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也疯狂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 杨 格

  《今古传奇·故事版》2004年第11期  

  卡拉是条狗,胡理是个人,卡拉是胡理的朋友,胡理是卡拉的主人。

  胡理是个运气特别好的人。年前,他买了一张两元钱的体育彩票,一不小心就中了个500万元的大奖。于是,他立刻成了女孩子们狂轰滥炸的“钻石王老五”。万般无奈之下,胡理辞掉工作,到昆明买了一套房子,悠闲地生活在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里。

  一天,胡理在街上闲逛,发现不远处有一群人围在一起指手画脚、议论纷纷。挤进去一看,就见圈子中央躺着一条奄奄一息的大黄狗,浑身血肉模糊,看不清伤口到底在哪里。人群中有几个民工模样的人,讨论着如何处置这条狗,有说红烧的,有说清炖的,还有说剥了皮卖给饭店得笔现款的。那条狗似乎听懂了几个民工的处理意见,用无助的眼神求助地望着眼前的人,但随即又无力地闭上眼睛,等候最后的宣判。

  胡理心里一酸,他跨步过去,抱起狗道:“你们都别做梦了,这狗是我的。”民工们自然不甘轻易丢弃到嘴的肉,反问道:“你的狗?有什么证据,狗叫什么名字。”胡理想起刚看过的一部电影,理直气壮地说:“它叫卡拉,这就是证据。”民工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个道:“是有这么一条叫卡拉的狗,海报上都登了呢。”在众人迷惑的目光中,胡理将卡拉带回了家。

  在胡理的精心照料下,卡拉很快恢复了元气。卡拉很通人性,它知道是胡理救了它,把胡理当做恩人和主人,对胡理的指令永远是摇头摆尾,言听计从。有一次,胡理的一个叫小三的朋友来蹭饭,吃饱喝足后,对胡理慷慨的招待非常满意,小三亲昵地打着胡理的胸膛道:“你够哥们儿啊你。”小三对胡理身体的侵犯引起了卡拉的高度重视,它两耳一竖,大嘴一张,两条前腿就搭在小三的肩膀上,粉红色的长舌在小三的眼前一伸一缩。小三的裤裆当时就温热湿润,身体哆嗦成一团。

  这件事后,胡理对卡拉的感情更深了,同时也加强了对它的管理,他用一根铁链将它锁在屋里,以免它再做出吓唬朋友的事来。

  这天,胡理在街头闲逛时,和一个年轻女郎撞了个满怀,胡理低头一看怀里的女郎,呆了。但见这位女郎,身材火爆,面容狐媚,说不尽的风情,道不出的韵味。胡理见过不少女人,但这么诱人的女孩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胡理喜欢上这个女郎了,而女郎对胡理也是一见钟情,频频对胡理“放电”。胡理热情地邀请女郎到家里坐,女郎忸怩一番,答应了。

  回家的路上,胡理知道女孩叫郝思丽。当胡理把郝思丽带到豪宅里时,卡拉的耳朵竖了起来,它瞪着眼睛审视着郝思丽,还走到离郝思丽最近的地方,试图想嗅出点什么,吓得郝思丽花容失色。胡理吆喝着卡拉的名字,把它蠢蠢欲动的态势给压了下去。

  就像电视里的某个情节,胡理和郝思丽相识不到一个小时,就跨越了牵手接吻的界限,准备做最后的冲刺。郝思丽到卫生间洗了澡后,一身性感地走到胡理的卧室,就在这时,卧室外响起卡拉疯狂的叫声,还传来它试图挣脱铁链的动静。郝思丽的脸上有些恐慌。胡理走出来,骂着卡拉,可卡拉一反常态地不听胡理的训斥,依旧咆哮着,挣扎着。胡理跑上前去,踹了卡拉几脚,但依旧没有制止住卡拉的疯狂。

  胡理只好回到卧室,安慰郝思丽道:“卡拉疯了,不管它。”郝思丽挑逗着说:“好好好,不管它,只当它为我们伴奏吧。”

