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老师,请不要撕作业本

作者:李 旭




  今天,女儿一放学回到家,扔下书包,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而后一蹦一跳地跑到我身边,非常高兴地对我说:“爸爸,我今天可幸运了,要不是只错了一个字,差一点我的作业本就被老师撕了。爸爸,你可知道我今天一天都提心吊胆的,生怕我的作业过不了关。”
  “作业过不了关就撕本子?”我问。
  “对呀!我们新来的语文老师可厉害了!这学期以来,他要求我们作业时要做到“四不”:写字不能马虎,不能错字,不能少字,不能用胶带粘字。只要有一个条件达不到要求,就撕本子,决不留情!”
  “这是老师对你们要求严格,难道不对吗?”我放下手中的书对女儿说。
  “爸,你可知道我们班的同学可怕他了,特别是那些成绩差、平时作业马虎的同学简直是度日如年。作业本被撕了,作业必须重做。可是下课了看到其他同学在游戏、玩耍,他们也心里痒痒的,哪有心思认真做作业?所以作业不但不能做好,反而更加糟糕,最后结果可想而知了,他们有的一天中要被老师撕掉好几本本子……”女儿一本正经地说。
  ……
  作业态度不好就撕作业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为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作业习惯,有时不也狠下心来撕过学生的作业本吗?这有什么不对?我认为这是杀鸡儆猴,是对作业马虎学生的一种强制教育手段,同时也警示了班上其他学生要端正作业态度。这些都是为了学生的进步,为了他们的发展,是为了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可是,今天听了女儿的这番话,我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女儿在班上还算是个不错的学生,但是从她刚才的话语中看得出来,她今天虽然侥幸过关,但却过得很累、很难熬,过得提心吊胆。如果天天都这样,那她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不敢想象。再想想那些学习后进、作业马虎的学生,可真的是像女儿所说的那样“度日如年”了。
  作业态度不好就撕作业本。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这种行为,我们可以堂而皇之地认为:我们的每一点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无不是为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面对一个个天真活泼、充满好奇、渴求知识的学生,我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时时刻刻都在履行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为此,我们苦口婆心、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充满希望、满怀激情。可是我们付出的并不等于我们得到回报,更多的时候是有些学生对我们的良苦用心居然置若罔闻、无动于衷,努力在他们面前变得苍白无力,这时我们的激情变成了急躁,希望转化成了“恨铁不成钢”的失望。情急之下,我们的情感就会冲动、失去理智,措施和手段就会变得简单、粗暴。然而,我们却未曾好好地反思一下我们的每一个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也许正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深思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反观我们的教育行为,用“撕作业本”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态度和习惯,不就是一种粗暴的手段和对学生的不信任吗?这是一种“强拽牛过河”之举。学生的一颗“耀眼的火星”也许就在我们的强制、粗暴和不信任之中渐渐熄灭。
  学生是一朵朵娇嫩的花朵,她们的成长,需要适宜的生长条件和一个和谐的氛围,需要阳光和雨露,更需要关怀和呵护。作为教育工作者——辛勤的园丁,就必须用我们的信心来扶持,用我们的耐心来浇灌,用我们的爱心来呵护,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灰心、失望,更不能简单、粗暴。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