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前瞻性的课堂管理策略

作者:郑丽芳




   每一位教师都期待每天的教学活动是快乐的,但“每天我神采奕奕地来到学校,却精疲力竭地回到家里”,“我天天告诉自己我要心平气和地度过这一天。我要尽量不让自己被激怒、发脾气。但最后我都不能克制自己”,相信这是很多教师曾有过的经验。古时有人称教育活动为“春风化雨”,曾几何时却演变得如此“剑影刀光”。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样的课堂管理才是有效的呢?本文就此提出有效即前瞻性的课堂管理策略。
  
  一、 前瞻性课堂管理的涵义
  
  来蒙齐(Lemlech,美国)认为,“课堂管理是一种提供能够开掘学生潜在能力和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良好的课堂生活以使其发挥最大效能的活动”。我国大陆学者近年来认为“课堂管理是鼓励课堂学习的教师行为和活动”,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同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课堂管理应用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研究表明,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与学生的成绩呈正比。然而传统课堂管理主要是强调纪律,以及针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许多新教师将时间和精力主要集中在课堂管理上,而无法注重教与学的过程。库宁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将注意力从应对性的惩戒策略转向前瞻性、预防性的课堂管理。他认为,有效的预防性的课堂管理包括制定清晰的规则和可预见的日常程序、监督学生行为、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应对。显而易见,最有效的课堂管理者是那些能预防问题产生的教师。威森斯对500所纪律形象良好的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些学校防止暴力和冲突的方法。他发现,这些学校在控制课堂纪律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将教育重点放在如何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上,而不是强调如何实施惩罚;强调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只注重表面现象。综上所述:前瞻性的课堂管理本质应该不仅是一种结果(实现教学目标),而是一种过程(运用各种策略),通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观形成师生间和谐有效的课堂管理方式。
  
  二、 实现前瞻性课堂管理的四步曲
  
  第一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制定一套学生接受的课堂常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教学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以恰当的课堂常规为基础,有了课堂常规,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教师就给予先行的提示,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有利于学习的课堂气氛。笔者在教学的经历中,往往都是利用每个学年的初期阶段来确立较理想的课堂管理规范,从而帮助学生捋顺各种程序和规范。学年的初期,新学期、新教材、新教师、新同学,这些新鲜因素都容易使学生确定积极的行为类型和期望。在开学初期分心的行为很少, 而合作的愿望较强。这时候确立起良好的行为类型相当容易,而以后要消除分心的行为并代之以正确的行为就较困难了。总之,教师绝不能在学生的不良行为已形成时才作消极的处罚。
  第二步: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学生喜欢某一门课并不完全因为这个教师教得有多好,很多是因为喜欢这个教师才喜欢上他的课的。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心理,争取学生对自己的认可。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呢?学生语录1:学识渊博的教师最时尚;语录2:善于倾听、交流的教师最有能耐等等。根据调查发现,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品质主要包括:尊重学生人格,理解信任学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善于倾听;对待学生有耐心;教学能力强;对学生一视同仁;有事业心、责任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性格开朗,有幽默感。了解了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那么步入课堂的第一步就是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
  第三步: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
  1.充分开展情感教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要注意用各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感情。例如笔者每次任教一个新的班级,上课前都要进行一些言语的交流和沟通,如“我相信我们的合作将会非常愉快”;又如评价学生应该重视情感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语言,热情地给予褒奖。在课堂上笔者一直给予学生的评价有:“确实有头脑”,“回答得真不错”,“老师真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自豪!”课堂教学恰如艺术表演,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要用自身的魅力来感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神饱满,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偶尔用风趣的语言来调节课堂气氛,做到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当个别同学不注意听讲时,教师无须点名批评,可用目光注视并变化声调,或者用身体靠近来引起该同学的注意。课堂上,教师亲切和善的态度、生动幽默的语言,以及鼓励的目光、神情、手势等,都会激发起孩子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保持平稳、积极的情绪,善于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创设一种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使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教师的爱。
  2.运用幽默与机智创设吸引人的课堂环境
  幽默用俏皮、含蓄、机智的方法,使人感到有趣、可笑,意味深长,启迪心智。如有一次学生作业中字写得很潦草,笔者没有批评任何人,只是在课堂上表现出很遗憾的样子,对学生们说:“我昨天晚上当了一次考古学家,那时我才真正明白,那份工作很辛苦,很艰难!”同学们正在莫名其妙时,笔者解释道:“你们中有人写的字儿看都看不懂,我拿过来左看右看,反复地研究,这不是当了一回考古学家吗?”学生大笑。从此,作业中字迹有明显改观。
  3.充分给予学生赏识
  赏识,是指认识到了人的才能而加以重视并给予赞扬。赏识激励促使学生成功,可以使学生发现自身的积极因素,从而产生自信。学生一旦有了自信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笔者在任教新班级时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办法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并且尽量能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这样学生会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重视,进而喜欢这个老师,喜欢这门课。赏识一个学生,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还要表现于生活中。有时候仅仅一句话、一个赞美、一次交谈都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学中教师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赞赏的阳光雨露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四步: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
  引人入胜的教学可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无聊的感觉。事实上教师的课前准备程度与课堂效果密切相关。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最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 结论
  
  传统的课堂管理提倡师道尊严,因而“管”成为课堂秩序得以维持的唯一手段,结果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导致学生个性的泯灭,这与新课改的要求是完全相悖的。新的课堂管理策略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又要体现人文关怀,将课堂管理对人性的压抑、束缚变为对学生灵魂的唤醒,将“管”变为“预防”,创设出前瞻性的课堂管理策略。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