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7期

金奖保姆

作者:黄宣林






  在我居住的小区里,有位陈大妈,58岁。她年轻时当过会计,退休前,还搞了几年审计工作,这养成了她办事认真、喜欢挑剔的个性。她虽然好挑剔,平时和儿子陈重道、儿媳妇住在一起,倒也和和美美,还是小区里的“文明家庭”。去年,她儿子买了一套新房子,和陈大妈分开住了。陈大妈的丈夫病故已五年了,她也没有再婚的意向,儿子走了,她宁可单身独居。偏偏这个时候,她中风了,为了照顾老妈,儿子给陈大妈雇了个保姆。谁知保姆一进门,矛盾天天有。陈大妈每天要打好几次电话,向儿子告状,诉说保姆的不是。三个月来,儿子接连为她请了八个保姆,陈大妈和保姆的关系,就像水和油,总是合不到一起。来一个,被她辞一个。老娘行动不便,身边断了保姆,当儿子的哪能放心?陈重道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今天一早,他又来到居委会,找林主任商量,能不能再帮他老妈找一个保姆。
  林主任是个直性子,说话、办事都是弄堂里拔木头,直来直去,从来不转弯抹角。她对陈重道说:“你妈三个月换了八个保姆,在我们小区是绝无仅有的。”
  “我们作为雇主,出钱买服务,总得拣个称心的吧。”
  “保姆是人不是货。她进了你们家,就是你们家的人,如何和睦相处,这是构建和谐社会新的内容。你母亲三个月换了八个保姆,非但影响你们文明家庭的评选,恐怕在保姆中一传开,你们出再多的钱,人家都不愿上你们家来了。”
  陈重道真没想到,用个保姆会带来这么多的烦恼。老妈三个月里换了八个保姆,有些确实是因为保姆贪小便宜、懒惰引起的;也有老妈过于认真,过于挑剔造成的。不管谁是谁非,老妈身边不能没有保姆啊。至于如何和保姆相处,林主任把它看作是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内容,似乎有些夸大了。但是,林主任不肯帮忙找保姆,陈重道一时也就没了方向。他想去马路边的保姆介绍所,找一个带回家,又担心拖一个不知底细的人回家去,往后麻烦事不是更多吗?正在这当口,门外进来一个脸上堆满了笑容的大姑娘。她闪着一双大眼睛挽起林主任的手臂,就像撒娇的女儿,探询地说:“让我去他家试试,可以吗?”
  进门的姑娘叫九秀,她是78号张先生家的保姆。去年,街道组织各居委会小保姆服务技艺PK赛,九秀是她们居委会唯一荣获金奖的小保姆。平时,张先生一家非常喜欢她,她在张家干了三年多了。昨天,张先生举家移民去国外谋求发展,无法带她走。她只好来找林主任,要另找东家。
  陈重道听说她要找新东家,真是喜出望外。对姑娘上下周身一打量,她衣着并不时髦,但合身,整洁,见她一笑一颦,都招人喜欢,一看就知道是个手脚勤快,干活利索的人。陈重道正要开口,林主任拉住九秀的手到他面前对他说:“九秀是我们居委会的金奖保姆,如果你老妈再不满意,我们这里就没有她老人家满意的保姆了。”
  陈重道点点头,他领会这话的分量。如果老妈和九秀再相处不好,就没有保姆上我们家来了。为此,陈重道再三向林主任保证,回去一定协调好母亲和九秀的关系。
  九秀提了个行李包,跟在陈重道后面,来到了陈大妈家。一进门,陈重道就喊道:“妈,我又给你找了个保姆回来。妈——”他接连叫了几声妈,没人应答,心想:老妈腿脚不便,她能去哪儿呢?
  这时,门口出现了一位拄了拐杖,颤颤巍巍的老人。九秀见了,忙放下手中的行李,迎上去搀扶她。儿子见妈回来了,埋怨道:“妈,你别乱跑,再要发生什么意外,我就没法上班了。”
  “买锁,买锁啊。保姆被我辞了,我怕她私配了钥匙,门上的,抽屉的,所有的锁,我统统都得换掉。”
  “妈,我又给你找了个保姆回来,以后买锁什么的,让她去。”
  九秀忙笑着作自我介绍:“大妈,我叫九秀。七八九的九,优秀的秀。以后买东西尽管叫我,我年轻,腿快。”
