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调查与思考

作者:蒋小龙




  初中毕业进入高中后,相当多的高一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对学习缺乏信心,出现了两极分化。我们从高一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一)高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调查结果统计
  
  我校的入口生源在柳州市公办学校居中等水平,在普通高中具有代表性。为了解高一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摸清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主要因素,我对在校的高一年级729名学生就半年多来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二)高一数学课堂教学应对策略
  
  1 降低难度,做好衔接
  在上表中,“你认为高一数学内容难度如何”选择“很难”选项的占41%;能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大致时间需要近一个月时间的占62%;在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高中数学“相当”抽象,入门学习的门槛过高,知识的抽象性使他们难以适应,适应时间的长与短是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针对高一新生的学习心理,我们要了解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缺陷,准确把握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点,如,“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都是研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重要的衔接点。在教学中要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补充和深化,以弥补初高中知识的裂痕,同时也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部分函数应用题应做出删减,适当降低难度。
  2 延续“动力”,培养兴趣
  在上表中,“你学习数学的动力”是选择“兴趣爱好”的仅占22%,而选择“家长老师压力”占56%,是主要因素。由于初中教学是来自家长老师的压力往往是学习的动力,而高中教师引导式教学较多,导致部分不自觉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数学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揭示数学美。例如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线把角、三角函数值与图形很好地统一起来,体现了统一美;二次不等式、方程与函数图象的统一等都体现了和谐美;奇偶函数图象、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的关系,体现了独特的对称美等等。
  3 适度竞争,情感激励
  “你认为影响你数学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选择“同学间的竞争”占43%,选择“师生感情”占38%,可见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主要在于同学竞争及师生情感。教师适度引入竞争机制,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激励有着比较明显的效果。此外,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后进生的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4 合理期望,公正评价
  “你数学学习方面动力来源于”选“教师期望”占49%,可见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使学生越来越差。当一个班级换了一位老师时,学生心中就有一种期望,希望新老师能教一些好的方法,从而改变原有的学习状况,学生的思想在这个时候最容易得到改变。在上表中, “你最在乎谁的评价”,选“家长”仅占20%,学生在乎的是教师的评价(51%),因此教师要注意利用评价给予学生学习动力与兴趣。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5 分层教学,体验成功
  多数学生普遍认为高一教材内容较难或很难,因此在高一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实施分层教学,让成绩中下的学生也能在数学课堂中完成一些问题。教师在课堂中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体验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学习信心,并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应更多地肯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进步、鼓励成功、鼓舞信心;评价的结果不仅只是对学生的认定,更重要的是激励和调控,更多地用于帮助师生改进数学的教与学。
  
  (作者单位:柳州铁路第二中学,广西柳州,54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