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性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 董保纲

  《今古传奇·故事版》2004年第03期  

  一次,我和我们单位财务科的王会计一起去赴婚宴。赴婚宴说起来好听,其实就是去掏钱“随份子”。

  刚到那家饭店门口,王会计一拍口袋说:“瞧我这记性,怎么忘了带钱呢!”我说:“没事儿,我这儿有。”王会计说:“那好,你先借我一百,回去我就还你。”那天,王会计喝了个酩酊大醉。回单位后,一连几天,王会计只字不提还钱的事儿,我当然也不好意思向他要。

  一个多月过去了,王会计仍然没有还钱的意思,我想,可能是他忘了。一位朋友对我说,遇到这种事儿,就应该来个善意的提醒。于是,我找了一个时间,故意用一种聊天的语气对王会计说:“王会计,那天,咱们一块去的那家饭店还可以吧?”朋友说,这招叫“旁敲侧击”,目的是勾起他的回忆。果然,王会计放下了手中的账本,对我说:“那家饭店的菜还可以,服务员素质就不行了,你说呢?”接下来,王会计又回忆起那天的酒,还有那天闹新娘的情节,可就是没有想起向我借钱的事儿。

  我想,可能王会计是真的忘了,区区一百元钱,就算了吧。朋友说,那可不行,对这种人就应该教训他一下。朋友又教给我一招,说这是最后一招,也是最狠的一招,叫“以毒攻毒”,就是让我借王会计二百块钱,到时候还他一百,再给他说明。我于是依计行事,并且顺利地从王会计那里借到了二百块钱。

  一周后,我按照朋友的指点,准备还王会计一百块钱。我走进财务科,只见王会计正在点钱。我说:“王会计,我把钱还给你……”还没等我把钱从口袋里掏出来,王会计就把一个信封递给了我,说:“那二百块钱不用还了,我已经从你的工资里扣掉了。”

故事——有一种向上的力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