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构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新体系

作者:刘智运




  [摘 要] 论述了研究性学习的时代意义;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其特征;提出了构建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教学环节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模式与独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新体系。明确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体系的支撑条件。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学习模式,学习体系。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06)05-0377-07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实施研究性教学,推动研究性学习,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1 研究性学习的时代意义
  
  “我国教育界提出的‘研究性学习’可以与国际上流行的‘探究学习’(inquirylearning),‘项目学习’(project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相对应,无非是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过程。其宗旨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2005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呼唤创新型大学,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为了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必须大力开展创新教育。要按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深入地持久地开展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参与科学创新研究,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学会如何主动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并晓得如何将知识转化为高科技产品,将知识转化成财富,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这是国家对高等学校的要求。
  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高等教育改革运动中,美国研究型大学把培养创新型人才确立为本科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美国研究型大学采取多种形式推广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型,由原来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转向培养创新型人才,探究性学习受到重视,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1984年10月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提出了《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的报告,认为本科生教学不仅要直接着眼于学科知识,而且要着眼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综合能力,建议教师采用积极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不但要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还要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1987年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发表了题为《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的报告,再次呼吁大学改进教学方法,研究不同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探究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探讨、发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199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从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出发,讨论了本科教育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本科的十大对策。首条对策便是“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成为标准”。所谓以探究学习为基础,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为基础,而不是以传递信息为基础的学习”,要使学生从知识和文化的接受者变成探索者。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应从新生开始,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一年级应当开设由有经验的教师主持的研讨课,围绕那些能够激励并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的主题进行,给学生提供在合作性环境中经常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机会,学会如何成为一名大学生。伯克利大学的报告建议一年级的课程应当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提出好的问题,养成批判性思考习惯,掌握基本的文献研究技能以及通用的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工具。中高年级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应与研究和实习结合起来,MIT建议应当制定100%的本科生在4年学习的某一阶段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毕业阶段要把重点放在对所学各种研究和交流技能的使用上。
  伯克利大学的报告指出,为了培养下一个世纪科学、技术、学术、政治和富于创造性的领袖,研究型大学必须“植根于一种深刻的、永久性的理念,即无论是在接受资助的研究课题、本科生教学还是研究生培养中,探索、调查和发现是大学的核心。大学里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发现者、学习者。”报告建议建立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标准,使学生从入学第一年开始就在尽可能的科目中参与研究活动,将探索为本的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对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在这些报告的推动下,各式各样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在研究型大学蓬勃兴起,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现在,几乎所有研究型大学都在实施问题的学习模式;PBL不但运用在大学的医学学科,而且运用于教育学、工程学、建筑学、工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数学、自然科学、农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在一些研究型大学还成立了推进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和其他教学方法改革的机构。例如,特拉华大学是美国研究型大学中实施PBL最成功的大学之一,1997年该校在美国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成立本科生教育转型研究所(institute for transform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为教师提供培训、资源和支持,在全校推进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1998年,该校在皮友慈善信托公司(Pew Charitable Trusts)的资助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PBL信息交流中心,推动全国高等学校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的发展。
  在英国,1979年,基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讨论,英国“皇家文学、制造和商业促进会”颁布了一份“能力教育宣言”,引起了各界的强烈反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普遍认同“高等教育能力教育”(HEFC)的思想,并开展了积极的教学改革,推行“基于行动的能力教育”(ac—tion based capability education),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独立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培养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终生探求的兴趣。“能力教育宣言”指出,能力的培养不仅与学习内容有关,更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有关。于是产生了“基于行动的学习”,让学生承担学习的责任和开展自主性、探索式的学习。“基于行动的学习”包括4个主要环节;学习、总结和运用有关知识、技术和经验;学习方案设计和立项评审:开展自主和交互式学习;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反馈。
  在加拿大,加拿大工程花了一年的时间,在1999年提出一份专题报告,报告中首先提出“工程是什么”工程是一种职业,工程是创造人类需要的新系统、新产品的职业。工程的核心是设计,这种设计需要创新,需要有创造性、独创性,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对工程教育提出了三点建议,其中两点与学生的学习有关;要以科学技术学习为重点,

[2] [3] [4]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