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与策略的调查报告

作者:罗忠民 何高大




  [摘要]学习者的态度与策略是制约外语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后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态度、情感、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并试图就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教学建议和学习策略。
  [关键词]英语学习,态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5-0436-05
  
  0引言
  
  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习者的态度与策略是制约外语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为了对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与策略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某大学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取得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了解了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与策略的现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希望对高校的英语教学有所参考。
  
  1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调查坚持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以专题研究为基本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整个调查始终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某大学南北校区大一、大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调查范围涉及文科、理科、工科中的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教育学、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等专业。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59份,有效回收率91.8%。
  
  2调查的主要内容
  
  本问卷共设计20个问题,其中19个为客观题,1个主观题。问题主要涉及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方式、策略、资源、环境等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的看法等。经过数据处理,将各个问题的调查结果逐项分析如下:
  1)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可多选)。分析表明,现在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再是单纯为通过考试拿文凭,找到好工作,而是更多地考虑到英语对自身将来发展的作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12.6%的学生表示没有明确目的,不得不学;
  2)大学生认为英语学得好的主要原因(可多选)。分析表明,大学生觉得自己英语学得好的主要原因依次为:个人学习方法和策略(54.7%)、学习环境和条件(44.4%)、个人天赋(26.7%)、教师水平(24.2%)、教材和学习资料(15.0%)。显然,个人学习方法和策略在英语学习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另外,学习环境和条件也不容忽视;
  3)大学生觉得英语学不好的主要原因(可多选)。分析表明:55.8%的学生认为英语学得不好的原因在于个人方法不得当,49.7%的认为在于学习环境和条件。另外,认为教师水平低的占22.9%,个人天赋不行的占19.8%,教材和学习资料不适合自己的占10.2%。与上题相对应,再次证实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4)大学生对学好英语是否有信心。分析表明:55.3%的学生有一定信心学好英语,32.7%的绝对有,8.9%的没有,3.1%的绝对没有。信心对学习英语起着重要作用。数据表明,绝大部分人对学习英语是有信心的,但没有信心的同学也占一定的比率。调查数据还表明,偶尔主动寻找各种机会学习英语的占66.0%,经常的只占19.0%。可见,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不是很高,且有15.7%的同学从来没有寻找课堂以外的学习机会。学习的主动性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而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可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非常必要的;
  5)大学生认为课堂不活跃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33.6%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活跃是因为对英语不感兴趣,另外教师讲课不得法和教材内容枯燥也分占一定的比例(分别为27.2%和21.8%),而18.1%的同学存在外语学习的心理焦虑;
  6)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觉得最紧张的时刻(可多选)。调查结果表明:54.0%的学生在老师提问时觉得最紧张,其它依次为公共场合讲英语时(49.7%),考试时(41.6%),学习过程中遇到生词时(17.4%),上英语课时(8.9%)。笔者认为,这与学生口语水平及其英语表达能力有很大关系,同时心理因素(如“面子”、焦虑、害羞等)对大学生学习英语中的紧张感也有一定的影响;
  7)除英语课堂学习外,大学生学习英语平均每天所花的时间。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平均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依次为:一小时以下(51.9%)、1~2小时(39.9%)、3~5小时(7.2%)、5小时以上(1.1%)。可见,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普遍较少。而大学生平均每天一小时以下的英语学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时间的长短虽然不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但却是一个必要条件;
  8)大学生学英语的主要方式。调查数据分析表明:自学(70.4%)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教师授课及与同学合作学习有待加强。语言的学习需要交流,只有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中,才可以检验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口语水平,学生在注重自学的同时也应加强与同学的合作学习;
  9)英语学习中遇到难题。调查表明:在遇到问题时,学生大多选择自己查资料来解决问题,而与老师的交流甚少,同时,21.1%的同学采取回避态度,这是不可取的;
  10)除了英语课听英语,大学生是否有其他途径听英语。调查表明:除英语课外,有其他途径听说英语的占78.4%,没有的占17.0%,而从来没有的占4.6%。这说明绝大部分同学是有其他途径来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也表明绝大部分同学注意培养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但显然“有一点”是不够的,在信息发达的当今社会,学习者应通过多种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11)如果有,大学生经常使用的英语学习资料(可多选)。调查数据显示,经常使用录音带的占58.2%,而使用其他英语学习资料的依次为:电影(46.2%)、报章、杂志(41.8%)、光盘和软件(17.9%)、其他(17.0%)、网上资源(13.3%)、复印的资料(5.7%)。这表明,无论从经济或是使用操作上来看,录音带都占有优势;而电影则因其趣味性强,所占比例也较大;报章、杂志则兼趣味性和学术性一体。近年来,虽然网络迅猛发展,但出于学生自身技能或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它并未得到普遍利用;
  12)大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最难点问题。调查分析表明:26.8%的大学生认为口语是学习英语的最难点,25.3%的人则认为听力是最难点,其他依次为阅读(15.0%)、语法(12.6%)、写作(8.9%)、翻译(8.9%),而选其它的占2.4%。可见,大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英语的最难点在于听说,这表明学生的交流较少,进行中、英两种语码的转换有障碍;
  13)如果学校提供一个免费的自主学习英语的网络环境,大学生的态度问题。调查表明:55.2%的同学有时会去,30.0%的同学经常会去,7.4%的同学不会去,认为没有必要的占2.4%。
  这说明,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是一种趋势,而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大家还是愿意接受这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书”,那些认为没有必要的同学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无纸化”的社会进步,没有肯定网络的积极作用。网络自主学习可以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一种很好的辅助作用,而一部分认为没有必要和不去的同学还没有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14)大学生认为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主要途径(可多选)。调查表明,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途径依次为:听说练习(62.5%),听英语歌和看原版电影(59%),参加与英语有关的活动和社团(43.9%),背诵(36.2%),上课积极参与和利用一切机会说英语(33.1%)。 通过听说练习来提高听、说能力,其针对性强;听歌曲,看电影可以帮助他们熟悉英、美人的发音特点,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听说能力;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