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高中政治课“问题式教学”如何合理设问

作者:陈兆季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合理设问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下面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高一经济常识《存款储蓄利国利民》这一框的教学为例谈谈本人的做法。
  
  (一)在直觉经验障碍处设问,激活新知识
  
  学生已有知识不仅包括在学校学习的书本知识,也包括他们的日常直觉经验。学生已有的课本知识固然会影响到新知识的获得,他们的日常经验也会对此产生重要影响。在教学中,合理的设问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更深入地激活他们原有的经验,并通过积极的系统的推理活动,使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更充分、更有序地进行。
  如我在《存款储蓄利国利民》这一框的教学中,设置了一个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手头有了闲置资金,请问用这些资金可以做什么?学生回答:买汽车、买房、去旅游等。从这些回答中可以看出,有钱就去消费,这是学生日常的直觉经验,是他们的普遍想法。直觉经验堵塞了学生的思维,形成认知障碍。而要越过这个障碍需要给学生搭建一个“脚手架”,使学生能够把直觉经验和书本知识有机结合。此时,我又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已经有房有车,而且不去旅游,一般的家庭消费都已满足,你还会去做什么?学生回答:买股票、做生意、存到银行、买保险、买国库券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新知识,树立消费和投资相结合的观点。
  此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随机应变,在学生思维出现障碍时合理设问,用一个假设性提问把学生从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可以说起了主导作用,同时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在情境虚拟假设中设问,顺应新知识
  
  在学生探求新知中,老师为其创设一定的情境,提出一定的假说,让学生自己分析研究,以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同化”、“顺应”新知识得到比较满意的答案,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互相合作,自主建构知识,解决问题。
  如在《存款储蓄利国利民》这一框的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是银行业务经理,我是客户,你怎样向我介绍你们的业务?这一设问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都争着当一回业务经理,向我介绍他们的业务。有学生说:“我建议您存活期,可以随时存取,很方便。”也有学生说:“我们银行推出定期和活期两类储蓄业务,我建议您存定期,因为定期利率比较高。”此时我觉得学生给我介绍业务时陷入了非此即彼的思维障碍,影响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添置“脚手架”,安排更为深入的设问,使学生进一步地分析问题,达到深化知识的目的。我跟着学生的思路提出自己的要求:“谢谢王经理和李经理。你们让我不知所措。经理们,你们中谁能让我既生活方便,又能得到最大益处?”此时,一位学生起来说:“我建议您经常使用的资金存活期,长期不用的存定期。活期方便,定期利率高,您看如何?”
  通过这一问一答,师生在这种虚拟的情境关系中,不仅学会了新知识,而且深化了新知识,实现自主知识建构。这说明在课堂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巧妙设置学生熟悉的探究情境,并使这种情境中呈现的问题成为教学目标的导向。
  
  (三)在同一场景中多层次设问,深化新知识
  
  任何对事物的简单理解都是片面的,都会造成对事物的不正确理解。因此,教师在设问的时候要注意层次性,让学生对同一情境有多方面的理解,以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在《存款储蓄利国利民》这一框的教学中,首先出示多媒体材料:据报载,有位姓王的大爷把一辈子省吃俭用的5万元钱放在床底。存到银行他不放心,一是怕被别人知道,二是怕被子女取走,结果钱被老鼠咬花,到银行只兑换了3200元钱。然后,分别设置了三个问题:王大爷的担心是否有必要?如果每个人都像王大爷那样,对个人和国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人们和王大爷的做法相反,把所有赚来的钱都存到银行里,那又会产生什么问题?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自主建构了国家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钱存到银行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每个人都像王大爷那样,既会造成钱财损失,影响生活,又对国家不利,银行无法积聚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更不利于国家货币流通。如果人们和王大爷的做法相反,把所有赚来的钱都存到银行里,也会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消费市场会萎缩,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存款储蓄要适量。由此引出适量的存款储蓄利国利民的作用。
  关于王大爷这个简短的情境材料,教师的这三个设问,从不同侧面引导学生探讨存款储蓄的原则、意义和公民存款储蓄的适度性,帮助学生对同一情境的多角度理解,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在知识的整合处设问,迁移新知识
  
  知识建构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使学习者建构起能适应不同问题的情境,可以广泛迁移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习者持续不断的努力。当学生面对较复杂的问题,感觉比较困难时,教师要搭起“脚手架”,让学生学会把整体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实现知识的迁移,进而完成整体任务。
  如在《存款储蓄利国利民》这一框的教学中,学生在分析“近几年我国存款储蓄快速增长,到2006年3月已经突破了16万亿元。你如何看待我国的高储蓄?”这一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其实这一问题,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是有一定的难度。虽然王大爷的例子中提到高储蓄的害处,但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真正建构成自己的知识比较困难,他们只会想到储蓄的积极作用,不会辩证看待高储蓄,产生认知障碍。此时我采用因势利导的方法,把“你如何看待我国的高储蓄”这一问题,分解成“高储蓄的原因”、“高储蓄带来的后果”和“我们该怎么办”三个设问,使学生明确了完成任务的思考方向,实现了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显然,合理设问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而且有利于建立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象山县二中,浙江 象山,315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