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0期


文化观念的“偏至”和创新思维的“难产”

作者:张志平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二00三年六月底,我有幸参加云南省二00三年全国普通高考评卷工作,具体负责评阅、复查语文试题第五题。这是一个关于柯灵先生的散文《乡土情结》(节选)的阅读理解题,要求考生在仔细阅读文本后,完成19—22题,分值为18。
  柯灵先生在完稿于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的《乡土情结》一文中,借助渊博的学识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洞察,用散文化的笔法,细致描述了乡土情结的成因和诸种表现,精到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的传统。我们知道,乡土情结不完全等同于安土重迁的传统或文化观念,它们是两个有所重叠又截然不同的概念。大致说来,乡土情结是人类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和倾向,它主要表现为人对乡土的深切眷恋、回归温馨的家园的内在冲动、对以“根”为象喻的安稳的人生归宿的强烈向往;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和心理倾向,它主要表现为中国人对土地的固守、对家园的难离,以及长此以往养成的敷衍苟且的安命精神和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乡土情结是属于整个人类的,而安土重迁则在中华民族身上表现得格外鲜明。也许是因为受到文体的限制,柯灵先生在散文《乡土情结》中,未对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条分缕析的说明。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用“乡土中国”一语对从农耕时代以来、迄今为止的中国社会性质进行了准确而精练的概括。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他特意举出中国农民即使到了最适宜放牧的内蒙大草原和不适宜耕种的荒寒的西伯利亚也要种地这一现象作为例证。不仅如此,他还由此得出了一个现在看来仍然非常精辟的结论:“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1的确,乡土提供也限制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情感内容和认知范式,安土重迁的传统使中华民族易于从乡土情结中涵育出雄视其他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使中华民族易于养成敷衍苟且的安命精神和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中华民族的乡土情结或安土重迁的传统的正、负面价值,在国势危殆、民族罹难的紧要关头表现得最为鲜明。其正面价值很容易理解,譬如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赴国难、保家卫国的壮举,心系国运、不忘桑梓的情怀,均是最好的例证;而其负面价值则易为人们忽视,所以这里有必要征引几则材料。著名作家端木蕻良先生在揭载于抗战初期的长篇小说《大地的海》这一“关于土壤的故事”里,借“大地之子”2艾老爹之口,对人同土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撼人心魄的揭示:“你打猎……我们也一样的活下去……地,地,去他娘的吧,他妈的,害了我一生的地呀,地,地,地,它简直活吞了我们,让鬼种它去吧……我受它七十年的骗了,如今我才能逃出它的手掌出来……我们到神松岭去吧,到那儿,我们像一只野鸟似的,自由自在的……我们何必恋恋这血腥的大地呢……我们原是多蠢呵……把眼向外看一看吧……看一看鸟吧……大地,恁样,我们侍弄它,抚摩它,松散它,奉承它……它恁样……到头来,活活的把我们淹死了,连尸首都找不到的……大地就是海呀……我们掌犁的就是管舵的,不管你是什么样了不起的舵手,不管你逃出了多少次的狂风巨浪,到头来,你还是得淹死在它里面……让我们逃出它去吧……告诉我们的后代这里淹死了多少老年的农夫,年青的,女人,小孩,让我们永远逃出它去吧……你知道海水里有盐,它是渴的,它愿意喝人血,将盐水冲淡些,可是大地简直是干的呀,干的棉花一样……可怕呀,它不但要你的血,还吸你的骨髓,你的希望,最后也吞了你的骨!……几千年来,自从神农皇帝到现在……没有一个老农人能逃出去……昨天我还迷信呢。”深情地眷恋着土地的艾老爹对自己同土地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新的认识表明,土地既是他们须臾难离的家园,也是他们获得自由解放的枷锁。在此意义上,土地以及同土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家,其实就是“枷”。为此,著名作家骆宾基先生在出版于一九三九年的长篇小说《边陲线上》里,塑造了一个出于“我不能让家庭的感情缚住了灵魂的自由”这样的认识,而走到民族革命行列中的地主之子刘强的形象;在揭载于一九四一年冬天的中篇小说《一个倔强的人》里,让主人公高占峰在异族侵略者的铁蹄声远远传来时,对“那些总忘不了喂牲口的时间的庄稼人”高喊:“都来呀!别贪图你们那亩半地的地瓜了,别恋恋着你们老婆那两只绣花鞋了。”
  柯灵先生在《乡土情结》一文中,虽然未对乡土情结或安土重迁的传统的负面价值进行充满理性精神的批判,甚至还下意识地把有着复杂政治背景的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前一些香港人的移民作为不爱国的表现予以谴责,但他在文章末尾还是明确表达了试图在人的根柢与自由之间建立动态平衡的强烈愿望:“我们应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梁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屹立于现代世界文明之林。”柯灵先生的言下之意是,一个人理想的人生状态应当是既不忘自己的“根”,又不受土地和家园的束缚;既有温暖安稳的家园作为漂泊无羁的心灵的终极指归,又不失去对生命的自由状态的永恒追寻和持续拥有。
