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教育研究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作者:马莉萍




  [摘要]教育研究的目的是找到使学生有效的接受教育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与教师的课堂实践、教学研究密不可分,充分发挥教学与教学研究的互馈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也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必然。
  [关键词]教育研究,教学研究,有效教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4-0347-0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来一些乐趣,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而教师对教育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在教育教学中的效果和成绩,因此,教师都应该具备教学研究意识,通过研究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1教学研究的意义
  
  教学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善于思考和研究,日积月累后其专业化水平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教育教学中没有一成不变、拿来就可以照搬使用的模式,需要教师因班制宜、因人而异。教师每天、每时都感受着鲜活的、动态的课堂,只有投入到教学研究中,教育科研才能有源头活水。
  教师置身于充满情境化的、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需要教师不断设计、采用新方案,创造性地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教学实践也因此内含着研究的行为,在教育行动中要潜心研究教育,反思教学行动,获得一种内在的感悟力量,实现更加有效的教学。因此教学活动与教学研究本质上是融为一体的。
  
  2教学研究的方法
  
  对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反思,主要途径有:
  1)自我提问。教师对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问:“ 学生已有哪些知识?学新知识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师生对某个难点问题出现分歧了怎么办?”课后问自己:“这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是否有效?教学中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亮点?教学时措手不及的问题和原因是什么?哪些还需要改进,怎样改?”等等;
  2)教学诊断。在教学中收集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并对它们进行梳理,做深刻地反思、探究和剖析,找出一些共性的、有规律的东西;
  3)锁定课堂,锁定学生,在行动中研究。教师整天置身于课堂,这是研究中最为鲜活的源头活水。教师就以此为阵地,发现问题,抓住不放,全面展开教学研究。此外,教育无小事,事事关教育。教师研究切忌大、空,要抓“小”、抓“实”,针对教学现象,小中见大,平淡中见深刻;
  4)在多方对话与合作中彼此促进。教学研究具有开放性,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研究绝对不能孤军作战,要展开广泛的对话与合作,彼此互补、相互促进。首先,要积极主动地与专家、学者进行对话交流,弥补缺乏理论指导的困惑;还要在课堂和平时多与学生对话交流,才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最后,教师要善于与同事之间交流、合作,要形成一种浓郁的教研氛围。备课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形成合力“多管齐下”,共同解决问题、分享经验、拓展思维、开拓视野、获得智力援助,从而实现教师研究的共同进步。而更重要地是在交流之后必须经过认真思考和探索,必须及时给交流对象一个回答,否则一切前期努力将成为无的之矢,而且会挫伤交流对象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5)勤动笔、善归纳,形成多样化的研究成果。教师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应是多样化的,如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学设计、一件设计与制作精良的教具、一堂精彩的课、成功地感化了某个问题学生、一篇充满生活的教学感想与随笔、一则有价值的教学反思、一份内容丰富的经验总结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是教育智慧的凝结,谁能说,这不是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能否使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改进和创新,能否使课堂实效得到提升。
  
  3教师如何做到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
  1)培养有效教师的特征或品质。有效教师应具有的特征或品质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或品质,如个人外表、善良、亲切、机智、开放、热情与幽默等;二是与教学工作相关的特征或品质,如体谅学生、对学生有高要求、教学能力强、学科知识丰富、教学的适应性等。这些特征或品质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研究有效教学行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学生学习——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虽然教师的教不能决定学生的学,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主动地优化教学要素,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引起、维持并促进学生成功学习,从而达到相对有效的教学结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
  与改进学生学习成绩高度相关的教学行为包括: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主动教学,清晰明了;充满变化性和灵活性;让学生高度专注学习;高效利用教学时间;多变而灵活地将学生分组;通过专注于课程学习促使学生快速进步;教学生为理解和掌握而学习;了解学生的水平,进行适合的教学,提出适合的目标;清楚界定教学目标;激励学生;有效交流;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关心学生的学习;尊重学生以及多种水平的提问或讨论。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成绩紧密相关,这就是有效教师的特色性教学行为,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只有被学生感知、接受、配合、反应,并通过学生表现出有效的学习行为时,其效果才能体现出来。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要懂得哪些教学行为是有效的,哪些教学行为是低效或无效的,避免低效或无效的教学行为,努力模仿、学习、实施有效教学行为,使教学走向多样性、灵活性、变通性,认真考虑和慎重作出在何时、何种教学情境、以何种方式实施有效教学行为的抉择,并真正表现出适当的教学行为。教师灵活教学,展现教学机智,实现有效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体制的转变要跟上时代步伐,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从原来的灌输式教育改变为参与式教育,教育的内容、节奏和方式也应因人而异,不断在教育教学中探寻和总结是教学研究的基本和获得高效教学成果的必需。
  总之,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可以用三句话概括:问题就是课题,实践就是研究,发展(师生共同成长)就是成果。慎思而及时行动,优化调整教学方法策略。选择教学科研,就是选择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是寻找一份快乐。
  
  参考文献
  
  1段江淮.漫谈教学研究[J].宁夏教育,2005,(9).
  2秦克铸.谈谈教学与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5,(7).
  3沈国星.高等院校教师教学研究工作刍议[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4魏银霞,黄冰.加强高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思路[J].高教 论坛,2004,(3).
  5 张铁道.教学研究对教师发展的价值[J].早期教育,2004,(2).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Research of Education
  
  Ma Liping
  (College of Mechinical Engineering,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Hebei,066004)
  AbstractThe aim of education research is to get useful teaching methods that can ensure pupil accepting education effectively.It is interdependent that both effective teaching and schoolroom practice of schoolmaster,it is not only the essential guarantee of 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but also the requisite of education-goal realizing that making best of the effect of teaching and teach researching which can feedback each other.
  Key wordsresearch of education,teaching research,effective teaching,school 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