家访。这时,通过电话家访就方便多了。发现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给家里去个电话,向家里说明一下情况,并提供一些建议。
  2.电话家访比较适合一些不适宜当面和家长进行沟通的内容。有些家长比较爱面子,当着其他家长的面说他孩子的事,脸上会有些挂不住,可能会产生老师在故意让自己出丑的误会。这时,教师去个电话,诚恳地向家长谈出自己的看法,提出合理的建议,家长容易接受,效果也比较好。例如,我班有一名学生,不大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穿着脏衣服就来学校了,并且由于不常洗澡,整日蓬头垢面。如果当面和这位学生的妈妈讲,很可能会使她难堪。所以,下班后,我给她妈妈打了个电话,讲明让孩子从小养成爱清洁的习惯的重要性,建议她多给孩子洗澡,勤换衣服。这样处理,家长容易理解老师的用意,也愿意接受。
  3.电话家访还比较适合教师难以见到家长的家庭。如有的学生家长在外地工作或工作比较忙,平时不来学校接孩子,经常是邻居或老人来接。通过和家长电话联系,能使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教师也可通过家长的谈话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双方针对孩子的情况,交流看法,协调教育措施,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 电话家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打电话时要注意控制时间。不要在电话里和家长过多的拉家常,也不能“一言堂”,应该用亲切的口气和家长交流,要立即切入主题,把事情说清楚,提出相应建议后,应尽快结束电话家访。当然,我们也要视家长的需要灵活掌握。
  2.打电话时态度要亲切、自然、大方,语言要简练。首先要向家长问好,并表明自己的身份。教师尽量不要在电话中“数落”学生或者趁机向家长告状,即使学生有什么不足,也要委婉地向家长讲明,然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果是家长打来的电话,可以先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和表现,再根据家长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如家长打电话说孩子太调皮,教师可先询问一下孩子的行为表现,帮其寻找原因,再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3.对家长进行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时,提供给家长的方法要切实可行,避免太笼统。在讲解方法时,不要使用专业术语,要尽量讲得浅显易懂,使家长能很快听懂并掌握这种方法。所提供的方法不要太多,因为过多的建议,家长既不易记住,又不易看到效果。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