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服务教育改革 引领教育科研

作者:王毓珣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05年年会于2005年11月9日至11日在浙江宁波召开,50余家教育理论刊物的7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教育学会顾问、教育理论刊物分会名誉会长、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瞿葆奎先生亲临会议作了重要指示。中国教育学会赵闾先秘书长莅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分会理事长、博士生导师傅维利先生做了理事会工作报告。本次年会还就办刊经验与困惑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完成了换届选举。
  
  一、五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
  
  ——以积极而稳健的态度促进组织发展,扩大了分会在全国教育理论刊物界的覆盖面与影响力。从2000年只有30多个会员单位,到2005年会员单位已达70多个。
  ——通过每年的年会积极探索办刊的宗旨、定位和特色,交流相关的改革和发展经验。这些交流和研究对提高教育理论刊物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确定阶段性教育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以引导和集中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的方式,积极推进我国教育改革。
  ——积极开展对教育理论刊物运行发展规律的研究。十五期间,分会承担中国教育学会1项重点课题,倾一般课题。其中,谭虎副理事长主持的“关于新时期教育理论刊物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思路”的研究,为我们弄清未来教育理论刊物改革和发展脉络奠定了研究基础。
  
  二、教育理论刊物如何服务教育改革,引领教育科研
  
  (一)科研引领:教育理论刊物的天职
  代表们呼吁,各教育理论刊物应该联合起来共同抵制教育学术界出现的重洋化轻本土、重玄虚轻浅出、重理论轻实践、重雷同轻争鸣等不良之风,引领中国教育科研走向探寻教育本真之路,解决教育问题之道,朝着科学、健康、有序、创新的方向阔步向前。
  
  (二)市场细分:教育理论刊物的发展基点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走向市场是教育理论刊物发展的必然,满足读者的教育需要,服务教育改革,引领教育科研,是市场对教育理论刊物提出的新要求,而市场细分是教育理论刊物发展的基点。在进行必要的市场细分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刊物发展的目标市场即读者群。
  
  (三)刊物经营:教育理论物前经营之道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教育理论刊物也需要经营。目前,我国的教育理论刊物正在经历来自市场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遇到了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是每个教育理论刊物必需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而实施刊物经营,是促进自身刊物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学术结合:教育理论刊物的分层发展
  与会代表一致认同,教育理论刊物必须走出千刊一面的怪圈,做到分层发展,服务读者。学的刊物,必须以创新为导向,以基础研究为重点,以发表具有较高学的价值的回答“为什么”的科研成果为主。术的刊物,必须以实践为导向,以应用研究为重点,以发表具有较高术的价值的回答“是什么”与“怎么做”的科研成果为主;学术兼顾的刊物,必须以兼顾为导向,以发表既具有学的价值又具有术的价值的科研成果为主。
  在本次年会上,与会代表还就教育理论刊物必须追求学术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问题,必须培养与聘用既是教育专家又是编辑专家的双专家型编辑问题达成了共识。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