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充分预设才能促进生成

作者:赵文超




  【背 景】
  在一次校学术沙龙活动中,话题是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一位数学教师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听后很受启发,现把案例摘录如下,并谈点个人认识。
  
  【教学内容】
  三角形面积导入部分。
  
  【实际过程】
  开始教师出示以下几种图形,问学生会计算哪几个图形的面积。
  
  全班近95%的学生都说全会求。 (出乎意料)
  师:会求三角形面积? (教师诧异地问)
  生:底×高÷2=三角形面积。
  师:怎么知道的?
  生:提前预习的。
  (看来学生真的记住了公式,面对这种情况,教者作了教学调整)
  师:我出道题试一试?
  片刻的安静。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如下一个锐角三角形:
  
  师:面积怎么求?
  生1:5x4+2;
  生2:6x4+2;
  生3:5x6+2;
  师:同一个图形会有3个面积?
  学生开始沉思。
  生4:好像底多了一个。
  生5:去掉一个底,答案就惟一。(好家伙!还真有办法。)
  师:去掉一个底就行吗?可以自己试一试,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片刻。
  生6:底和高还应垂直。
  生7:底和高要对应,必须是垂直于已知底的高。
  一句话提醒,很多学生这才意识到图形中给的条件有问题。
  教师在学生争论中顺势引导他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后记】
  以往的教学一般学生对公式套用大多没有问题,但在实际应用时出现底高不对应的情况就不知如何计算,让学生自己量数值计算更是思考不多。本节课虽对预设的内容作了调整,多了一个讨论底和高对应的学习,教后学生对于三角形面积公式应用,反馈情况很好。
  
  【笔者感悟】
  笔者为这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处理叫好。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预先做出安排,但是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变化的过程,再说教师预设不可能是十全十美、滴水不漏的。它有时会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产生一定的偏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
  笔者想谈点个人对“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理解:“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是矛盾的统一体。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科教学从强调目标、结果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在这种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然孕育出许多生成性因素。但是强调生成,并不是忽略预设。相反,我们的预设应更为充分,更为学生着想。因为充分的预设,代表的是对教材更深入的理解,代表的是对整个教学设计更为成熟的把握,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善于把握生成的机会,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动态的生成过程。上述案例中,教师的睿智来自教者对教材的理解,来自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
  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的“预设”,所以课前的预设工作反而显得更加重要了。课堂教学生成更多的是教师预设下的生成。生成,因预设而精彩,而那些“不曾预约的精彩”可能是日常教学的一个惊喜而已,如果固守于此,就为“生成”摇旗呐喊,这无疑是“守株待兔”。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要根据课堂上的变化情况不断深入而自觉的反省,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调控教学预设,根据临场需要与状况,对新资源的生成要有效开发与利用,解决好课中的各种“可能”,运用好教育机智,使课堂异彩纷呈,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作者单位:泗阳县实验小学,江苏 泗阳,223700)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