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聚焦学习力

作者:韦国锋 张晓华




  [编者按]北京十一学校,在校生5650人,任课教师中有120多人获得研究生班结业证书,94人有硕士学位,20名博士,20位特级教师,是一所以其成功的“改革”而备受全国关注的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使得这所十几年前还默默无闻的海淀区普通中学,逐渐成为一所改革名校。而今更在教育教学领域大胆探索,迈向“质量名校”和“品牌名校”。我们将分期刊发一组文章,深入细致地展示该校的教育实践及其理路。
  2005年9月1日,刚刚组建的平均年龄32岁的初一(一)区9位教师,迎来了227名活泼可爱的孩子。与所有的新生一样,他们要学会“适应”初中生活。但这些孩子将进入的更是一个独特的教育教学环境,即十一学校实施的“六年一贯二四分段(中学阶段为一个整体,初中二年,高中四年)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一(一)区要实施的常规管理与学校其他区域(年级)迥然不同:除了各班根据班情采取的班级建设措施外,在年级主任的统筹下,五个班实施“每周一主题”的管理模式——根据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目标,在一周之内,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重点加以解决,同时,每周的班级管理围绕一个主题来进行,用主题来帮助学生认识、适应、融入和建构初中生活。例如,开学后第二、第三周,确定的主题是“卫生和自习”。卫生的目标是:效率、质量、责任。自习的目标是:安静、自律、有效。这样的目标定位之高,要求之严,旨在以挑战性的发展目标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潜能。
  师生们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聚焦的“主题”。例如第五周的主题是“爱校”(珍惜自己,爱护他人,尊敬师长,关心班级)。在年级的“双周报告”中有这样的陈述:二班召开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班会。通过学生胡欣凯和张维恒的设计,以小品来反映好与坏的课堂表现,激发了同学们对于本班优与缺的主人公意识,积极为班级的常规贡献力量;第五周召开“建立团结的初一二班”主题班会,通过接力游戏来显示团结的重要性,同学们就游戏展开激烈讨论,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每周一主题”针对初中新生的特点,通过不同的角度、层次,花了半个学期的时间,聚焦于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教育、示范、监督等形式,引导学生对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长期实践和应用,使他们形成比较稳固的学习行为习惯。事实证明,这样的聚焦,端正了学生对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自觉性,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现在,学生已经进入初二年级,每周一主题的焦点活动继续开展。第三个学期的每周一主题定位在一系列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焦点上,以下是到第14周止设置和实践的“焦点”:
  
  2006年12月15日,我们进行了“焦点”调查。教师问卷是5名班主任,学生问卷则从5个班随机选取50名(每班10人),从改进学习策略的愿望出发,请他们回顾一下,对这些“焦点”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从回收的问卷中(教师问卷5份,学生有效问卷47份),得出的结果如下: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更及时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改进学习,初二(一)区开展了有特色的“系列家长会”,即针对不同的情况,各班分批召集家长会,每次5-10人不等,从年级主任到任课教师,分别跟学生家长交流讨论孩子的有关方面情况,必要的时候,还请学生一起参加。交流的内容是经过老师事先的“聚焦”后提出来的。开始,是年级有计划的通知家长来学校面谈,一年过后,变成了老师、家长,甚至是学生提出要求,就某些问题进行家校沟通。
  此外,各学科还根据需要,就学生的学习问题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便掌握更科学的数据,用以改进教学策略,改善学习状况。最近,就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对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有:(1)孩子学习数学是在何种方式下进行的?(2)您觉得孩子对数学的学习感兴趣吗?(3)您觉得孩子适应现在的数学学习现状吗?
  1.从收回的家长答卷看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是很满意的,尤其对孩子学习能力的提高比较满意。这从学生问卷里也得到了呼应:
  课堂上不理解的内容课后你采取的方式:
  
  学生自主发展的事实我们还可以从学生自主组建各种社团得到“佐证”:从初一到初二,学生自行组建的各种“社团”已发展到了11个,这些社团不仅仅是我们常规意义上所理解的“兴趣小组”,而且他们有模有样地承担了班级、年级的重大活动,比如组织校园作家报告会、组织科学院专家报告会、组织年级的综合活动课,等等。
  初二(一)区经过1年多的探索实验,特别是实施的“每周一主题”,始终聚焦于学生的学习力。十一学校把“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当作自己的基本价值观,课程改革实验的“创造”焦点就在于学生的学习力建设。
  学校,无疑是学习的场所,是以学习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发生地。而学习也是人的根本的生存方式。从这一意义上说,学校里发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学生正在经历的生存方式和为将来进入社会生存状态的准备。我们把学校的学习活动当作一个系统,这个学习系统是以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为核心的知识运动结构,于是就存在着推动和维系知识运动的“力”,对于学生而言,这就是学习力。
  我们把学习力理解并划分为三个层面:基础学习力——获取知识信息、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所应有的基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发展学习力——以获得知识为基础和手段,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实践学习力——相对于常规课堂学习而在“走进图书馆”、“走进实验室”、“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实践知识、实践技能和实践能力;创新学习力——处于学习力结构的最高层面,学生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意识,突显主体性,建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作者单位:北京市十一学校,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