  卡拉歇斯底里的狂叫,招来了居委会负责保安的副主任吴大妈。吴大妈“咚咚咚”地敲着房门,警告胡理说,再不把卡拉安抚好,她就要打110。

  两人都没了兴致,郝思丽说:“真扫兴,要不我们到附近的富豪宾馆去?”胡理连声说好。

  卡拉还在疯狂地挣扎着,当胡理和郝思丽走过它身边时,卡拉的叫声和动作疯狂到了极点,胡理第一次看见卡拉如此模样,他朝卡拉咆哮道:“卡拉,你莫非是疯了?你等着我回来,看我怎么教训你。”

  富豪宾馆就在小区的后面。两人到宾馆开好房间。郝思丽开了葡萄酒,点了“摩尔”烟,两人面对面说笑着,酝酿着情调。

  突然,房间的门被“轰”的一声撞开了!只见卡拉冲进门,直奔郝思丽扑来。卡拉的红舌头舔在郝思丽煞白的脸上。郝思丽尖叫一声,昏了过去。胡理刚想上前拉住卡拉,从隔壁的房间里窜进三个彪形大汉,个个手持利刃,直扑卡拉。胡理傻愣在那里,双腿打着颤。

  卡拉扭过头,放开郝思丽,将其中的一个络腮胡子扑倒,疯狂地撕扯着。不一会儿,络腮胡子满脸是血,而卡拉的嘴里有一块带着胡须的肉。络腮胡子撕心裂肺地惨叫着。卡拉放下络腮胡子,又将另外一个胖子扑倒在地。卡拉将胖子的肥脸撕得血肉模糊,那胖子捂着脸哭爹喊娘。

  当卡拉扑向第三个大汉的时候,那大汉的手枪响了,卡拉脑门上的鲜血汩汩地流着,但它依旧将大汉撕扯得嗷嗷狂叫。终于,卡拉一阵痉挛,没了动作和声息,但大汉的手腕依然被卡拉紧紧地咬着。

  胡理哆哆嗦嗦地掏出手机刚想报警,警察冲了进来。他们荷枪实弹,高声命令着所有的人不许动———原来,大汉的枪声惊动了保安,是他们报了警。

  警察很快弄清了房间里所有人的身份,那三个男人和那个郝思丽都是毒品走私犯,在他们的身上和房间里搜出了大量的毒品。郝思丽的“摩尔”烟也是伪装的,里面含有大剂量的海洛因,三五根吸下去就会成瘾。

  胡理明白了,和郝思丽的巧遇,只不过是这些毒犯们早已设计好的圈套。他们是要让胡理在不知不觉时吸毒成瘾,让胡理那几百万巨资变成买毒品的钱。胡理心里一阵后怕:如果不是卡拉,用不了几天,他胡理就会变成瘾君子。

  因为发现了毒品,缉毒警察也赶来了。当他们看见躺在地上的卡拉时,大叫道:“‘功臣’,你怎么在这里?你怎么了?你醒醒啊!”一个年轻警察抱着血糊糊的卡拉,哭得泣不成声。

  原来,卡拉是缉毒大队的警犬,在缉毒战斗中,屡立战功,被战士们称为“功臣”。正因为如此,“功臣”也被毒犯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几个月前,毒犯们终于抓住一个机会,将“功臣”弄出缉毒大队,对它百般折磨后,准备将它吊死,可“功臣”奋力逃脱,逃到大街上时,饱受折磨的它再也没有力气了,正好胡理经过那里,并救了它。

  其实,当初残害“功臣”的人,就是这天被抓的几个毒犯。当郝思丽跨进胡理家的时候,功臣就嗅出了仇人的气味,等郝思丽点燃“摩尔”烟,卡拉一下嗅出海洛因的气味,它确认眼前的女人就是警方要抓的人。胡理和郝思丽到宾馆后,卡拉挣脱铁链,一路嗅着那熟悉的气味,追到宾馆。

  警察将“功臣”的尸体抬回去,胡理也回到家里,家里冷冷清清的,再也没有卡拉亲热的“汪汪”声。胡理来到拴卡拉的地方,看见那里有一摊凝固的血迹,半截咬断的铁链,还有几颗断裂的牙齿,胡理知道,那是他亲爱的朋友卡拉的牙齿。

  胡理泪如泉涌,禁不住呜咽着呼喊卡拉的名字……

  几天后,缉毒大队收到一笔200万元的汇款,汇款单上明确要求这笔款项,必须用在警犬的培训项目上,寄款人的姓名是:卡拉的朋友。

故事——有一种向上的力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