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需求分析与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作者:郭志斌




  [摘要] 本文简述了需求分析的涵义、概念和发展,着重探讨了学习者需求与课程设置的关系,提出了以需求分析为中心的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关键词] 需求分析,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06)05-0413-03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年)》提出21世纪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应培养复合型人才。教育专业和英语专业相结合可成为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向。为了将教育、教学等课程有机融合到英语教学中,使英语教育专业办出特色,笔者认为有必要用需求分析的研究成果来指导课程设置,并对教学的目标需求、学习需求和教学需求等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分析。
  
  1 需求分析的涵义与概念
  
  需求分析是了解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要求,并根据轻重缓急程度安排学习需求的过程。由于英语教育专业所需要的技能与普通英语专业相比更具有教育目标情景的特点,因此需求分析对英语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需求可以被看作是外语使用者所处的市场环境所认为有必要或最好应掌握的内容。需求分析要以信息调查为基础,用于了解学习者对外语教学的需求。需求可以指学习者将来语言使用的客观需要,也就是为了在目标场合有效使用语言,学习者应该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这种在将来目标场合(targetsituation)使用语言的客观需求称为“目标需求”(targetneeds)。学习者为了达到客观目标需要一个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自己的语言能力与实际水平、学习材料、学习动机与兴趣、教学过程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习者在当前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和需要做的事情称为“学习需求”(1earningneeds)。需求分析属于评估研究范畴,可用于分析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确定教学中的问题所在。West注意到有关学习者和教育环境等内在因素,提出了“教学需求分析”(peda-gogicneedsanalysis)包括学生的欠缺分析、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策略分析和实验性目标情景分析(社会市场因素、文化因素和学生个人情况因素)。
  需求分析的关键是要找出学习者的现有语言知识和教学技能与他们将来使用英语进行教学活动之间的距离。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开始,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决定、改进教学,而不是使用某种主观评判的方式来改进教学。
  
  2 学习者需求分析与课程设置
  
  根据DavidNunan的观点,传统的课程设置考虑的是教室里的行为,而非真实生活中的需要,学习者难以将课堂里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课外。现代课程设置强调学以致用,学习真实环境下可能用得到的语言知识及语言的功能,顺应社会的需要。
  
  2.1学习者需求
  ElaineTarone&GeorgeYule提出应从全局需求分析(globalneedsanalysis)和语法修辞需求分析(grammatical-rhetoricalneedsanalysis)两个层面探讨学习者的需求。全局需求层面指的是学习者将来使用语言、完成与语言相关任务的客观需求,包括学习目的、目标情景、使用语言的方式、对学习结果的期待、对教学的态度等因素。语法修辞需求层面研究的是学习者为满足将来就业要求,对学习的语言、知识、技能形式的需求。Masuhara把学习者需求分为个人需求、学习需求和将来就业需求三种。学习需求包括学习风格、现有知识水平与目标的差距、现有技能与目标的差距和学习目标:将来就业需求包括对语言知识、知识运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应该始终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最近的需求分析方法提出了如何提高学习者了解自我需求和确定自我学习目标等自觉意识的问题,因此需求分析目前主要集中在调查和协助研究如何并发学习者自觉学习和使用外语的能力。Waters&Vilches认为学习者有打基础(foundation,building)和开发潜能(potential-realising)这两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开展学习者需求分析和实施教改方案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即从了解打基础方面的需求开始逐步过渡到开发潜能的需求,并确定各层次需求的不同重点。
  
  2.2课程设置
  所谓课程设置就是通过收集、分析学习需求数据,构建有共同目标教与学形式,最终使学习者掌握专门程度知识的过程。Hutchinson&Waters还提出课程设置是一个动态和互动的过程,在设计的每个阶段都应充分考虑学习的因素,并总结出以知识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三种课程设置模式。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不仅关注学习者应获得的能力,更关注学习者怎样获得这种能力:学习情景需求和目标情景需求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因素)。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肖云南总结出以知识为基础、以技能为基础、以社会活动与问题为基础、以学习过程为基础、以情感为基础和以需求为基础等6种课程设置的思想与方式。其中以情感为基础的模式强调“人”的发展,是典型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课程设置中的体现;以需求与兴趣为基础的模式是近一二十年较为流行的思想与模式,包括对学习者的语言需求的系统分析、在规划与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协商等。
  分析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目的是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是后面一系列教学行动的出发点。很多情况下,教学和教材只看到了学习者的目标需求,忽视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致学习效果不理想时,很难找出真正的原因。Dudley-Evans&John认为课程设置中的学习者需求分析可以概括为专业信息、英语语言信息、学生欠缺、语言学习信息和目标情景交际策略等五个方面。这里的学习者需求分析是全方位的:既要了解作为人、语言学习者和应用者的学生,又要了解对特定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还要了解目标情景和学习环境。
  教育者一定要认真研究学习者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并在课程设置中尽可能满足这两种需求。课程设置中的需求分析最好应该被看作是目标需求(targetneeds)、学习需求(1earningneeds)和教学需求(pedagogicneeds)三种模式的结合。
  
  3 以需求分析为中心的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需求分析在英语教育课程设置中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培养学习者的英语教学能力,对该问题的认识将贯穿到课程设置的各个环节。
  
  3.1对用人单位目标情景需求的分析
  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担负着为中小学培养合格中小学英语教师的重任。但由于受陈旧落后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培养出来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