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教学应用文的三点做法

作者:姜 林




  应用文是人们从事社会交往和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有着很强的应用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活动教学”越来越被重视。而交往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很自然地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因此,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是很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文的教学并未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的学生连格式都搞不懂,格式正确的,内容空洞、乏味。这证实了一位有识之士的话:应用文重在应用,要能用,关键在于对内容的周密安排和深入的思考,那种认为应用文不过是个格式问题而轻视应用文训练是完全要不得的。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标即将全面实施的今天,我们要重视应用文的教学,要重在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水平上下功夫。
  
  一、巧寻校园中的“点”练写应用文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善于发现,随时都有让学生练笔的“点”。同学之间相处,难免有小疙瘩、小磨擦什么的,面对面不好意思开口认错,要和好,就可以通过书信来解决;拾到东西不要交给老师,同学之间商量一下,写份失物招领;东西失而复得,写封感谢信或表扬稿;学校集体活动可请学生代写一份通知;召开校会,可让学生(高年级)替代教师作会议记录;平时或期中、期末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采访;把学校的大事件或活动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体现出来……
  
  二、巧用课文中的“点”练写应用文
  
  我们要求全校各年级语文教师要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凡教材能被练笔的地方,都要精心设计,让学生练笔。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更好地训练了学生对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文章时,学生在把握了文章内容和中心的基础上,让学生写读后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说真话。教学《苦柚》这篇课文,我们都会被卖柚子的小姑娘的诚实善良的美德所深深感染,当我在总结这篇课文时,我发现有许多学生情绪不够自然,可能……于是我要求学生给卖柚子的小姑娘写封信(一定要向小姑娘那样诚实,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交流一下自己的心情。诸如此类,只要我们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培养好,再加上正确的引导,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尝试的,从而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三、巧寻校外活动中的“点”练写应用文
  
  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课堂教学的内容只有通过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体会、感悟,才能吃得透,学得牢,用得活。
  作文是学生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应。只有用心观察身边的客观事物,才能不断地有所发现,培养出敏锐的观察力,产生写文章的兴趣。
  一次,我们组织学生到宿迁北戴河骆马湖东畔的湖滨浴场夏游。到了浴场,学生热情高涨,但我们并未马上让学生下水游玩,而是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田忌赛马》中孙膑的做法,让学生再一次明白:只有认真观察,调查研究,并把各方面的条件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想出正确的简便易行的办法。接下来,我提出本次活动的要求:①在玩的同时认真观察周围的环境、设施。②对游玩的人进行采访,了解游人对浴场各方面的意见。③准备写份“建议书”,寄给浴场管理人员。这次活动很成功,我们一共向浴场管理人员提出了五点建议,被浴场管理人员采纳了三点。我们要求各班都要精心组织校外活动,在活动中长智,在活动中积累写作材料,在活动中锻炼能力,在活动中学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