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试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美术教育

作者:郑 林




  [摘 要]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两大发展战略。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美术教育因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佳学科之一而倍受重视。基础美术教育应当服从并服务于可持续发展战略,而目前的应试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美术教育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美术教育是当今美术教育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基础美术教育
  
  某美术课堂上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此处有三种教学模式可供参考:第一种,教师做示范,学生临摹范画;第二种,教师摆好苹果,不做范画,学生自己观察,自己作画;第三种,教师摆好苹果,学生观察片刻后,教师拿走苹果,学生只能凭记忆,想像作画。
  试分析第一种和第三种(因为第二种教学特点不很明显,有些已被第三种包括,暂且不谈),显而易见,第一种教学模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其特点是成效快,易出教学成果——学生很快就学会画苹果,但所画的苹果都如出一辙。因为学生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学会如何画苹果,只是机械地拷贝了教师的“苹果”,其学画过程是从黑板的“苹果”到纸上的“苹果”,并没有心的参与,而古人的艺术创造过程是“眼中之竹,心中之竹,手中之竹”,其中“心中之竹”尤为重要,学生学画只完成从眼到手,没有用心,其作品必然是空的、假的,可以说只是一个“复印”的过程,“复印”别人的画,而非自己创造的画。这样长久下去,就会不自觉地扼杀学生的创造力,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无法实现。而第三种教学模式虽然没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但学生在学画苹果的同时,学会了如何观察、记忆、想像和表现物体的方法,从而达到创造的目的。这种符合现行《美术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也符合目前素质教育的目标,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也即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美术教育。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共同需求的发展。它源于生态学、经济学,现在已拓展到社会生活与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全球社会共同选择和追求的目标。1994年国际论坛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终生学习的过程,即培养具有渊博知识和敏锐思维、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公民;使其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读写能力,并且致力于从事对个人或合作负责的行动。其“主张学生学会做人比学会求知更重要;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学会创新比学会继承和模仿更重要,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比知识的习得更重要……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的:培养促进人类社会、自然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人,促进人、社会和自然和谐持续的发展”。21世纪的今天,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美术教育更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一项重要的目标将已达到”。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美术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但目前应试教育盛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美术教育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首先,应试教育由于其目的单一,所以很容易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使一些功利性极强的国入有机可乘,而忽视了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美术教育虽然不能立即达到某种表面效果,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智力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国人审美能力,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结合紧密。其次,应试教育片面追求教学成果而导致一味地进行机械的美术技能训练,其特点是以单一的造型基本训练作为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忽视了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美术教育则是重教学过程,重视对学生包括美术技法,美术史、论、欣赏,美术创造等多方面教育,并非单纯的美术技巧教学,引导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再次,应试教育为取得显著效果而忽视学生个性,只注重学生的共性,要求学生向一个模式发展。表现在艺术创作上,存在着严重的模仿和抄袭风气,缺乏独立的创造性。在具体教学中则重视训练学生的全因素素描,即在一张素描里表现形状、结构、体积、光影、质感、空间等全方面因素,忽视了“视觉是高度选择性的,它不仅对那些能够吸引它的事物进行选择,而且对看到的任何一种事物进行选择”。每个学生对每个因素都有不同感受,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长处,引导每个学生朝各自发展的方向前进,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艺术潜力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最后,应试教育往往要求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忽视艺术是感性而非理性的,如果太注重探究艺术结果的正确性,那肯定会束缚学生的独创思维的发展。在艺术欣赏中,应试教育往往会给学生这样一种感觉,即一幅画只有一种欣赏方式。学生由于过分依赖课本、教师,主观能动性很差,创新意识淡薄,对于没有欣赏过的课本以外的画只能是入云亦云或无从欣赏,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美术教育正是为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各式各样的形式美,认真地从美学角度探索艺术美的规律,展开想像,对美有独创的见解,成为一个能够欣赏艺术并具有一定审美素养的现代人才。
  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美术教育呢?
  
  一、更新旧观念
  
  首先是家长。现在许多家长不懂美术发展规律以及美术教育目的,以为只要孩子学习画画,会画几笔就是提高了素质;经常用“孩子今天学会画什么了”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却不知“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法”。美术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应该以开发孩子的大脑,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为目的,而不是单纯为画画而画画。家长应该主动向教师请教,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积极主动配合教师教学,不要给教师施加压力,给教师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其次是学校。学校领导不能因为利益和荣熠让学生频繁参加社会上的美术大奖赛和美术等级考试,也不能用几个学生得奖与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因为学生学习美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提高审美能力的必要手段,并非是为了成大画家、大艺术家,更不是为自己沽名钓誉。基础美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生,如果只注重学生获奖情况,势必会挫伤大多数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导致教师教学上的失误,降低教师教学的热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