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让晨会“大放异彩”

作者:沈丽玉




  现状纵观:晨会都在做什么?
  
  晨会课是学校每天早上的必修课,它是一节特殊的课,时间较短,也无指定教材。这短短的十几分钟究竟应该怎么上?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晨会课上班主任们都在做些什么呢?据笔者观察了解,基本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老师唱“独角戏”,说教明理;二是传达通知,布置活动;三是争分夺秒,讲解习题;四是训斥学生,全班陪听;五是撒手不管,自由活动。
  曾几何时,我也跟不少班主任一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班的晨会课都是我一手“包办”的。究其原因:忙与茫。忙什么?班主任是学校中相对较忙碌的群体,上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下要走进班级处理各种事件。晨会课时间虽然不长,但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却是挺伤脑筋的。不仅要考虑内容的安排,还要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晨会教育的作用。而一旦忙起来就没时间来考虑这些问题了。什么茫?教育方法迷茫,究竟怎么上好晨会课心中无谱,凭主观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杂乱无章,教育方式单调枯燥。
  日复一日,这样的晨会课已经对老师和学生造成了一种负担。看来,晨会课必须要改革了。
  
  理念解析:晨会应该怎么上?
  
  晨会课应该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周的晨会,主要对学生进行循环往复、有层次的教育,使道德、习惯、技能等真正融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最终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倡导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语文数学课都随之变得“活泼”起来了,而晨会课还是那张一成不变的脸。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晨会课的这张脸已经不合时宜,需要“整容”了。笔者认为晨会课的教学设计也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代之以生动多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加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化认识、内化行为。
  
  晨会改革:在摸索中前行。
  
  新学期伊始,我就对学生表达了改革晨会课的设想,学生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经过酝酿、探讨、尝试,本着“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融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原则,我们班的晨会课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
  周一师生谈话。经过一个双休日返校后,学生会犯典型的“星期一症状”,即注意力涣散、行为习惯变差等。为帮助学生告别“星期一症状”,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在周一升完国旗走进教室后,我和学生之间便进行了互动交流。师生们既可以对国旗下讲话作补充延伸,也可以说说周末的新鲜事儿。在互动交流中可以发问,也可以谈看法。这样,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以饱满的情绪上第一节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周二心情日记交流。从上个学期至今,我们班一直坚持心情日记的撰写。心情日记不拘形式,不限字数,撰写时间也不限,统一每周五上交。在日记内容上,鼓励学生描述自己的喜怒哀乐,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倾吐情感。心情日记交流,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倾听到别人的心声,加深同学间的了解,融洽同学关系。
  周三争章小结。为了规范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等常规,我们班一直在开展“展现自我、人人争章”活动。在一周的中间段,组织负责各项常规检查的班干部谈谈前半周班级争章概况。然后,学生们既可以回顾和反思自己前半周的表现,也可以和大家谈谈学习上、活动中的感受,把收获与大家共享,不足与大家共勉。争章小结能够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难得的是学生还可学会如何正确面对得失。
  周四新闻发布会。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知识信息的更新越来越迅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得多元化,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新闻发布会上由学生把收集到的新闻向全班同学发布,包括国内、国际和校园新闻,亦可加上个人评论。这样本是一人的信息就变成了所有人的信息,让学生从小就学着关心国家大事和身边事件,既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又丰富了他们的阅历,还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周五自主晨会。受我校实行的“自我管理日”启发,我班设立了自主晨会课。自主晨会完全由学生主持,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形式可以是讨论、辩论、汇报等。老师作为配角出现,必要时也加入交流。自主晨会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培养他们自治自理能力,逐步实施思想上的相互教育和行为上的相互监督。
  
  学生反响:喜欢现在的晨会课!
  
  晨会改革到今天已经两个多月了,在活动中我们不断反思、总结,新型的晨会课总算磕磕绊绊地坚持了下来。为了解学生对改革后的晨会课的喜好程度,于是我在学生中间开展了一次书面调查。反馈如下:
  问题一:你喜欢现在的晨会课还是以前的晨会课?
  [结果]全班62人都答:喜欢现在的晨会课。
  问题二:你喜欢哪一天的晨会课?(允许不选或多选)
  [结果] 有很多同学选择了二至三项,没有同学不选。按受欢迎程度排名如下:
  1.新闻发布会 47人喜欢
  2.心情日记交流 35人喜欢
  3.自主晨会26人喜欢
  4.师生谈话24人喜欢
  5、争章小结18人喜欢
  问题三:你为什么喜欢这天的晨会课?
  [结果] 摘录几条学生的理由:
  1.我喜欢心情日记交流和新闻发布会。以前晨会课总是沈老师唱“独角戏”,现在好玩多了,各种好文章、奇闻轶事、新闻在晨会中就能听到了。
  2.心情日记交流可以让我们取长补短,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而新闻发布会能让我们了解更多的时事。
  3.我喜欢自主晨会课。同学主持很有意思,我希望下次能够被选上当主持人,练练自己的胆子。
  问题四:请推荐你喜欢的晨会形式或内容。(可写可不写)
  [结果] 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好书推荐会、作业展示会、猜谜语、名人名言、故事集锦、成语天地等。
  
  思索展望:让晨会大放异彩!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无记名形式,学生是在无拘无束中答卷的。因此,这次调查是真实有效的,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学生100%拥护本次晨会改革,这坚定了我改革晨会课的决心。本次调查,同时反映出了学生喜欢互动式的晨会活动,不喜欢晨会上老师唱“独角戏”。掌握了学生的这一心理,我们就能在今后的晨会上扬长避短。
  当然我们还应理性地借鉴调查结果,并不能一味地去迎合学生的口味。如在晨会形式、内容的选择上,学生推荐的晨会课更倾向于知识性、趣味性的智育活动,这与晨会课的宗旨不太相符。当然学生的意见我们还是要重视,并在日后不断完善晨会内容与形式,让晨会课能更受学生的青睐。
  改革的步子总是蹒跚的。但我想,只要有了方向,只要能够坚持并改进,晨会课的教育功能将会发挥得更大,那一天,晨会课也必将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