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地方经济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作者:杜天笋




  [摘要]从“现实视角、社会视角、发展视角”的理性审视,探讨了地方高校“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问题,以期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地方经济发展,国际化人才,高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1-0024-04
  
  “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上台阶的重要时期,也是参与新一轮全球化产业调整重组的关键时期。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积极应对全球化经济竞争的政策和措施。作为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高校来说,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1理性审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维基点
  
  科学合理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既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又要考虑自身担负的时代使命,还要符合未来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
  
  1.1明确地方属高校的时代使命——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的现实视角
  总结高校发展的历史经验,不难看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不断随着社会的阶段性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当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变革时,高校应义无反顾地作出应答,使人才培养的方案、途径和方法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相协调;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结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时,高校就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方案等进行调整,以求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大学教育中,专业分割过细、知识结构单一、基础学养狭窄、人文意识弱化、学科建设滞后等弊端,已明显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尤其是地方属高校与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及时反思和审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适应度非常重要。“十五”后期出现的人才供需矛盾状况,实际上是对前一阶段大学教育跟不上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综合反应,也是社会要求大学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直接呼唤。立足当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改革与时代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为地方经济的转型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服务,是新的历史阶段赋予地方高校的时代使命。
  
  近几年来,我国不少高校已根据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尝试。北京大学按“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改革单一的工程专业化的教育体系而成为兼容工程专业、人文、经济、管理和环境等内容的综合教学体系,以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复旦大学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要求,按文理大类实施全校性的基础教育,培养文理兼备的通才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广州大学实行“学科基础平台+专业特色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就业竞争力;武汉大学推行“通识教育”,以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着力建设复合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国际化外语人才。这些大学都试图通过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能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2认清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社会视角
  面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省属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改革是必然的,在如何进行改革上,要认清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以浙江省为例,目前浙江省及杭州市的经济发展阶段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阶段。从“十一五”全省及杭州市发展的重点行业、产业与各项指标要求来看,未来的阶段将是从工业化后期逐步过渡到后工业社会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创造性或创新性将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的基本条件;知识将成为继“劳动力、原料、资本”三大市场要素后的第四大关键要素;教育将成为知识社会的中心,学校将成为知识社会的关键机构,高等教育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现实力量的原动力。这就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一是要着眼于提高人才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高校除了承担专业教育的任务外,基础性教育的任务将逐步增大;二是要致力于学生的终生发展,使学生具备继续求学、求职的潜力;三是着力培养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四是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树立起沟通、互补的理念。
  这一方面新加坡已经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为了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需要,新加坡提出了建设“思考型学校,学习型社会(TSLN)”的改革目标。“思考型学校”旨在使学校教育重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学习型社会”旨在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应对转型时期一系列变化的挑战。“TSLN”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国家实现从产品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从而顺利实现新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还推出了“优秀学校模式”(SEM)。他们认为一个理想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有文化,懂计算,熟悉IT,有综合比较能力,能学以致用,富创造力,有创新精神,勇于冒险,既有独立的工作能力,又有协作精神,坚持终身学习。新加坡的教育改革,成功地保证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1.3准确把握地方未来人才需求发展的趋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发展视角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应对后工业社会人才需求的基本策略。准确把握未来人才需求发展趋势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础性工作。
  在后工业时代,大多数的人要在中小型组织或者大型组织中较小的独立单位工作。这种组织或者单位是不稳定的,在相对短的时期内可能就会变迁、重组、合并或消亡。因而,每个人都会经历多种多样的工作,转工、转行将成为常见的事。由于个人必须面对不断变动的职业生涯,必须在不同的工作、职位及职业间进行流动,就要求具备适应不同工作、职位及职业的能力。同时,人们要根据各自的专业技术,贡献自己的想法;在许多时候,个人要承担一个项目的全部责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团队合作并不断地变换合作伙伴和社会关系,将成为普遍的方式。如此等等都透视出未来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趋势要求,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能胜任多个行业的工作,能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的多元变化,这是未来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
  仍以浙江省为例,根据该省“十一五”及下一个时期的人才需求规划,未来有四种人才最为急需:一是高层次人才,包括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具有国际和国内顶尖水平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二是国际型人才,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所需人才,包括有国际认证的执业资格证书、熟悉国际规则与惯例、精通外语的各类专业人才;三是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所需的各级人才,即所谓的高级蓝领,包括具有高级技工以上资格证书的各类操作型、动手型人才;四是复合型人才,包括有专业背景的营销人才,有技术背景的管理人才以及精通本专业又通晓其他领域相关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等。由此可见,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综合能力的开发,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将是今后高校教育非常值得关注的三大重点。
  
  2研究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框架思路
  
  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类型的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也各不相同。就浙江省而言,结合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研究全日制在校生培养模式,重点探索“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构建问题,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