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作品解读与文学研究

作者:蒋登科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有些作家曾告诉我,他们并不看重有些专家的评论,因为有些研究者根本不读作品,说得极端一些,有些人根本读不懂作品,作为一个从事文学批评的人,我的看法当然有所不同,甚至对其观点给予了反驳。但是,当我们冷静地面对事实或者对某些研究成果进行认真反思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些作家所谈的现象实际上是存在的,而且不是个别的。这不能不引起文学教育者、研究者的重视。
  文学是与人的存在紧密关联的艺术样式,文学研究的角度当然是很多的,与人有关的任何角度都可能成为文学研究的切入点,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文化学、传播学、美学甚至法学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与文学相关的因素。这一特点决定了文学研究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学科。不过,也正是这样的特点,可能使一些研究者找到了在研究中疏离文学特点甚至文学文本的借口。这些年来,随着学术的开放、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文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文学的文化研究成为许多研究者争相追逐的一种时髦。这些变化在更新文学研究理念与方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文学自身规则中的文本探讨。
  文学首先是一种艺术,艺术首先讲究美,从文艺美学的角度切入文学本应该是文学研究的基础。也就是说,研究文学的人,首先要阅读作品,并通过大量阅读和借助相关的理论来评判作品的优劣,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谈出某篇作品好在何处,不足又在哪里。同时也应该知道,不同文体的作品的评价角度、方法是不同的,同为文学家族成员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虽然有相通之处,但它们又有各自不同的文体特征,而正是这些特征才使或一文体获得了自身的艺术生命力。我们不能以评价小说的方式评价诗歌与散文,当然也不能以解读诗歌的方式解读散文与小说。在中国传统文论中,尤其是作为其主体的诗论中,几乎每一个具体的诗学观念的论述,都是与对作品的具体感悟结合起来的,很少有抽象、空洞的论述。文学研究脱离作品解读,脱离对构成文学文本的艺术因素的细致把握,就可能隔靴搔痒,说得天花乱坠,而结果却不得要领。
  中国的文学批评成果是很多的,但每个评论者的学术风格各不相同,不同的读者对批评成果的阅读兴趣也是有所不同的。中国传统文论的主体是诗论,大多以诗话方式出现,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解读来揭示诗的艺术特征与规律,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作品的对比揭示中国诗歌在艺术上的演变轨迹。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鲁迅、刘西渭、沈从文、废名、艾青、唐湜等人的文学批评,大多针对具体作品出之,或者通过具体的创作体验表述自己的文学观念,虽然有时并不具备所谓的系统性、完整性等特征,甚至缺乏所谓的学术性气质,但他们的评论首先是在读懂了作品的基础上展开的,使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评论了解作品,了解文学的特点,了解鉴赏文学的角度,了解中外文学发展的脉络,这对于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发展,对于文学批评保持文学的本性是有很大帮助的。
  也许有人会说,解读具体作品,即使再独特、精细,也不会有多少学术价值,因为具体作品并不能代表文学的整体,更难以揭示文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上,上面谈到的批评家多是作家,有自己的创作体验;他们也具有开阔的视野,对中外文学的发展历史非常熟悉。因此,他们在解读作品时,才能够切中要害,把握对象的特色与新意。鲁迅解读浪漫派文学、俄罗斯文学甚至法国文学,沈从文对当时一些文学现象、作品的理解,刘西渭、废名对一些作品的文本解读,唐湜分析九叶诗人的作品等等,都能够引经据典,在作品的解读过程中流溢出丰富的学识,能够在文学发展的纵横坐标中揭示解读对象的独创性与不足之处,使我们读后可以获得具体作品的文学价值、文学史价值的相当清晰的感受。他们所引据的主要不是深厚的理论,而是从丰富的阅读中获得的对文学作品的具体评价。
  现在的文学研究者越来越多,研究方法越来越新颖,切入的角度越来越丰富,学术专著越来越厚重,但我们总觉得,文学研究偏离文学文本的现象在现今的学术界并不是个别现象。
