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人生长恨水流东

作者:欧 娟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讲诉的是一个旧日上海小姐王琦瑶的生活故事。王琦瑶的传奇一生重复的是一个关于女人红颜薄命的古老寓言,这一女性的悲剧命运正是作者极力阐释的主题深意:女人的一生是一首绵远的悲曲,充满着“错错错”式的长恨。王安忆以王琦瑶的情感人生为书写线索,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叙述,展现了女性隐秘的内心情感世界。由此,女人命运的永恒悲剧在王琦瑶落败荒谬的人世经历中得到了彰显与体现。
  
  一、上海弄堂的永恒爱痛
  
  流言,闺阁,鸽子等组成了上海弄堂最为日常的情景,发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弄堂里的故事富有传奇色彩,而对于王琦瑶来说,那故事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在满足好奇心的一次片厂参观后,王琦瑶一生的命运在此发生了决定性的转折,正处于少女时期的她对此是懵懂而无意识的,也就是那次偶然上镜头的经历使她结识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性程先生。为她拍照的程先生看到了她身上美的潜质,并力举她成为了风光一时的“上海小姐”,这一荣誉也为她日后得到政治要人李主任的青睐作下铺垫。依照世俗的观念,王琦瑶在深情的程先生与代表权力的李主任之间!择了后者,这一!择是现实而实惠的,因为李主任更能给她带来安逸的生活,而程先生却只能给她情感的慰藉。尚属少女的王琦瑶第一次做出成人式的!择,她更愿意过一种世俗而实际的生活,因为这来得更安稳更舒适。也正是这一!择决定了她此后的悲剧性命运的开始,自此她像一只金丝鸟一样被李主任关闭在笼中,爱丽丝公寓就是一个奢华的鸟笼,王琦瑶在里面享受富贵的同时也丧失了自由。李主任倏忽即来,瞬间即去,他的光顾成了王琦瑶每日的等待。青春的韶华在寂寞的守候中一日日逝去,女人的生命也在对男人的依附中失去意义。如果没有政治的重大变故,王琦瑶最终也可能会落得一个红颜薄命的悲剧结局,但那样的悲剧重复的是中国最古老的故事传统,而现在她的李先生因为面临巨大的政治事故而在匆忙的奔波中殒命于一场空难,她也就匆匆地结束了自己的少女时代和爱丽丝公寓的外室生涯,成为了革命时代局促窘迫的避难者。这一爱痛交加的深刻体验是王琦瑶一生永恒的眷恋。上海弄堂的末世繁华给予了王琦瑶少女时期的辉煌与幸福,尽管这一繁华终究逃不脱衰败的结局,但它毕竟是显赫一时的,王琦瑶达到了生命辉煌的顶点。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爱痛,当上海结束了它的末世繁华时,王琦瑶也就注定了是一个生错了时代的美人,像一个走错了房间或坐错了车的过客,她的一生注定要在“错过”的尴尬中度过。
  
  二、邬桥乡下的短暂温馨
  
  宁静优美的邬桥乡下是抚慰心灵创伤的好地方,深入骨髓的爱与痛使王琦瑶必须依靠这淳美的自然来平息她心中的风暴。在江南水乡,她遇见了书生阿二,这是一个有着炽热之心的纯真少年,他对上海的向往使他对从上海来的王琦瑶充满了幻想,他觉得他找到了他生命中的理想,这代表着上海精魂的城市姑娘使阿二激情勃发,王琦瑶也第一次感觉到了纯真的感情。他们经历了一场更像恋爱的恋爱,炽热的阿二的心唤起了王琦瑶城市的旧梦与新梦。但是她的内心从来没有忘记和离开过城市这个地方,邬桥乡下只是她躲避战乱与恢复内心的居所,她终有一日还是要离开乡下回归城市的。已经不是少女时代“上海三小姐”的王琦瑶有着太复杂的人生经历,而涉世未深的阿二注定不会真正了解她,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而只是在风雨的间隙里共处屋檐下的路人,短暂相识,风雨过后很快便匆匆告别,他们要分别寻找各自的梦,回到旧梦或追逐新梦。那邬桥乡下的短暂温馨更像一支梦里水乡的温情挽歌抚慰着两颗落寞的心灵,哀叹着一个无奈的事实。
  
