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商人的素质

作者:汤克勤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商人,在重农抑商的中国传统社会里,处于“四民”之末,历来受人歧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他们不是被描写成奸狡贪婪之徒,就是被刻画成猥琐无情之辈。但是至明代中后期,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力量大大增强,他们是市民的主要构成者,成为当时生龙活虎的形象。“三言”“二拍”中有许多作品以商人做为主要人物,较全面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在小说中,商人是一些善良纯朴甚至品德高尚的人,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尊敬。他们以崭新的形象、优良的素质否定了“无商不奸”的传统观念。《初刻拍案惊奇》第一篇《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的主人公文若虚就是商人中的优秀代表。
  小说写商人文若虚“在实地上行,步步不着,极贫极苦的;却在渺渺茫茫做梦不到的去处,得了一主没头没脑钱财,变成巨富”,表达了“命若穷,掘着黄金化做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的命运观。但在篇末作者告诫读者,不要盲目相信商人的奇遇而去仿效,“莫与痴人说梦,思量海外寻龟”,即意在提醒读者:商人的否极泰来虽然与时、运、命有关系,但也与他自身的素质息息相关。
  商人文若虚的素质之一,是聪慧灵巧。他“生来心思慧巧,做着便能,学着便会,琴棋书画,吹弹歌舞,件件粗通”。头脑灵活,是经商的基本条件之一。文若虚虽然做生意多次失败,被人称为“倒运汉”,但是若没有好头脑,即使遇上时运也会失之交臂的。文若虚的聪明才智,小说主要通过运龟壳、卖龟壳等情节来刻画的。他初见“床大一个败龟壳”,想着这么大一件希罕东西,可以对人炫耀,也可以当床用,就决定带它走,“遂脱下两只裹脚接了,穿在龟壳中间,打个扣儿,拖了便走”;拖到船上,“取些水来,内外洗一洗净,抹干了,却把自己钱包、行李都揌在龟壳里面,两头把绳一绊,却当了一个大皮箱子”。从这一系列动作看,文若虚虽生于富贵之家,但并非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纨绔子弟,他的办事能力还是相当强的。当他以五万两银子卖掉龟壳后,一箱箱银子不好单个人搬运回家,怎么办呢?文若虚同意波斯胡玛宝哈的建议,接收了一处店铺房子,就在当地经商。这就是文若虚的灵活处。交割货物的时候,他对知情人说:“船上人多,切勿明言,小弟自有厚报。”这也显示了他的精明。商人的机敏聪慧,在文若虚身上得到鲜明的表现。
  文若虚的素质之二,是忠厚善良。朋友张大等人资助文若虚同赴海外经商,文若虚手中的本钱仅一两银子。置办什么货物比较合适呢?文若虚选中了极便宜的橘子“洞庭红”。他想:“我一两银子买得百斤有馀,在船可以解渴,又可分送一二,答众人助我之意。”这一想法,一见他做为商人善于经营的头脑,二见他知恩图报的心肠。后来他卖掉鼍龙壳,毫不吝啬地把一千两银子分送给在场的朋友和船上的人,以感谢他们的帮助,这再次表现了他的大方和忠厚。谁也没有意料到,正是这“洞庭红”和“龟壳”让他时来运转,发家致富。小说写文若虚在船家和同伴的撺掇下卖得了一个好价钱,这样,文若虚就不会给读者以奸诈的印象;而且,当别人事后知道鼍龙壳的奥秘和珍贵有点后悔的时候,文若虚却坦然地说:“我们若非这主人识货,也只当得废物罢了,还亏他指点晓得,如何还好昧心争论?”众人赞叹他道:“存心忠厚,所以该有此富贵。”商人的聪明不一定都指向狡诈,心存忠厚与机巧并不互相排斥。诚信、善良经商,往往会成功,这也是商人必备的素质。
  文若虚的素质之三,是乐观知足。起初,文若虚做生意总是亏本,比如,他运扇去北京卖(“人说北京扇子好卖”),却时运不济,“本钱一空”;弄得他家徒四壁,连老婆也娶不上;人们不时拿他开玩笑、嘲笑。他并不烦恼,也不与人计较,“会说会笑,朋友家喜欢他有趣,游耍去处,少他不得”。他的乐观由此可见一斑。正因为乐观有趣,所以人缘好,而商人有人缘是非常重要的。文若虚卖“洞庭红”意外赚了钱,他欢喜不尽;朋友劝他置办货物回去挣大利钱,他却知足地说:“今承诸公挈带,做此无本钱生意,偶然侥幸一番,真是天大造化了,如何还要生利钱,妄想甚么?”没有贪心的人往往心满意足。当看到别人置办好货,受人尊重时,文若虚有些羡慕和懊悔,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他转而一想:“我原是一些本钱没有的,今已大幸,不可不知足。”后来,卖掉了鼍龙壳,他便感到满足,他想:“得此为住居,王侯之家不过如此矣!况又有缎铺营生,利息无尽,便做了这里客人罢了,还思想家里做甚!”这一番心思,表现出商人随遇而安的特点。攫取钱财是商人的原动力,然而知足常乐是商人难能可贵的品质。
  《初刻拍案惊奇》中的商人文若虚倒运时不悲伤,转运后不张狂,知足常乐。他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诚信待人,终于从一个“倒运汉”变成了“转运汉”,成为读者喜爱的形象。他的成功虽然有点“遇巧”,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商人的良好素质是文若虚成功的根本原因。一个商人的正面形象由此得以确立,《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因此成为众口传诵的名篇。
  作者系广东嘉应学院中文系讲师,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古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