  陈大妈朝她身上溜了一眼,悄声问儿子:“锁,也能让她买?她买了锁,私配了钥匙,这锁买给谁用?”
  老妈就是这个脾气,对谁都不信任,难怪前面八个保姆,一个也留不住。陈重道偷偷看了九秀一眼,见她的脸色有些尴尬,担心她受不了,一气之下再走掉,以后谁还敢来我家!所以,他马上开口打圆场:“妈,九秀是我们小区唯一获得金奖的保姆——”
  “我不管金奖、银奖,要留下,就得约法三章,做不到,换一个。”
  陈重道这下可真急了,前面八个保姆,至少一半,都被老妈这“约法三章”气跑的。现在,她又要来难为九秀了,非把九秀气走不可!陈重道想阻拦,不让老妈提出那三件事,九秀却主动问道:“大妈,哪三章?”
  九秀想,大妈有要求,让她讲出来,自己根据她的要求去做,这样才能讨得雇主欢心。
  陈大妈说:“第一件叫买一报一。”
  陈大妈在用钱时对所有的保姆都不信任。她担心她们会骗她,保姆往往少买多报,低价高报,她要求保姆买一样东西就报一样。
  陈重道想,这话明明是对九秀不信任,怕九秀生气,赶忙解释:“我妈以前当过会计,有记流水账的习惯,你报她记,好像她又回到了当年做会计的年代,老年人恋旧,这样她高兴。”
  九秀呢,她在家政培训班学习过,老师说,作为保姆,陌陌生生地到了主人家,主人对你有戒备之心,那是人之常情。所以,大妈要她“买一报一”,她能接受。她想了想说:“这容易做到。以后买东西,不管吃的用的,我统统去超市里买,超市里哪怕买根葱,也有张标明价目的票签,以后我用票签来报账,有凭有据,既表明自己清白,又可以让大妈放心。大妈,这第二件事呢?”
  陈大妈说:“第二件叫不进不出。”
  九秀不明白什么意思,陈重道解释道:“我妈好静。她不欢迎你的同乡或者同事来我家串门;她也不准你去隔壁邻居家串门。”陈重道说完,注意着九秀的脸色,这条明显带有束缚保姆自由的条件,一般保姆都不愿意接受的,但是九秀点点头接受了。她说:“我明白了大妈的意思,她为我好,怕人来人往,人多了手杂,万一丢了东西,就不好找了。”
  陈大妈就是这个想法,被九秀一言中的,心想,这姑娘还懂点事,就指指电话机对她说:“第三件是专机专用。”
  陈重道正想解释这“专机专用”的原由,没想到九秀抢先说了:“先生,你和大妈分开住,电话是你们母子联系的唯一渠道。她担心我打电话时,正巧你有电话进来,被我占了线,不就妨碍了你们母子的联系吗?为了保证线路畅通,我保证以后不在这里打电话,也不让别人往这里打电话找我。外面公用电话很多,很方便,真有必要,我去买只手机就是了。”
  陈重道没想到九秀真是个明白人,他非常满意。陈大妈见她三个条件全部接受了,就答应让她留下来。
  陈重道眼看春节将近,他知道大多数保姆春节是要回乡的。今年春节,陈重道和他老婆都要加班,连他儿子也要送到他妈这边来,他希望九秀别回家,能帮他一个忙。九秀也爽快,当即就答应了,说:“当新年钟声响起时,我打个电话回家,给爸爸妈妈拜个年、道个福就是了。”
  陈大妈在一旁提醒她:“哎哎,我们家的电话你不能用。”
  “不用!我记住了,‘专机专用’。”
  一切都通过了,陈重道让九秀把行李放好,便叫她把大妈的房间也收拾一下,因为断了三天保姆,陈大妈的房间就像旧货摊,乱糟糟的。九秀放好行李,就去忙她的事了。陈重道坐下来想和老妈聊聊,告诉她说,我们出钱雇保姆,是买她的服务,只要服务到位,我们应该信任保姆,把她当成家里人。谁知,陈大妈一句也听不进去。这时,九秀从大妈房间里探出头来,说:“大妈,你五斗橱上又是药,又是梳子,乱得很;而且梳子和药放在一起不卫生,容易弄脏药。我把药品给你放在床头柜上好吗?”
  大妈听说她在整理五斗橱,低头一看,新买的锁还捏在自己手中,她迫不及待地跳了起来,“你出来出来,我五斗橱上的锁还没换呢,抽屉只只开着,少了东西谁负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