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信息社会设计与艺术的融合与拓展

作者:蒋 玉 张华亮




  [摘要]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人们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出发,对产品设计的艺术内涵提出了更高的企盼。设计正在向艺术靠拢,艺术与设计不再泾渭分明。设计产品的艺术价值,已经成为商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设计与艺术的融合与拓展,推进了大众化艺术的进程。
  [关键词]设计,艺术,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5-0449-02
  
  1设计概念的进化
  
  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建立与扩张,人们迎来了“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一个“基于提供服务和非物质产品的社会”,是物理现实和社会现实充分信息化的社会。所谓的“非物质社会”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字化社会、信息社会或服务型社会。
  人们对物质产品已不满足于拥有,而是在人与物的关系中注重人的存在,强调“物为人役”,“以人为本”,使物成为人存在价值的一种证明。当今,商品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并把主要的精力应用在艺术设计的概念、构思和创意方面,从而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在知讯高速发达的信息社会,人们对设计的选择范围和质量要求也都在逐渐提高和变化,人们已经不再简单的满足于拥有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更加看重产品通过优良的设计带来的附加值。在实现使用价值的前提下,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提升设计层次,是信息社会对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实现。设计的范围很广,包括多种不同门类。从广义的角度看,设计可以是一种管理功能、一种文化现象,或者它本身就是一种产业,是一种增进价值的工具。设计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同步反映着各个时代的经济、人文、审美的不同的价值观。当代的许多设计,重心已经不再是一种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越来越转移到一套抽象的“关系”中,其中最基本的是人和机器的对话。
  设计的过程也不仅是设计师借助技术和发挥想象力的过程,还是设计师与使用者不断对话并表达使用者愿望的过程,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设计师们为他们设计出引导时尚的个性化产品。因此,注重品牌、注重产品功能价值之外的符号价值、精神价值,注重个性、注重产品的感情诉求以及对产品使用功能和审美功用之外的诸多要求,成为设计界面临的新课题。
  
  2艺术与设计的交汇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人们在生活中对设计的选择也同样是在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设计和艺术一样都是在表达大众的理想和渴望。
  马克第亚尼在《非物质性主导》一文中提到,目前社会变化中的设计的改造与被改造、创建与被创建,基于一个制造和生产物质产品的社会向一个基于服务的经济型社会的转变。在非物质社会中,设计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扩展。设计成为了过去各自单方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文化之间的一个交集和中间地带。设计是一种实际工作,涉及到物质生产的整个过程,在使用、废弃、再生产的循环过程中创造文化内涵。它通过独特的创造赋予事物以人文主义、社会、艺术、工业、经济的内涵,以此创造与物质相关的体系。
  在非物质社会中,设计正努力向艺术靠拢,像艺术一样随着不确定的情感,制造一种不确定的和时时变化的东西。当今的设计越来越成为与物质打交道的科学领域和与精神打交道的文学艺术领域的中间地带,艺术与设计不再泾渭分明,设计的标准化和规则化被打破。在设计艺术中,艺术的创造主要是由“赋形”来展示的。因设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后续生产条件的多种制约,艺术的“赋形”不同于纯艺术的那种出自艺术家个体情感和艺术表现的“自由赋形”,而是与功能、结构、材料乃至于生产技术相适应的“构形”,其造型是限制中的“非自由赋形”。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种种限制,为设计师提供了另外的可能,即艺术的创造性体现在这诸多的限制当中。
  最近全球新成立了4家设计博物馆,使很多有价值和意义的设计可以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同时也提升了设计在文化上的地位。设计博物馆的前主管Stephen Baley 就认为,设计是20世纪的艺术。当绘画和雕塑舍弃对大众的关心,而躲到画廊或收藏家的世界里去,则大众化的审美乐趣,渐渐要从消费社会的产品中去寻找。而“设计名品”及当代工艺促使艺术、工艺及设计之间的界限模糊的现象,则说明了这点。
  
  3艺术与设计的大众化
  
  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Mike Featherstone讨论了当代文化主要特征为消费过程这个观念。取代社会阶级作为识别判定的,则是生活形态的概念,在这种概念下,人们对生活所做的选择与价值观,会透过他们的衣服、休闲兴趣、及消费品的选择表现出来。例如,对于流行到基本普及的牛仔裤来说,并不是因为它具有工人阶级劳动保护的实用性,而是因为它表达了一种自由和叛逆的情结。再如,人们穿耐克的篮球鞋也并没有因此就妄想成为第二个飞人乔丹。1993年1月,当一家规模不大的耐克经销商在上海开店时,数以百计的民众从天未亮就开始排队,希望自己是国内第一个拥有这种美国明星产品的幸运儿。在中国,耐克的个性化、创造力、动感、活力以及休闲等基本价值正是最受欢迎的文化体验。有了这些品牌内涵作为产品的附加值,耐克的高价也就不但不是销售的障碍,反而成就了在中国市场上特有的品牌价值,即文化身份认同。在一定程度上,耐克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象征,成为消费者心中的文化身份认同的归依点,可见,品牌文化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艺术是注入品牌文化的最佳途径。设计产品带着艺术的光环,成为现代行销的一个手段,借着和艺术品的结合,从而抬高到艺术品的身价。许多国际品牌都通过邀请知名艺术家为其产品注入艺术与文化的概念。2003年,路易威登与日本艺术家“新普普”艺术的领导者村上隆的合作,把路易威登百年来棕金二色的商标变换出33种颜色,并设计了带笑脸的樱桃、樱花图案,配以村上隆经典的艺术形象应用在LV的樱花包上,进而赋予了LV新的品牌精神,焕发了艺术的活力,并取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这一合作成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品牌营销案例,村上隆也得以通过LV把自己的艺术符号与精神更加广泛的传播出去,创造了流行及商业神话。一篇艺术界评论文章认为:“他是一位潮流开创者,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创造出一种包含了更广阔当代艺术、文化范围的新美学”。村上隆的Super flat概念,使得流行及商业文化的制造者也是艺术家,让美术馆里的圣像崇拜和流行市场上的商业及娱乐价值平起平坐。他将日本流行文化直接摆到所谓高级艺术(high art)的范畴中来探讨,不只是重视这股力量,其实也在试图探测着大众艺术与纯艺术之间的界线,以及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寻找新的融合的可能性。
  从现代艺术的发展进程分析,进入上世纪60年代之后,艺术发生了向后现代主义阶段的转变,即“个人”衰落而“大众”兴起,精英艺术(高雅艺术)向大众艺术(通俗艺术)的演变。这时的后现代主义“以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化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主张艺术品不仅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