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体系初探

作者:王家锋




  从2001年秋季以来,我国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已从部分城市和地区的试点发展到全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了解中西方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由此可见,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英语语言的知识和能力的问题,而是为了达到一个综合性的目标,使小学生的素质随语言的学习在多方面得到发展。培养小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的多方面素质就必然对英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大,教师素质对于教学效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关系到英语教学的成败问题。
  许多研究者对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教师素质这一问题提出了不少建议,如:王蔷列出了较为具体的小学教师的应有素质;温满玉从品格师德、基本语言素质和教学基本功等方面探讨了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毕小君研究了小学英语教师语音素质的问题。他们的研究为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一定指导。但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小学英语教师素质内部各种组成部分的关系问题,它们要么是仅从某一角度来探讨的,要么仅是简单列举一些素质。教师的素质应该是立体的综合素质,素质内部各个因素相互作用以推动教学。因此,有必要在对小学英语教师素质分类的基础上,探讨其素质内部成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素质系统。
  研究者们提出了大量关于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各种类型的素质。例如:王蔷指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具有合格的英语语言能力(如:良好的语音语调、书面表达、口头交际能力和语法理解能力等)、适合于儿童的教学方法、其他各方面才艺(如:唱歌、跳舞等)以及游戏和活动的组织能力;张亚军认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应包括:优良的思想品质、较高水准的英语语言能力、英语教学理论素养、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笔者认为,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应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应该考虑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性质、要达到的目标和教学实施的建议等。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应与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相适应。第二,应该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应该与小学生思维方式、兴趣和心理需求等相一致。Enos介绍了学生眼中构建的理想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他指出,学生提出的建议往往同大多数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对教师的要求相吻合。
  在总结其他研究者提出建议的基础上,结合《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和国内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笔者试图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小学英语教师素质分类框架。以下是这一框架的具体内容:
  
  在该分类框架中,职业道德的素质是小学英语教师应达到的最基本的标准,是他们应该遵循的起码规范,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态度。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素质是小学英语教师开展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各项其他素质集中的焦点。而英语语言素质又是这一核心内容的最根本素质,它与英语教学材料中最主要的内容相结合。教师的语言素质和文化素质是不可分割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要培养小学生的文化意识,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理论素质则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提供了原则,小学英语教师掌握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尤其是小学教育心理学)、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理论,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使得教学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策划组织能力使得教师内部素质和外部教学资源相结合,教师素质通过这一渠道对教学资源(教学设施、设备、大纲、教材和教参等)相结合,共同促进教学。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发挥创造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学校的学生水平和办学条件也有所差别。在策划和组织的过程中,要把对于教学的课程标准、教材以及教学参考书和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相结合,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发挥个人的创造性。由于各种实际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教学要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往往会遇到困难。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应针对学生的情况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资源,以求做到灵活变通。没有了创造性,教师的其他素质便成了“一潭死水”。才艺素质的具备则使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生动活泼,是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必备素质。学校应鼓励英语教师发展多种才艺,多组织文艺活动和才艺竞赛等,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活泼开朗的个性。自我发展素质保证了小学英语教师总是能够从理论学习中获得新鲜的血液,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作为反思性从业者的教师需要通过批评性的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自己自身的理论素质,理论素质的提高又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
  小学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各方面素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构成了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完整系统。在这个体系内部,各方面素质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素质系统,从而使得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下图展示了这个系统内部素质之间的主要联系:
  
  教学活动指导原则由职业道德素质和理论素质共同构成,前者是态度和作风的指导原则,小学英语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具备可以使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心态和态度,从而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后者是教学方法的指导原则。具备相当的理论素质能使教师在运用教学能力处理教学核心内容时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策划组织能力和才艺素质则是教学能力的体现,它们在指导原则的控制下对核心素质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和教学材料融为一体,成为小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图中使用双向的箭头表明,素质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例如:教学能力和核心内容的结合应该遵循指导原则,但同时对指导原则有所启示;只有具有教学能力的老师才能合理地把握核心内容,而核心内容的某些不足又有可能限制教学能力的发挥。图中教学对象不是教师素质的组成部分,故位于虚线框内。这里将其引入是为了表明教学能力和核心内容的结合既能作用于教学对象(学生),又受到学生在学习中反馈的影响。图中自我发展素质之所以处在一个独立的区域是因为它涉及其他所有素质的发展问题。自我发展素质和其他素质的区域之间的关系也用双箭头表示,这是由于小学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素质的提高必须以教学实践为基础,而其发展的目的又是为了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小学英语教师只有具备了自我发展素质,才能进入一个提高自身素质的良性循环,使其素质系统具有活力。因此,在开展对小学英语教师教育时,应“授人以渔”,从而培养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
  整个素质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统一体,某方面素质的缺失或不足很有可能影响其他素质作用的发挥。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时候一定要兼顾各方因素,从而达到均衡协调的发展。教师应该时常关注自身的素质系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明确自身素质提高的重点和方向。
  当前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质量还不高,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应注重建立完整的素质系统,不能目光短浅,认为只要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就足够了。应当指出,这里所提出的对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系统仅是一个目标,虽然不可能完全达到,但却能够为小学英语教师素质培养的方向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重庆 北碚,400700)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温满玉.何当好一名小学英语教师[J].小学教育参考,2002,(21),41-42.
  [4]毕小君.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师语音素质[J].中国成人教育,2002,(10),79.
  [5]张亚军.小学英语教师素质能力论略[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23,130-131.
  [6]Enos,Sondra.怎样才算是合格的教师[A].英语教师的艺术[C].马俊明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63-67.
  [7] 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