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屑路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 聂牛生

  《今古传奇·故事版》2004年第06期  

  五百里南华山,茫茫林海,兔滚岗林站掩映在群山峻岭之中。

  这天,林站深处的黄泥沟锯板棚来了十多个挑脚工,他们起程时,雇主周老板说:“各位兄弟帮我一个忙,给我捎点锯屑去林站,我忙不过来,家里老娘没柴烧哩。”脚夫们一听,不由得有些为难。本来肩上就有一百多斤的木板,再加上这一大包锯屑,至少也有十来斤,翻山越岭十多里陡峭的巴掌路,不是一个额外的包袱吗?可人家是老板,进山来一顿好酒好菜招待,怎么也不能抹人家的面子,况且周老板承诺:“辛苦一下,天气变冷了,老娘一个人在家守屋,天寒地冻,没个火实在难挨。这样,工钱除外,捎一包锯屑,挣一包‘白沙’香烟,如何?”话说到这一步,众脚夫也不好拒绝。冬苟说:“行呀,不就是一包锯屑吗,多歇一肩就解决了。”其他人也附和说:“好哩,下趟进山,别忘了叫老板娘和周妹子炒个好野味。”脚夫们在嘻嘻哈哈的说笑声中上路了。

  一包锯屑十来斤,用山里的长茅叶紧紧包裹着,仿佛越来越沉。脚夫身强力壮,但一百多斤的木板压着上山下岭,一会儿就直喘粗气,有人开始骂娘了:“这该死的‘周扒皮’,他尽孝我们受累。他老娘活了,我们兄弟几个恐怕全给累死了。”“是呀,林站周围满山满岭都是木柴,何苦要从这深山老林背锯屑,不是故意折腾人吗?”“什么当柴烧?哄鬼。没准儿是为明年春上做菌菇用。姓周的精,这锯板业务一完,明年菌菇又要赚一笔。”上完山坡,锯屑开始散落,黄泥沟的锯板棚渐渐看不到了,有人性急火起,索性一把将锯屑丢在路上:“什么玩意儿?鬼才赚这一包香烟。”一个扯了,自然就有人跟着学样。

  这群人当中,只有冬苟没扯,他反而用路边的木藤条把锯屑包牢牢绑在木板上。有人见状调侃道:“冬苟兄弟是看中了周老板的大女儿吧。‘周扒皮’莫不是在巧立名目选驸马,用锯屑包试探这伙后生哪一个忠厚可靠?”“冬苟可要走桃花运了!小心先把小命搭上了。”冬苟听了,只是憨厚地笑笑。

  一趟下来,只有冬苟把锯屑送到了周老板老娘的厨房。可惜的是,这一路洒落,十多斤锯屑已所剩无几。周老太太仍旧乐呵呵地夸奖:“还是冬苟人本分。”

  丢包的事,一天到晚藏在黄泥沟的周老板全然不知。他和锯匠们吃住在锯棚,要一两个月才能出山。周老板问脚夫:“我托各位带的锯屑都送到了吗?”众人几乎同时回答说:“一两不少。”周老板很高兴,当即兑现诺言,一人一包香烟。冬苟没多话,一双眼睛直瞄着厨房,偷看周妹子的长辫子,想起周老太太的夸奖,心里有说不出的欢喜。

  脚夫们每天按老规矩办事,上午、下午进山两趟。周老板照旧每次都请他们帮忙带一包锯屑出去。这样,半个月工夫,黄泥沟那弯弯曲曲的山道上,洒满了锯屑。脚夫们天天哄周老板的好烟好酒好菜。老实的冬苟实在看不下去,忍不住拉住周妹子,向她告密:“妹子,我……他们没有……”周妹子脸一红,甩掉冬苟的手说:“你莫乱来。”冬苟自讨没趣。他想,周老板弄不好还是我将来的岳父大人,一定不能让他吃暗亏。他又找机会对周老板说:“周老板,他们可没把锯屑送到。”周老板道:“你莫乱说。他们都是我多年的好兄弟……好兄弟不会哄我……你不要挑拨离间……”真是不识好人心,冬苟碰了一鼻子灰。他不甘心,抽空又向老板娘透露真相,老板娘却给他塞上一块狗肉:“你这臭嘴,有吃还堵不住!”冬苟疑惑不解。

  天气说变就变,一夜北风呼啸,南华山滴水成冰。兔滚岗林站五个锯板点一下停了四个,眼看交货日期临近,林站站长急得要吐血。幸亏还有黄泥沟周老板的木板源源不断从山里运出,林站才不至于交不了货。站长兴奋不已,特地进山来找周老板:“这次你可救了我们,不然,光违约罚款就要我的老命。那四个包工头也是没福气。这鬼天一变,请来的脚夫个个闪了腰,伤了手脚。还是你老兄有本事,说到做到,一切按合同办事,那采购公司的大老板,过几天还要进山来与你会面。他们这回要投资办一个木板厂,指名让你当厂长啊……哎,你这十多里的锯屑路是几时铺的呀?这一招可是个金点子。”周老板说:“脚夫们帮忙呗。”站长又问:“花了多少钱?”周老板答:“几包烟钱。”站长听罢,两眼直瞪:“这冰天雪地,抢修一条十多里的山路,没一两万拿得下来?再说,时间也来不及呀。”周老板一本正经再三解释,站长还猜不透。

  原来,周老板凭着多年山里生活的经验,料到天寒地冻的日子不远了,为按时运出木板,他早定妙计,请脚夫们每次带一包锯屑出山。周老板明白,山路崎岖,肩膀上担子又重,脚夫们没几个会真把锯屑带出山,一翻过山梁肯定会把锯屑随路丢掉。果不其然,半个月一过,十多里山路上便铺成了一条“锯屑路”。锯屑防滑效果非常明显,所以,脚夫们在天寒地冻时,照样上山下山运木板,没有因为恶劣天气而中断运输。

  此刻,身旁的人对周老板佩服得五体投地。周老板却庄重地说:“后生们,记着啊,这人生的道路上,有些包袱还是必备的,你们瞧,远行人哪个不背着包袱?常言说得好,有备无患。这可是生存之道哩。”

故事——有一种向上的力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