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数学日记:演绎生活中的数学

作者:戴国军




  写好数学日记,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样写。前者是指怎样寻找数学日记的素材,后者是指如何掌握数学日记的写法。笔者在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方面作了实验和探索,颇有感触。
  
  一、数学日记的内容:在生活丛林里学会捕捉
  
  数学似乎与有趣无缘,与之相随的是“枯燥、乏味”,日记更没有什么好写的。其实,有生活的存在,就有数学的存在,现实生活是数学日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关键是要善于引领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来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找到写作的方法和源泉,逐步达到“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的境界。
  1.从数学内容的不同来源人手
  数学日记的写作内容是广泛的,可以是学生对自己的数学知识、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可以是对以往知识、经验的进一步理解、领悟和内化,进而再发现、再加工、再创造;可以是一题多解、趣题妙解后的体会、启示;也可以发挥想像,自由创作数学小品、数学小童话、数学故事、数学相声等等。比如在教学《鸡兔同笼》时,许多同学不能很好地掌握解题方法,针对这一现象,我提出了寻找不同解法和写成日记的要求,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接受了这一任务。第二天,我抽取了几位优秀学生的日记在班上朗读。特别是吴培培同学的——《请兔子抬起前脚》一文,其趣味化的手法激活了大家思维的火花,心中的疑难也顷刻间在笑声中迎刃而解。又比如在学习了“小数乘法”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编应用题,再作出解答,并要求把所得的启示写入日记中。同学们询问父母,走出家门,进入商店,拜访朋友,上网查询。编成了很多既有丰富内容,又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题,还从中悟出了不少道理。
  2.从数学课外活动的形式入手
  局限在课堂的数学学习是不完备的,我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感受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数学时时服务生活。如:在学习了“利息”的计算一课后,让学生到银行进行采访,询问有关储蓄的知识;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领着学生走出课堂,参加实际的测量。学生由于有亲身的实践,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了。有位同学写了篇《炒鸡蛋》的数学日记,从中可以看出对数学的一些感悟:“今天是星期天,平时我特别爱吃炒鸡蛋。爸爸就特地教我学习炒鸡蛋。摸着鸡蛋光滑的壳,我突然想到桌子的表面、门窗的表面都有边,那么鸡蛋表面的边在哪儿呢?没有!篮球、乒乓球、弹珠……它们的表面也同样没有边,对啊,凡是像球一样的物体的表面都没有边!我为自己的这一发现高兴得跳起来。”这样的日记,既联系数学知识,又得到了启发,意义是深远的。
  
  二、数学日记的形式:在自然行走中练习跳跃
  
  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到各种数学日记的写作素材后,接下来常常有不知如何下笔的烦恼。其实,这跟一些老师和同学对数学日记的理解和定位有关。只要涉及数学上的一些问题(包括概念、图表、数字等),只要其中有观察、理解、思考、质疑即可,没有什么固定的要求、标准的样式和统一的叙述模式。我们完全可以随意一些,开放一些。这样有利于充分展示学生各自的个性,有利于充分表现他们的情感与情趣,也有利于他们一开始就能亲近它和运用它。在亲近与运用中,教师可以引领同学们不断完善与提高,
  一开始,对于日记的内容、篇幅和数量不宜提出过高的要求,只要内容“真”、“实”,只要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周围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就行,不必拘泥于一些规矩。笔者觉得,对于初学者甚至可以允许他记一些流水账,比如记录购物过程、个人一天的开销、卖废品的清单等。对于暂时后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摘录数学刊物中的文章,搜集课外习题,写写自己阅读文章后的感想,记下自己对某道习题的解答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再不断提高标准,比如要求他们设想自己与好朋友进行对话、辩论;比如要求形式上有所变化,有所创新,乃至于写成较为像样的数学小论文。有前面的行走,相信就会有后而的跳跃。
  实践证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收集、记录他们在生活中所触及的数学问题和数学例子,进而写成数学日记,可以大大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能够逐渐地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解释和表示事物间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等,能够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数学“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有助于提高他们解决生活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日记的评价:在成功体验中共享快乐
  
  对于学生每次交来的数学日记,教师都应做到及时批阅,认真写好评价建议,并尽早发还给学生。对于学生在数学日记中向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有的还需要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生的数学日记存在着明显的水平差异,教师在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善于挖掘每篇数学日记的闪光之处,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快乐。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开展交流。定期举行“数学日记交流会”,让学生在会上朗读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的写作心得,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他们在思考、探索和发现中的愉悦。也可以充分利用班级的黑板报、学习园地来展示他们的成果。
  2.评选月星。让学生自己选取本月中完成得最好的一篇数学日记,将这些数学日记分门别类地装订起来,再给它设计一个漂亮的封面,取上名字,然后交由学生,轮流带回家去,进行巡回展示。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评选,交互评点,让他们拥有一种成就感。
  3.鼓励投稿。可挑选出好的数学日记,帮助他们润色,鼓励他们自改,动员他们向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投稿。当同学们看到自己或同伴的作品得以发表时,他们所感受到的是无法言语的喜悦。
  附学生数学日记:
  
  请兔子抬起前脚
  
  英雄小学二年级 吴培培
  数学活动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趣味题:在一个农场里,有一位农夫养了一些鸡和兔,共50个头,140条腿。问:这位农夫养了多少只鸡,多少只兔?
  我立即把题目读了一遍,拿出草稿纸边想边画。想着想着,我的脑海里忽然出现一种想法:让我来当一回它们的小主人,对它们进行队列训练:“立正,向右看齐!”“鸡不动,请兔子抬起前脚!”这样,它们都只有2条腿在地面上了,就得到100条腿(50x2=100)了,而每只兔子抬起的是2条腿,那么,从少了的40条腿(140-100=40)的情况中,就可以知道兔子是:40+2=20(只),鸡就是:50-20=30(只)了。
  我把这个想法向大家做了介绍,教师和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为我鼓起了掌,他们夸我想像力丰富,解题方法巧妙。我心里感到特别自豪,学习数学真有趣呀!
  (作者单位:通州市英雄小学,江苏通州 226363)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