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文学博士谈《名作欣赏》的学术贡献

作者:李 怡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在似乎是越来越森严的学术秩序中,文学欣赏的意义究竟何在?它本来就是我们浩大的学术工程的一部分还是这一“神圣殿堂”的外围?或者,就像有的人所说的那样,仅仅是面向大众的“知识普及”?中国学术史发展的现实或许正在不断地证明着后者:某些所谓的“前沿”学术越来越满足于自我的陶醉,在一种与文学作品无干的逻辑中自我演绎,不仅“欣赏”已经成为了遥远的过去,就是文学作品本身也似乎无暇亲近了。
  这是怎样的学术现实呢?
  与我们不屑或者无暇接近文学作品的现实相适应,是一大批的中国文学学术日益沦为或者西方或者中国古代的文学思想的“翻版”,我们不断从西方“进口”最“新”最“先进”的文学理论,似乎及时输入了西方学术的“新潮”,我们就把握了思想的命脉,占据了学术的制高点;或者相反,似乎我们重拾起中国古代文学的思想也就算接续了民族的文化传统,就算找到了不为外来文化左右的“自我”。其实,这一“二元对立”的选择都忽略了学术研究的真正的“自我”:中国文学思想的发展本来就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中国文学的实际写作经验的升华,离开了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失去了最基本的文学欣赏的机会和能力,我们的所谓“理论大厦”只能是沙漠中的建筑,流水中的幻影。是的,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古代,都留下了令人称道的文学思想的华章,然而,我们绝对不可遗忘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西方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的文学思想恰恰都是建立在那个时代的文学经验的基础之上,离开了对于妥斯托也夫斯基小说作品的深刻感受,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就无从产生,离开了对中国古代诗歌作品的感悟欣赏,中国古代诗话也无从出现。今天,一旦我们的文学理论仅仅以这些或西方或古代的理论片断为“本”,而拒绝了生发理论形态的广大当今的文学作品,那么,我们其实就永远无法企及西方与古代的文学思想的高度了,除了翻版就还是翻版,我们的文学将真正的失去自我,将陷入无可救药的真正的“失语”状态。
  有感于当前中国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某些弊端,今年以来,经过笔者与《名作欣赏》主编解正德先生的策划商议,我们约请到国内一些志同道合的学者,借助几家学术刊物的版面,推出关于“文学感受与现代中国文学思想建设”的系列讨论,以期唤起更多的学人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和思考。参与这一讨论的有《天津社会科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兰州大学学报》《中国文学研究》等杂志,我们的话题已经在这些杂志先后分专题刊出。
  而最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二十余年来,《名作欣赏》杂志一直推重文学感受的发掘与提升,在如何建设现代中国自己的欣赏理论乃至整个文学思想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这次系列讨论的发起,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得力于《名作欣赏》二十余年独立不移的学术形象的莫大鼓励。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特地约请了一批年轻敏锐的文学博士,请他们从学科学术的角度重新检讨文学感受、文学欣赏的价值,并从中总结《名作欣赏》杂志独特的贡献,我们相信,作为当今“学术前沿”话题提出者的特殊群体——文学博士,与文学思想建设最坚实基地——《名作欣赏》的联姻,绝对是意味深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