  三、平安里内的荒诞浪漫
  
  修复了内心的王琦瑶又回到了她的原点,平安里的生活使这个曾经惊诧一时的美女注定只有“蛰居”于地下了。然而这市民的上海仍然能够容纳下她,靠着给人打针的微薄收入,她居然还能够隐姓埋名地生存下来,并经营出自己的那个小小的地下沙龙。浮着热气的下午茶,熟客和牌友的围炉夜话使他们只管紧紧抓着这片刻的平安与欢愉,哪管平安里外的天翻地覆。在这个阶段,她经历了和旧人物康明逊还有混血儿萨沙之间不无荒唐的“爱情”。康明逊带有上海典型的小开精神,中看不中用。在新的社会里,王琦瑶与“遗少”康明逊的恋情是一种无望的爱情。两个“旧人”为了快要逝去的青春在尚可苟且的环境里做着情爱的挣扎,却最终因康明逊的怯弱而草草收场。他们生下的私生女使康明逊暴露了他逃避责任的卑微心态,被抓来当替罪羊的萨沙也是不值得信任的,王琦瑶独自一人承担着名誉的毁损带着渐渐长大的女儿进入了她的晚年生活时期。
  “老克腊”的出现给王琦瑶的晚年生活带来了迟到的夕阳恋情。老克腊是怀旧的新人,王琦瑶却是新时代的遗老,旧上海的风情成了两个人共同的心理幻象。在这场错位的忘年恋中,有怀旧癖的老克腊爱的是虚拟的王琦瑶,他把王琦瑶当成上海滩一件特别的古董老货来对待,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虚拟情爱”,双方都爱的不真实。阅历丰富的王琦瑶识破了老克腊的叶公好龙式的错位爱情,但她仍然像一个老情人迁就一个年轻的情人那样迁就老克腊,这其实是一个真实的旧人迁就一个虚幻的唯美的怀旧崇拜者,即使这种迁就也引发了主人公的破釜沉舟。王琦瑶最后拿出的那一匣连女儿也从未能得享的金条去讨小情人的欢心,却使得老克腊仓惶地夺门而逃。这个象征着失去历史时代的病态自觉的人物在和王琦瑶这个衰老的女人的交欢过程中感到了沮丧和恶心,失去审美距离的深切接触使他看到了回归历史之路的肮脏可怖,他也以逃避的方式终结了这场荒诞的浪漫。
  回顾王琦瑶的情感经历,可以看到这位上海小姐的一生是与各种男性结下了不解之缘的。她因程先生而辉煌,因李主任而安逸,因阿二而激情重唤,因康明逊而度过了平淡中有乐趣的中年生活,到了晚年,则因老克腊而排遣了一些寂寞,但这些男性无一给她终生的安稳,都只是她生命中的过客,她与他们的爱恋是虚幻的,随波逐流的和毫无意义的,即使是老克腊这个貌似坚定的怀旧恋爱分子出场,他的行动的脆弱,无聊,敏感和无法克服的错位欲望不过再次证实了这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爱情和荒诞的浪漫。过了一生,到最后王琦瑶才明白所有的男人都是靠不住的,他们一个个在关键的时候背弃而去,落荒而逃,虽不是道德上的背信弃义,但也是责任上的临阵脱逃,他们缺乏强大的力量和勇气来承担他们应负的责任。他们虽有些自觉理亏,但最终又能心安理得地甩手而去,留给王琦瑶的只是无奈与失望。这就是成千上万个王琦瑶们共同的悲剧命运,她们把一生的幸福与希望寄托到男性身上,但孱弱的男人们并不具备她们可以依赖的精神力量,对旧式生活的惯性依恋使她们重复着女人红颜薄命的一生。所谓美的本身就是一场错误。幻想美丽更是一场无法躲过的悲剧。这是人世的败落,也是美的败落。还是小说中饱经世故的外婆有着独特的见解:“长得好其实是骗人的,又骗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长得好,自己要不知道还好,几年一过,也就蒙混过去了。可偏偏是在上海那地方,都是争着抢着告诉你,唯恐你不知道,所以不仅是自己骗自己,还是齐打伙地骗你,让你以为花好月圆,长聚不散。”
  王琦瑶的一生记载和书写了一个女人落败和荒谬的人生悲剧,人生长恨水流东,女性的悲剧命运在《长恨歌》里得到了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