  可是,考生面对的经删减后的同名“试题文本”《乡土情结》,既没有了最能显示柯灵先生渊博学识的典故、诗词、名言等,而且去掉了文章末尾这一句非常关键的话。这样一来,考生倒是易于理解与把握文本的主旨、进而易于按照要求做题了,但是经删减后的同名“试题文本”把“原文本”在文化观念上业已存在的“偏至”推向极端后,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众多考生在做题时混淆了乡土情结、安土重迁的传统、爱国主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不假思索地在三者之间划了等号。一般而言,爱国主义是一个褒义词,乡土情结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却并非优良传统。众多考生把乡土情结等同于安土重迁的传统、进而等同于爱国主义的直接结果是,他们在做第21题时,纷纷引用“试题文本”中“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这句话作论据,把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前一些香港人“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的行为选择作为不爱国的表现进行了严厉批评。这就把一个有着复杂政治背景的问题简单化、把安土重迁的传统价值化、把乡土情结政治化了。众多考生在充分认同于“试题文本”在文化观念上的“偏至”的同时,也不断强化并充分暴露了自己在文化观念上的“偏至”。
  更值得注意的是,问题及其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的标准化,在强化“试题文本”在文化观念上的“偏至”的同时,有意识地把考生的思路引向这种“偏至”。其直接结果是,考生原本多向度的、具有多种可能性的思路被严重窄化了。也就是说,考生如果想在应试本题时得高分甚至满分,必须无条件地认同于这种“偏至”。与此相应,“试题文本”在文化观念上的“偏至”,以及问题及其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的标准化强化这种“偏至”的严重后果,是考生的创新思维的“难产”。我一共评阅、复查了近一万五千份试卷,发现仅有一个考生在做第21题时,批评了安土重迁的传统所衍生出来的中国人的保守性和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但是,按照高度标准化的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的要求,这位考生的答案是不得要领的,因而是不得分的。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标准化的目的,是要求千差万别的考生在做题过程中时刻不忘遵循思维的同一性而非差异性。可一个人的创造性恰恰表现在他的思维的差异性而非同一性上。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思维的辩证性而言,这位批评了安土重迁的传统所衍生出来的中国人的保守性和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的考生,应该得远远超过别的考生的高分甚至满分,可是标准化的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却把他的答案排除在外。最能体现出考生的创新思维的答案不得分,这也许就是高考语文试题的最大弊端。诚然,高考是中国最严肃的、规模最大的选拔优秀人才的考试,为确保客观、公正,从命题到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的确定,应该尽量做到标准化,可语文尤其是其中的阅读理解题,恰恰是一种很难标准化也不宜标准化的考试科目。
  任何考试原本只是手段,旨在考查和检验考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情况和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国家已经有计划地着手对青海、云南等省的一些生存条件非常恶劣的地区的居民实施移民工程的今天,二三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题第五题强化了考生在文化观念上的“偏至”、阻碍了他们的创新思维的生产自不用说,更可能错误地引导了以基础知识的普及和传授为主要任务的中学教育,因为高考目前仍然是中学教育的“指挥棒”。
  虽然改革高考制度的呼声,一直甚嚣尘上,改革高考命题方式的试验,已经进行了多年,但仅就二三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题第五题而言,建构真正有利于激励和涵育考生的创新思维的高考制度,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6—7页。
  2端木蕻良:《〈大地的海〉后记》,见端木蕻良《大地的海》,上海生活书店1938年5月初版。
  
  附: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第五题。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乡 土 情 节
  
  柯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
  
  19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4分)
  20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4分)
  21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6分)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
  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
  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细致入微,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