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一年级广播操教学的实践

作者:孟庆东




  广播操是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体质,更能陶冶学生情操,对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刚入学的儿童年龄小、理解能力差,若用教高年级的方法教他们,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通过实践,我采取以下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看:由于刚入学的儿童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精神又十分不集中,只凭单纯的说教是不行的,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他们第一信号系统的作用。为此,我利用早操的时间组织他们到操场看操,在优美、欢快的音乐声中,观看大哥哥大姐姐们轻松愉快地做操,以加强现场的感染力。学生看得十分投入,起到了激发他们求知欲的作用。
  二听:初入学的儿童对于新鲜的东西都会迫不及待去尝试,抓住这一点,我让他们听广播操的音乐,熟悉音乐的节奏。学生在听的时候,有的摇头晃脑、有的聚精会神、有的用手轻轻打着节拍、有的用脚暗暗打拍、有的小声喊着口令……充满了学习广播操的渴望。
  三教:言传身教是教学广播操的必然手段,要教好一年级新生的广播操,教师首先要做好示范动作,给学生一种健与美的享受,以达到诱导他们跃跃欲试的效果,然后集中精力,逐个动作认真、准确、规范地教会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背面、侧面、镜面示范相结合的办法,做到细心、耐心,使他们学一个动作掌握一个动作,对每一节的重难点做到人人过关,不吃“夹生饭”。例如:在教学“初升的太阳”第二节肩部运动时,我采用镜面示范、分解教学、个别辅导的方法,先教学上肢动作,再教学下肢动作,然后上、下肢进行整合练习,并把各八拍动作编成简明的诗句,如:“两臂侧举脚跟抬,左臂屈肘放肩上,脚跟一抬把头歪,双手前举腿半蹲,直立展臂胸侧平,左上右下半蹲腿,还原立正眼向前。”让学生边体会语言边做出动作。并且每一次的学习时间不宜太长,要做到劳逸结合,快乐教学。在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让学生看广播操挂图学习,因为广播操挂图分解示范和示范角度很多,往往一节操就有七八个分解动作,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不仅看不懂图中的分解动作,反而会造成广播操难学难做的错觉。相反如果把看挂图改成看二年级小哥哥小姐姐们的示范表演,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因为二年级学生和他们年龄差不多,让他们示范容易树起学习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不仅感觉不到学广播操的枯燥无味,而且还从中找到了乐趣。
  四练:新入学的儿童稳定性较差,学得快,忘得快,为了巩固动作必须抓紧课后练习,做到“温故”。除利用正常的上操时间和体育课外,还要抓住下午的课外活动课时间;除集体练习外,还要给那些掌握较慢的学生吃吃“小灶”,做到全面发展,均衡发展。
  五帮:挑选练习动作做得规范的同学当“小老师”也是教好一年级广播操的必然手段。因为在老师同环境同方法同力度的情况下,身边的同学却学得那么好,起到了无形的感染力。同时,一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争强好胜,且更要面子,教师要看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与鼓励、表扬和帮助,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对提高广播操质量又有很大的帮助。除此再一帮一结成对,互相帮助,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比:在学完广播操之后,开展广播操比赛,是提高广播操质量的有效手段。如:在班内开展小组赛,男女生比赛,个人比赛(赛出前10名);在年级举行集体比赛和每班的10人代表赛等。通过一系列的比赛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巩固动作,提高质量,更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助友爱的精神。
  总之,教好一年级广播操的有效途径还很多,我们体育教师要不断研究、挖掘,以便更好地应用到教学当中。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