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燕山大学在职人员攻读研究生学位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华奇 肖 宏 漆汉宏 王加春




  [摘要]近年来,燕山大学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呈快速增长趋势。为保障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全面了解在职人员攻读学位的发展情况,研究生学院组织对燕大大学在职攻读学位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形成了相关的报告和意见,对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在职人员,研究生培养,学位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5-0404-04
  
  为保障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全面了解在职人员攻读学位的发展情况,研究并加强在职人员攻读学位工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于2007年10月组织全国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对在职人员攻读学位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国学院学位办通知要求:“本次调查的在职人员攻读学位情况,专指按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下达招生计划招收为研究生、毕业时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进校不离岗的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情况”。
  近年来,燕山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双证)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尤其博士研究生。如何适应生源和需求的多元化,保证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在职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平,成为目前燕山大学研究生培养中愈来愈重要的一个课题。2007年底,研究生学院组织力量对燕山大学在职攻读学位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形成了相关的报告和意见,对下一步指导在职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指导作用。
  
  1燕山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学位的基本情况
  
  截止2007年11月,燕山大学在校博士生总数为440人,其中在职人员(录取类别为委托培养)159人,占在校博士生总数的36%。在校硕士生总数为3672人,其中在职人员(录取类别为委托培养,不含单证硕士)296人,占在校硕士生总数的8.06%(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博士研究生在职人员招生的比例近三年呈快速上升趋势,硕士研究生在职人员数量有稍许增加,所占比例趋于平缓。
  
  2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
  
  为做好本次在职研究生质量调查工作,研究生学院于2007年底组织了对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教育负责人的调查问卷和访谈。经过对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相关学科知识水平、外语水平、创新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使命感与责任感、思想道德水平、科研能力、学位论文质量等9个指标的调查问卷分析,认为最能体现研究生质量的是创新能力(占29.18%)、科研能力(占25.83%)和学位论文质量(占21.67%)3个指标。因此,以上3个指标对于在职攻读学位质量的评价尤为重要。
  
  2.1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创新工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形成创新性成果(论文、专利、发明等),二是培养出创新性人才(具备创新意识、能力等)。创新是知识、素质、能力、思维甚至世界观、哲学修养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培养创新能力涉及到导师的创新水平、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学理念和培养方式等方方面面。如何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成为培养单位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也是衡量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2.2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知识的要求,比如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学科前沿动态的相关知识;二是能力的要求,也就是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诸多能力中,普遍比较重视研究生的外语水平和能力(认为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占82.20%)。第三是素质的要求,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作风等无疑是很重要的内容。几乎所有的导师都非常看重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学位的取得主要靠研究生的个体劳动。尽管在研究过程中,导师的指导被视为规定的“职责”,但独立开展某一方面的研究仍然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
  2.3学位论文质量
  受调查者绝大部分认为,学位论文质量最能体现培养质量。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反映出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并在相关领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作为研究水平的凝聚和体现,学位论文是大学或学术机构衡量和决定是否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事实表明,建立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培养制度和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成为研究生质量控制的“总阀”。
  
  3在职人员攻读学位质量影响因素
  
  3.1在职人员攻读学位的相对劣势
  在职人员攻读学位存在的突出矛盾。在职研究生最大的特点是“进校不离岗”,边工作边读书。正因为这一特殊性,造成了在职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下两方面的矛盾比较突出:
  1)学习、工作存在冲突时无法兼顾,教学效果相对较差。在职研究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需要完成本职工作。能够考上研究生的学员大部分都是单位的技术或管理骨干,工作任务繁重,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往往因工作脱不开而不能按时到课,从而影响了学习进度和培养质量。此外,还有少数学员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员主动缺课现象比较普遍;
  
  2)研究条件和时间较难保证,按期毕业存在较多障碍。在职研究生因工作需要,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往往回原单位完成学位论文, 在进行学位论文写作时,在职人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劣势:①有些单位无法提供完成学位论文的科研条件;②获取最新信息的途径和渠道有限,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得不到最新研究成果的支撑,导致论文缺乏创新性;③由于单位工作繁忙,致使进行论文工作的时间难以保障;④缺少平时与导师的交流,临近答辩才匆匆完稿;⑤部分在职研究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存在混文凭思想,在做学位论文时应付了事,蒙混过关。以上五个方面的障碍,使得在职研究生完成论文的时间往往较全日制研究生要长,延期毕业的现象较多。以燕山大学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为例,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职称评定压力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等的外部压力,使得每年有50%以上的在职人员申请延期答辩。
  
  3.2在职人员攻读学位的相对优势
  由于在职研究生有若干年的工作经历,社会实践经验相对丰富,所以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较,在职研究生也有一些比较明显的优势:
  1)在职研究生的学习目的性强,学习态度较积极。大部分在职人员考取研究生的初衷可以归为以下三类:①在工作中发现了自身知识的不足,需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②所处的工作环境以高层次人才居多(以高校和科研院所较普遍),为避免被淘汰和争取进步,需要不断的更新知识;③工作岗位转变,例如由技术岗位转为管理岗位,需要重新系统的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
  基于以上三点,在职研究生的学习目的往往比较明确,在学习中会有所取舍,在亟需的知识方面会更加用心和深入研究,其专业造诣相对全日制研究生普遍较深;
  2)在职研究生的实践经验丰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突出。考取研究生需要其克服重重困难和大量的时间、精力,因而对于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职学员会更加珍惜,其学习态度也较积极。基于工作需要等原因,在职学员在课程学习时会结合工作实际请教问题,与教师紧密联系,甚至与任课教师共同完成单位的攻关课题等。
  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在职学员一般会联系自身工作实际,论文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性往往较高。调查数据显示,在职人员攻读学位取得优异成绩的研究生,往往都是在入学前在科研方面就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厚积薄发,因此在攻读学位期间会有突出成果。另外,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学员的学位论文往往比全日制研究生的水平更高一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