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花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 刘惠春

  《今古传奇·故事版》2004年第03期  

  柳浪是扬州城里有名的风流才子,诗做得一流,人也是玉树临风。

  柳府有一座很大的鹦鹉园,上千只雪白的鹦鹉在园内上下翩飞。看园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奴,膝下还有一个名叫红萼的孙女。爷孙俩是当年逃荒到扬州城时,被柳家收留下来的。此后,老奴带着孙女忠心耿耿地看管着鹦鹉园。

  日子一天天过去,红萼渐渐长成一个美丽羞怯的少女,不想她竟痴痴地爱上了柳浪。红萼知道,这样的梦不是她这样身份的女子所能做的,可她就是割舍不下对柳公子的感情,以至相思成疾,最后病得起不了床。即便如此,她眼里那种炽热的光芒,却不曾有丝毫的减弱。

  可怜的老奴看着相依为命的孙女病入膏肓,天天求医问药,访仙寻道,恨不能用自己的命去换得孙女的康复。老奴的爱心感动了山上修行多年的老道,他号过红萼的脉相说:“这病生得不轻啊,若是能断掉尘缘,尚能保得一线生机。”红萼的气息已很微弱了,听到这话,毅然决然地说:“我是断不会割舍对柳公子的爱恋,死也不会。”老道怜惜地看着红萼,思索片刻,走到门外,拈了一朵白色杏花,对老奴说:“把她的情感移去,可保住性命,只是情感移去后,她便会沉沉睡去,毫无知觉,你可愿意?”想着只要能保住孙女的性命,老奴忙不迭地说:“我愿意,我愿意。”老道点了点头,只是这份感情移给谁呢?移情的对象也须是有情人啊!

  恰在此时,红萼平日最钟爱的一只鹦鹉飞了过来,落在红萼身边。老道心中一喜,说:“就是它了。”说着将那杏花放在红萼和鹦鹉之间,口中念念有词。只见那白色杏花开始变红,直至变成血色一样时,红萼眼里的光芒渐渐淡开,而那只鹦鹉的羽毛也闪现着淡红光泽,十分美丽。老道擦了擦满头的汗水,说:“万事万物皆有情,因而万事万物皆能移情,只是任何移情都祸福难料啊。”老奴惴惴不安地看着紧闭双眼、毫无声息的红萼,小心问:“她这个样子能好起来吗?”老道说:“一切就看她的造化吧,如果她这份感情足够坚贞,总有拨云见日的一天。”说罢,老道揣着那朵枯萎的杏花飘然而去。

  柳浪一眼就注意到上千只鹦鹉中,忽然多了一只闪着红光的鹦鹉,而且这只鹦鹉乖巧异常。它远远地看见柳浪,便飞掠而下,停在柳浪手上,嘴里抑扬顿挫地吟着柳浪做的诗,那腔调和柳浪简直如出一辙。柳浪大喜过望,对老奴说:“从今日起,这只鹦鹉就放在我房中,单独喂养。对了,我还要给它取个名字。”话音刚落,那鹦鹉脆生生地说:“我叫红萼。”老奴一听,吓了个半死,所幸柳浪根本就不知道红萼是谁,反而兴奋地大笑:“好,好,就叫红萼,我柳浪真是有幸,竟能拥有如此通晓人言的神鹦鹉。”

  柳浪有只神奇鹦鹉的消息很快传遍扬州城,自然也没绕过知府汤大人的耳朵,这位汤大人为人奸诈,酷爱敛财,百姓称其为“汤如虎”。汤如虎听说有这么一只神奇鹦鹉,便想据为己有。当即派人去柳府,说要重金买下红鹦鹉,被柳浪当场拒绝。他视红鹦鹉为至爱,怎肯转让他人?听了下人的回报,汤如虎暴跳如雷,亲自赶往柳府。柳浪一听汤如虎来了,立即把红萼藏起来。汤如虎来到鹦鹉园,不见什么红鹦鹉,便咬牙切齿道:“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限你三天内把红鹦鹉交出来,要不然有你柳浪好看的!”

  三天后,汤如虎仍未得到鹦鹉,便以“私通贼寇”的罪名,将柳浪打入牢中。同时命人抄了柳府。柳府一时间鸡飞狗跳,家丁各奔东西,数千只鹦鹉从园中飞走。

  抄完柳家,也不曾见到什么红鹦鹉,汤如虎气急败坏地正要打道回府,忽然一只红色鹦鹉翩然飞了进来,汤如虎惊喜地扑过去要捉,只见红鹦鹉一闪,落在窗棂上,清脆地说:“放了我家柳公子,我便留在府上。”汤如虎一看鹦鹉果然通人言,狂笑道:“放人,放人,赶快放人。”

  柳浪回到家,一看家中破败不堪,凄凉一片,一时间竟不知何去何从。在府中等了多时的老奴,把柳浪接到了自己栖身的山神庙。

  山神庙地处偏远,人烟稀少。老奴小心地把红萼藏在神像后面,自己则尽心尽力地侍奉柳浪。破庙陋室,粗茶淡饭,让柳浪心绪难平,便上门去求一些昔日的旧友,不料吃了许多闭门羹。柳浪幡然醒悟,自己早已不再是那个富贵逍遥的公子了,只是一个无家可归的落魄之人。

