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人性概念与绘画批评

作者:彭运生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人性”是作者从文学作品中抽象出来的概念:每一种人性都是完满智力和某种目的的统一体,是运用自身完满智力实现自身目的的过程。这样获得的人性概念当然就是文学批评的原理和基本方法。作者最近却不无偶然地发现:人性概念同样可以被运用到对于某些绘画作品的批评。根据人性概念进行绘画批评,其优点一如文学批评,在于克服了感觉式批评的笼统和学院式批评的琐屑。本文对凡高的一幅绘画作品作出批评。
  这是凡高的作品《短鞋》。现在用问答体来进行批评。
  问:这两只鞋是一双鞋吗?
  答:好像是。
  问:必须确定。
  答:的确是一双鞋,因为两只鞋鞋底的材料是一样的。
  问:材料一样?到底有没有更有力的证据?
  答:啊,我发现了,右边鞋鞋底的前方有六个小白点,这些小白点跟左边鞋鞋底上的小白点是相同的。
  问:好。我们终于确定了这两只鞋是一双鞋。现在的问题是:说两只鞋是一双鞋,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答:意味着它们是对称的,意味着看清楚了其中的一只,我们就能够想象出另外一只是什么样子。
  问:非常好。我们现在转到其他的问题。首先,右边鞋的鞋带子为什么解开成了画中的这个样子呢?
  答:这个问题你恐怕只好去问凡•高本人了。
  问:凡•高本人为什么就知道?
  答:凡•高本人不知道,还能有谁知道呢?
  问:如果艺术家真的知道自己作品中每个细节的用意,这件作品就不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了。艺术批评值得做的事情,无非是去揭示艺术家本人都不明白的那个深刻的用意。刚才的问题现在可以变换一下方式:如果右边鞋的鞋带子是系上了的,那与现在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答:不仍然是一只鞋吗?
  问:鞋带子系上了的鞋和鞋带子没有系上的鞋,在你看起来真的没有什么不一样吗?现在干脆这么问:鞋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能够看清楚它更多的部分?
  答:当然是鞋带子没有被系上的时候。
  问:右边鞋的鞋舌头为什么被拽了出来,搭在鞋梆子上呢?
  答:我明白了。鞋舌头正常情况下是不容易看见的,现在被拽了出来,我们就能看清鞋舌头了。总之,鞋舌头被拽了出来和鞋带子被解开,目的都是为了能更全面地看清这只鞋。
  问:非常好。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只鞋,这只鞋只有在它被摆成画中右边鞋的样子时,我们才能最全面地看清它,问题是,即使如此,这只鞋仍然有一些部分是我们无法看清的,是不是这样?
  答:啊,我算是彻底明白了!右边鞋的鞋底我们无法看见,把另外一只鞋的鞋底画出来,就等于我们能够“同时看见”一只鞋的所有方面。
  问:这幅画最让人称奇的地方在哪里?
  答:就是画出另外一只鞋的鞋底。
  问:实际上,这幅画从头到尾都是巧妙得可以使人癫狂。前面指出的让鞋带子松开、把鞋舌头拽出来、在右边鞋鞋尖画出六个小白点,所有这一切现在再来想一想,又是多么让人手舞足蹈。
  这幅画画的是两只脏兮兮的鞋,这两只鞋本身谈不上美,这幅画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它是美的,而仅仅在于它是巧妙的。艺术的最高本质是巧妙,而不是美。现代艺术不直接追求美,也就算不上荒谬。现代艺术的荒谬,在我看来,主要在于对于“具象”的否定。凡•高这幅画向我们表明了,以作为平常事物的两只鞋入画,丝毫不影响一件作品成为最伟大的作品。
  
  (责任编辑:古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