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从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看我国本科教学评估

作者:李 敏




  [摘要]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在保证和提高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各高等院校开展评估工作之际,认识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发展、组成和特征,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教学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1-0019-05
  
  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展5年一轮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价。当前,全国各高等院校正在以教育部有关评估文件为指导,认真开展评建工作。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经过100多年发展,其运行机制已经相当成熟与完善,在保证和提高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借鉴和吸收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方面的成功做法,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1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Accreditation)起源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美国。1885~1924年间,新英格兰、中部等6个地区的院校相继建立协会,以协调中学与大学的关系,特别用于制定大学入学标准。20世纪中期以前,各协会一般都倾向于独立运作,各机构的活动也不受什么监督。直到1949年,才成立了一些协调组织,其中之一就是全国认证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Accrediting,简称NCA),它负责全面协调高等院校的认证工作(最初的认证主要由医学专业团体对医学院教育质量进行认证)。同年由各地区性院校认证协会共同组建的全国地区性认证机构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f Regional Accrediting Agencies,简称NCRAA)成立,其作用是促进彼此间的合作,制订共同的互补政策与程序。NCRAA每年公布一份年度一览表,列出所有经过地区性机构认证的院校名单。1949年以后,美国全国的认证活动逐步走向正规化和制度化。1964年,NCRAA改组为“高等教育地区认证委员会联合会”(the Federation of Regional Accrediting Commissions ofHigher Education,简称FRACHE),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地区性认证机构间的联系。1975年NCA和FRACHE合并,成立了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ouncil of Post secondary Accre ditation,简称COPA)。其任务就是对全国6000多所高等学校的认证进行指导、协调,并制定总的认证标准。该机构有定型的认证制度,其认证结果公布后,倍受高等学校与各界重视。COPA代行政府的许多职能,协调各认证机构同联邦政府的联系。从1975年到1993年,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局面。COPA在全国各地区、行业中,成了院校认证和专业认证的总代表,在高等教育认证方面起到了领导作用。
  
  由于对内管理的无序和对外交涉的不力,COPA于1993年自动解散。之后3年,全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没有一个具体的协调委员会,处于一种混乱状态。为了维护自治权和促进本行业发展,1995年7月,由24所大学校长和一名理事组成了校长认证工作组。该工作组提出成立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理事会(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CHEA)的建议,并在高等教育界广泛征求意见。1996年3月29日,工作组将关于成立新的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的建议,连同CHEA理事会的选票分送2990所院校的校长,其中1603所高等院校的负责人以94%的赞同票,同意成立新的全国质量认证协调机构(CHEA),并投票选出了理事会。CHEA继承了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的民间管理和自我管理的传统,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的权威机构。它不仅起协调认证的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协调工作为高等学校利益和办学质量服务。其功能和目标也都进行了改进,使得高等教育认证逐步从“认证鉴定只对那些处于最低质量边缘的院校具有压力”过渡到“加强认证从而壮大高等教育事业”,本质发生了重大转变,增强了自身活力,更加适宜美国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目前已完成全美3/4高等教育认证机构的认可。
  此外,由于美国高等教育的自治和分权制管理的弊端日益显现,政府逐步采用以资金投入为导向来加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因此,在联邦政府和高校之间存在一些属于美国教育部(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USDE)管理和协调的认证机构,他们以政府制定的标准衡量高校是否有资格获得联邦资金和学生贷款。
  由于顺应了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质,在100多年里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不断地发展完善,从少量的对高等院校的认证,扩展到对专业的认证、对认证机构的认证、对学位课程的认证等广泛的领域。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联邦政府、地方州教育权利部门及高等学校之间的利益关系,适时反映公众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和规范了各个高等教育机构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程序。美国的认证制度己经发展成为世界种类最多、认证机构最多、体系最完善、最成熟的制度了。
  
  2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及其特征
  
  2.1认证制度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主要由全国性的专业认证、院校认证和认证制度的组织管理三大部分组成:
  1)专业认证。“专业认证”(Program Accreditation)是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实践过程中一种相对独立、不可或缺的认证类型,“是一种起始于20世纪初的质量保障和提高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是非政府性质的院校、专门职业和特定领域的专业人员联合会等,通过认证对达到或超过即定的教育质量标准的专门职业性教学计划进行认可,并协助专门职业性的教学计划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可以看出这里的专业侧重于职业性的含义,并非指高等教育中的所有专业。正是对专业领域、专业标准或专业培训的不断重视,使专业认证悄然兴起并标准化。专业认证最早兴起于医学这个专业领域,1847年美国医学协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建立了一个保证医学教育的委员会,其目的就是“保护本行业的发展,与行业和低质量的专业教育作斗争”。1905年,美国医学协会建立了一套医学院评价标准,首创有关医学专业资格认定和评估标准,对医科教育和医生职业认证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要求开展广泛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专业认证在各行各业逐步兴起。在美国,专业认证制度发展至今“它既包括专门职业性教学计划最初开办时的初始认证,也包括在经过一段时间办学后周期性的对专业教学的质量进行的再认证”,“美国作为专业认证制度的发源地,近年来专业认证机构基本维持在45个左右,经其认证的专业性教学计划已远远超过2万个”;
  2)院校认证。早在1817年,纽约州就有大学评议会进行一些评估活动,而真正意义的认证评估的确立是在19世纪末。赠地学院的蓬勃发展,联邦政府拨款辅助各州兴办农学院和工业学院,高等学校的数量猛增,并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学校如:研究型大学、社区学院、职业学校等等。庞大的结构加上当时尚未健全的松散管理机制,导致整个高等教育陷入无序和混乱的境地。出于对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担心,以及美国民间对兴办教育一贯的热情,再加上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在个人和国家之间留有充分的政治文化活动余地,从而首先产生了一些非营利的民间认证机构,他们制定一系列的办学基本标准来对各种学校进行鉴定认证,以求达到统一办学质量标准的目标。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现在的六大区域性认证组织已基本形成。在当时,他们的认证活动还不是现在意义的对院校进行的为了保证和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认证活动。当时由于中学课程的多样化,为了保证进入大学的学生达到基本的要求所开展的认证主要是一种对入学资格的筛选制度的体现。之后,所有区域的教育认证协会才开始对院校进行认证。同时,在院校认证制度中还有一种独特的组织——全国性院校认证协会,它所负责的主要是一些宗教性质和新型教育类型的学校。如职业教育、私立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和神学教育;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