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仿写——习作的起点

作者:顾昌言




  在作文教学中,一些老师把“仿写”蔑视为抄写,忽略了“仿写”这一重要环节,只在口头上高要求学生如何写,学生写无样板,练无目的,所以整个班写出来的作文除个别学生较像文章外,多数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可以用“乱七八糟”这个词来形容。其实,习作跟学画画、学演戏一样,得一笔一画,一步一个脚印的学起。
  朱熹说:“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也。”我想我们刚开始的“—、│、丿、丶、┐”的教学是从模仿起笔,以后的字、词、句的教学也是仿造动笔,同样段、篇的作文教学也需由仿写入笔。仿写是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段,它是依照范文提供的样式(包括内容)来写作的训练。对小学生来说在写作中一筹莫展时,它能依“法”循“章”,自然会得到启发。它是写作学习由模仿到创新的客观规律,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一条捷径,也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的一种有效训练方式。在近年的作文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仿写,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 仿定题,立意选材
  
  定题、立意和选材是作文的准备和开始,作文题目是为立意和选材而定的,怎样确定题目呢?如果对学生不加引导,一些学生写出来的文题就不一致,跟“答非所问”一样错去了。为避免“挂羊头,卖狗肉”的此类现象发生,我在作文教学时引导学生看作文指导书中的佳作,回答老师:佳作的题目是什么?佳作中的内容是否围绕题目来写?如“有关读书的……”作文教学,我先让学生看《读书是快乐的》这篇佳作,然后问在文中各个自然段作者是否围绕读书的快乐来写了?有没有哪些语句讲到读书感到是辛苦的?再引导学生看其他佳作,让他们懂得如果自己立意表达读书是快乐的,就可以用《读书是快乐的》作为作文的题目,也可以精简为《读书乐》;如果选择的材料——事例没有快乐的表现,但立意是有意义的,就可以仿改为《读书的益处》或《谈开卷有益》《我和书的故事》《我爱阅读》等。作文时我看到有的学生还仿写为《读书的乐趣》《读书真好》《我爱读书》《我的伙伴——书》等,我为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而感到欣慰。
  
  二、 仿布局,确定详略
  
  一篇文章是否有完整而合理的间架结构,就要看它的布局是否得体,详略是否得当。作文从头到尾也讲求“布局合理、详略得当”,但小学生未能形成这样高的理性认识,他们只能效仿。所以在各个单元的作文教学中,我不光引导学生仿照例文确定题目,选择材料,还要引导学生去学习例文哪些材料要详写,哪些材料要略写,开头结尾也该怎样写等,使学生写有样板,练有目的。如“介绍一种物品”的作文教学,作文指导书中有《我喜欢的微波炉》《妈妈的好帮手——电饭锅》《电冰箱》等佳作。现在很多农村家庭都用上了电视机、电饭锅、电冰箱、电磁炉等物品,我鼓励学生完全可以按照原佳作的段落布局和详略来写,只要写的是自己家的物品就行。
  
  三、 仿内容,描述详细
  
  五年级上册第八课《小桥流水人家》这篇课文描写的景物是多数农村寨子都具有的特色,描绘的生活恬淡、闲适,对农村小学生来说体会最深了。文中的一物一事都能使学生联想到自己村寨中的每物每事,所以这是一次学生练笔习作的好机会。我就引导和激发学生:“你们村里有没有小溪或河流?有没有垂柳或其他树木?有没有水鸟或其他小鸟?你们做不做扒石头爬山坡,寻小鱼、小虾、小螃蟹,摘蘑菇、野果等活动?你家的小平房或大平房或小楼房又是怎样的?和作者的家乡一样美吗?你能仿照作者所写的各段内容把自己在家乡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写出来吗?”学生交流后,他们就很有信心地把自己家乡的美景和趣事源源不断地倾吐在纸上。我认为,有的学生写作时找不到写的,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短小、干巴巴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会把主要表达的事物写详写细。所以在多次仿写后我与学生总结出:在写每一件事、每一个物、每一处景时,只要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等每一过程写出来,就能把主要内容描述清楚,就会写出言之有物,物中有情的作文来。
  
  四、 仿技法,形象生动
  
  写作技法的采用使文章更形象生动,吸引读者,写作技法多种多样,如有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使用、有表示声音词语的使用、语句重复的使用、前后照应的使用等等技法。在作文教学中与学生讲解技法,学生难以理解与掌握,而仿写就能直接把学生带入技法的应用中。仿写的范文与写作教材不同的是间接显示写作知识,具体表现写作技法,其间接性、具体性和示范性要求学生将阅读与模仿统一起来,变他人经验为自己经验,促使写作技能的迁移。例如,六年级教材中《春》这篇有名的散文这样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先生在这里采用了重复的手法,使人感受到盼望春天的心情非常地迫切。在我们的作文中如果加入一些重复语句,可以起到加重语气,烘托气氛,渲染场面,唤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力的效果。经引导仿写,一名学生在描述学校一次体艺节拔河比赛的场景时写到“我们班的同学大声地喊到:‘六二班,加油!六二班,加油……’大家都把嗓子喊哑了。”就把激烈的运动场面写出来了。
  仿写是习作的起点,也是创作的起点。因此,我们要重视仿写这一起点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仿写入手,使学生能找到写的。通过长期不断的仿写,使学生在读、仿、创中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