  有些名气不小的学者在谈论某些作家、作品的时候,往往是围着作品转圈子,对作家的处境、思想、心理和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谈了许多,洋洋洒洒上万字,但最终没有落脚到对作品本身的分析上,使人觉得玄而又玄,如在雾中,难以获得评论者对作品的看法;有些著作或论文,谈论了不少文学现象以及与这些现象相关的哲学、政治、历史、文学史实,论述了这些现象在哲学、文化等诸多方面给我们的启发,也引用了不少作品或其片段,只要是历史上出现过的现象,都一股脑儿搜罗尽净,但就是没有对这些作品的优劣做出美学上的评价。这样的著作或文章,其资料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当然是不可低估的。但它们包含的艺术价值、文艺美学价值却值得怀疑。
  不读诗,无以言。从另一个角度说,不读文学作品,就难以搞好文学研究。文学研究者的基本素养首先是作品的鉴赏、评判能力,而在对具体作家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这种能力尤其重要。我们常常见到一些评论家有一种很独特的本事,评价一个就赞美一个,而赞美的理由都是差不多的,仿佛他所读到的都是文学经典,而结果却是,许多作品没有经过多长时间就已经被人淡忘了。文学领域经常出现一些新现象,这是值得关注的好事情。这些年来,“下半身写作”“身体写作”“美女作家”“私人化写作”等现象层出不穷。有一些批评家专门追随这样的新现象,而且多有溢美之词。因为“新”,所以人们对他们的溢美往往都给予理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现象的生命力并不一定长久,受到读者关注的时间比较短暂。那些溢美之词的学术价值自然也就值得怀疑。这中间有批评家的学术道德问题,也可能与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不高有一定关系。这样的批评,对于文学自身、对于学术发展都没有多少好处,顶多是为自己获得名声、为作家扩大炒作效果提供了一些手段而已。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当下就没有优秀的批评成果。不少评论家其实也意识到作品阅读的重要性。但他们的研究绝不仅仅停留在作品解读的层面,而是由此提出了“文学的伟大”“消极写作”“文学亟须向外转”等观念,这些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发现,而且它们大多出自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使人们更容易了解与理解,使文学批评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庙堂气。
  鉴赏能力与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有关,也与一定的理论修养、学术视野有关。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批评,不读作品肯定不行。而理论修养可以为判断作品的优劣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它首先使评论者知道对于不同体式的作品应该从不同角度展开。评价诗,如果只是分析里面的人物、故事、情节,而忽略对情感、意象、节奏、韵式等的关注,那么,这个评论者可能就是诗歌的门外汉,他的评论也就可能是不准确的。同时,经过长期的发展,有些文学理论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评价作品优劣的基本标准,这些标准虽然不是定法,但既然是人们所接受的,总有其道理。作品阅读和理论修养还可以为评论者提供开阔的学术视野,使他们在评价作家作品的时候,不至于成为井底之蛙,而是有了更多的参照,能够把对象置放于文学发展的长河中加以考察,这样一来,一般就不会把一个优秀的初学者与屈原、李白、莎士比亚、鲁迅等相提并论,也不至于每见到一篇优秀作品就将其判定为文学经典,见到一个新的文学现象就趋之若鹜,大加赞赏。
  这些年,因为参与本单位研究生的招生工作,不少考生都提前与我联系,打听有些类型的考题的解答方式。有一门考试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评论写作”,由考生结合指定的一首新诗,或一篇散文,或一篇短篇小说,或一个论题撰写一篇论文。有考生问,这样的一个题目,就写一篇短文章,怎么能考察出学生的水平(也许是希望打听评分标准)?我觉得对于一个打算从事文学研究的人来说,这样的问题实在有些幼稚。我告诉他们,不能小看对一篇作品的解读和评价。在一篇不长的评论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了解考生在这样几个方面的水平:(一)作品鉴赏与解读能力,看他们是否知道解读某一文体的作品的切入角度,是否能够从不同侧面评价一篇作品的优劣;(二)理论水平,看他们是否具有与该文体有关的文学理论知识,是否能够把有关知识与具体作品的解读有机结合起来;(三)学术表达能力,考察他们使用术语是否准确、恰当,文章组织是否具有逻辑性,是否完整。这几个方面的能力,应该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前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