  回到山神庙,柳浪心如死灰。老奴见状,捧出一大摞诗书,说:“公子,这都是我从府中带出来的,半年后就是大考之时,以公子的才学,考取功名指日可待。”柳浪摇摇头:“你我身无分文,又借债无门,生活都难以为继,何谈功名。”老奴说:“公子莫为钱的事操心,只要有老奴在,一定让公子温饱无忧,只盼公子一心读书,莫误前程。”柳浪感动得热泪盈眶。

  话是这么说,其实老奴也不知该怎么去赚取费用,他一把老骨头了,能干什么呢?老奴正愁眉不展间,红鹦鹉飞了进来,一低头,吐出一块碎银,立即飞走了。以后数日,红鹦鹉不时飞来,吐块碎银,旋即又飞走。老奴想不明白,这鹦鹉从哪儿叼来的碎银?

  这天,老奴下山来到集市上,突然听到许多百姓议论,说汤如虎家的神鹦鹉又添新本事,能吃碎银子,只要把碎银高高一抛,那红鹦鹉就会准确无误地用嘴接住,吞进肚中。若是其它小物件抛起,红鹦鹉看都不会看。汤如虎也是喜上眉梢,到处炫耀,不时邀一帮宾客玩这游戏寻开心。

  大考的日子转瞬即到,老奴把手里积攒的银两统统交给柳浪。柳浪流着热泪,向老奴许愿:若功成名就,一定锦衣玉食侍奉您!说罢挥泪而别。

  柳浪走后不久,汤如虎家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几位正直大臣联名上奏,要求弹劾汤如虎,皇上决定派钦差前往扬州府查处此事。汤如虎为讨好钦差,忍痛将红鹦鹉献上,不料红鹦鹉当场将汤如虎鱼肉百姓的一桩桩恶行,娓娓道来。钦差愈听愈惊,愈听愈怒,立即派人查明实情,把面如土色的汤如虎打入大牢。汤府顿时乱成一片,红鹦鹉趁机飞走了。

  老奴看到飞回来的红鹦鹉时,心痛地发现红鹦鹉已经远不是曾经灵巧的模样了,天天吞吐碎银极大地损伤了它的身体,生命力正渐渐从它身上消逝。老奴尽心尽力地调养红鹦鹉,但仍是无济于事。看着昏睡不醒的红萼,还有奄奄一息的红鹦鹉,老奴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无奈之下,他跑去找老道,老道眯着眼睛说:“生死自有天定,非人力可为,看他们的造化吧。”说罢便不再理睬老奴,闭目养神了。

  大考结束,柳浪中了状元,街头巷尾传着这一喜讯。老奴身居山里,无从得知。这天,寂静的山里一片喧腾,大队人马鼓乐喧天直奔山神庙而来,老奴惊慌不已,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打听,说是状元省亲。老奴疑惑间,只见气宇轩昂的一个官人跨下马来,倒头便拜,正是柳浪。

  原来,柳浪为感恩,特地从京城赶来接老奴回状元府。老奴坚辞不去,见柳浪跪地不起,犹豫了一会儿,只好领他来到后屋。柳浪看到床上躺着一个姑娘,还有他朝思暮想的红鹦鹉,一时间大惑不解。老奴流着泪一五一十把所有的事情道来。柳浪听得额头冒汗,眼中淌泪,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在他身上,居然还有这么一段惊心动魄的隐情。尽管他对红萼毫无印象,但面对这么一个痴情女子,石头做的心肠也会被感动的。

  老奴和柳浪正相对唏嘘间,老道出现了,他微笑着对柳浪说:“有情才是有缘人,恭喜柳公子终成有情人。”说着,从怀里掏出那朵枯萎的杏花,轻轻放在柳浪和红鹦鹉之间。红鹦鹉挣扎着抬起身子,刹那间,杏花的花瓣渐渐变得丰盈滋润,似刚摘下来一般。红鹦鹉身上的红色渐渐褪去,变成一只白色的鹦鹉,而柳浪的眼光闪现着深深的爱意,红潮涌上了他的脸颊。他对床榻上的女子充满了一种无法遏制的爱恋,禁不住扑上前去,轻声呼唤道:“醒来吧,醒来吧。”奇迹出现了,红萼的眼睛竟慢慢地睁开了。

  红萼仿佛做了一个梦,吃惊地看着眼前神情激动的柳浪,急忙问老奴:“爷爷,柳公子怎么握着我的手?”老奴和柳浪顿时傻眼了,红萼竟然对眼前这个曾经深深爱恋的人毫无感觉!

  原来,红萼的感情已悉数移给了柳浪,现在只是柳浪深爱着她,而她对柳浪却无丁点儿感情。为了让红萼恢复从前对柳浪的情感,柳浪奏请皇上,请求辞官,要和心爱的人终老乡间。皇上得知事情真相,深为这段人间奇情而感动,不仅准奏柳浪辞官,还赏赐柳浪金银财宝无数。

  柳浪重新把柳府装饰一新,并全面修缮了鹦鹉园。奇怪的是,没过多久,那失散的上千只白鹦鹉又飞了回来,园内情景一如从前,仿佛红萼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两人天天在鹦鹉园嬉戏鹦鹉,吟诗作画,白衣飘处,尽落笑声,那真是人间最美的一幅图画。

故事——有一种向上的力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