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值得关注的“中等生现象”

作者:梁 涛




   教育应面向所有的学生,对于每一个求学的人来说,受到教育的机会应当是均等的,但是,在现今的中小学里,存在着“优等生倍受重视,差等生倍受关怀,而中等生无人理会”的现象。日前,笔者就这一问题走访了几所学校,发现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下面是一篇《渴望做差生》的学生作文片段。
  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一直做着平凡的中等生。做尖子生这辈子恐怕是没希望了,智力有限,还不肯整日泡在书本作业里:做差生容易,可我又没这个胆。要是哪次我考个不及格,我妈不骂死我,我爸不打死我才怪呢!
  可我真的恨自己是个中等生。老妈老爸对人总是这样说:“这孩子不上不下的,考名牌大学没什么指望,放弃了又太可惜,真是烦人哪!”而老师更是忽略了我,鲜花样的微笑,阳光般的温暖都给了尖子生,个别辅导的机会和一些奖励性的话语又施舍给了差生。我和其他那些“不上不下不饥不饱”的中等生“难友”只能呆在被遗忘的角落,没有阳光雨露,甚至连雨雪风霜都没有。
  再想想平时,答题的机会大多数是差生的,上黑板的良机几乎被差生包揽;好不容易有个公开课,差不多又成了尖子生的专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没我的份,进步奖、鼓励奖更是被差生所垄断。为了不让老师忘记我的存在,只能故意制造些事端,结果还不能如愿。差生把那一点点骂都抢走了,那骂对我来说可都是爱和关注啊!
  可以说,这是一篇典型的中等生心态实录,中等生在学校里事实上处于被遗忘的边缘,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性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教育者对教育目的理解存在着偏差。教育的目的应该指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但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重智轻德,片面地把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存在着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优等生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可以在考试中为学校、班级、老师争光,所以成为老师首要的保护对象;差等生由于近年来关注的人很多,许多学校都把“转差”作为了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所以差等生也可以得到老师的关心、鼓励;而只有中等生处于无人关照之中。他们在班级里“前不得高分,后不拉后腿”,既不能与优等生一比高低,也不愿自甘堕落,滑入差等生的行列,所以总是默默无闻,处于被老师忽视的位置。也许经过努力,学习成绩有了进步,但老师并没有注意到,因得不到鼓励和表扬而缺乏继续前进的动力。也许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退步,但也并没有因此而受到批评和帮助。久而久之,这些中等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发展会处于一种失控状态。
  西方心理学家赫洛克曾经做过一个这样的教育实验,他把106名四、五年级的学生分成四个等组,在四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进行加法练习,每天15分钟,共进行5天。第一组为受表扬组;第二组为受训斥组;第三组为观察组,观察前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不予以任何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前三个实验组的成绩均优于控制组,受表扬组与受训斥组的成绩又明显优于观察组。这表明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动机,对学习起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结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评的效果比没有评价好。在许多学校中,中等生的位置与实验中的控制组相似,他们无论是取得进步还是产生倒退都不在教师关注的核心区域,这使得他们难以得到应有的关怀和期待。
  以上“中等生现象”是许多学生和家长感到苦恼的问题,如果不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学校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解决这一问题。
  一是教育者应首先端正对教育目的的认识。教育者应把学校教育的目光放在培养“真正的人”上,不以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尺码,要知道所谓的“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等称谓本身就是不合理、不科学的;教育的机会应当是均等的,无论是学习成绩优秀的还是一般的学生都应当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也许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平平,将来却可以为社会做出伟大的贡献;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在以后的日子里却未必能够得到理想的发展。教育者应从关怀人的角度关怀中等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教育者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每一位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都能够获得长足的进步。根据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如果教育者能够找准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就会使学生得到令人满意的发展。在学校里学习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应对每一个渴望得到鼓励、帮助的孩子施以必要的鼓励和帮助。
  三是应让所有的学生感到教师的期待和关怀。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可以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当中等生获得来自教师的关注和期待时,就会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也许他们会因此发挥出自身的潜力,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教育的奇迹就会出现。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