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出彩的门楼

作者:李雪涛






  一
  
  彩虹乡山清水秀,风景如画,那清新的空气吸一口沁人肺腑,令人沉醉,堪称现代的“世外桃源”。可是,彩虹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是全县最贫困的一个乡,几任乡长来这里任职都没能扭转一个“穷”字。这一年,县里推动发展乡镇企业,掀起招商引资的热潮,各乡镇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彩虹乡新乡长兼党委书记邵强刚刚走马上任,他施展浑身解数,带着部下跑项目、拉关系,一心想给可怜兮兮的乡办企业带来好运。可是,别的乡镇招商引资开展得如火如荼,只有彩虹乡仍在原地踏步,竟然一个项目也没有落实。在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汇报会上,县委书记和县长对彩虹乡的现状非常不满,点名提出批评。坐在下面的邵书记如坐针毡,耷拉着脑袋灰心丧气。
  邵书记刚刚从县里回到乡里,就接到他大学一个同学的电话,他这个同学现在邻省某市某局工作。这个同学说他在生意场上有一个朋友叫梁晓波从网上看到彩虹乡正在招商引资,有意到彩虹乡投资办厂,想去彩虹乡考察一下,让他从中牵线搭桥,因为梁晓波知道他和邵书记的关系。邵书记一听大喜,对着话筒大声喊道:“老同学,热烈欢迎!你叫梁老板尽管来,只要他有诚心,我们不会让他失望的。”
  几天后,兴达公司老板梁晓波只身一人风尘仆仆来到彩虹乡,经过两天的考察,他对彩虹乡投资给予的优惠政策很满意,决定在彩虹乡投资办厂。经过协商,双方达成共识,签订了投资意向书。为表诚意,梁老板还主动交了4万元定金。
  梁老板返程的头天晚上,彩虹乡设宴招待他。酒到酣处,梁老板表示他回去还要游说他生意场上的朋友来彩虹乡投资。邵书记连敬梁老板三大杯白酒,然后得意忘形地冲进隔壁的乡广播室,抢过广播员手中的麦克风,冲着喊叫:“彩虹乡的老少爷们,现在插播一条新闻,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有几位大老板要到我们彩虹乡投资来啦……”
  一周之后,梁老板果真带来三位私企老板来彩虹乡考察,这三位私企老板也和彩虹乡签订了投资意向书,各交了4万元钱订金。这四家私企老板在彩虹乡投资总共达到一千多万元!彩虹乡招商引资出奇不意地打了个翻身仗,受到县长和县委书记的表扬,两位县领导表示,一旦这四家企业正式在彩虹乡落户,他们要前去祝贺。
  第二天一大早,邵书记刚到乡里,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打来电话的是县侨办黄主任,黄主任跟邵书记也是大学同学,熟得很,他大呼小叫地说:“邵老弟,你小子真有福气呀,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台商乔玉甫,就是你们彩虹乡的人,他通过县侨办,想到彩虹乡投资。过几天他就要去你们彩虹乡考察洽谈,你们赶紧筹备接待工作,千万不能放跑了这个财神爷啊!”
  
  二
  
  邵书记是外地人,初来乍到,对台商乔玉甫一无所知。经过了解,对乔玉甫的身世大体有了一点印象:乔玉甫现年65岁,祖祖辈辈的根就在彩虹乡的莲花村。18岁那一年,乔玉甫被国民党抓了壮丁,1948年年底随蒋家王朝的残余部队败退去了台湾。乔玉甫先从政,后经商。大陆改革开放以后,他到大陆经商办企业。五年前,他回来过一次,给乡希望小学捐了20万块钱,他曾表示以后有机会回家乡投资,可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了他的音信了。
  一周之后,两辆大轿车驶进了彩虹乡乡政府大院。头一辆车里坐着的正是乔玉甫和他的秘书赵小姐,后一辆车里坐着的是以黄主任为首的县政府几位陪同官员。乔玉甫个头不高,长得很清瘦,鬓发皆白,风度儒雅,尤其穿戴朴素,很随意,不知底细的人,想不到他会是台湾过来的商人。接下来,乔玉甫用了三天的时间,走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他不停地摄像拍照,由衷地赞美家乡优美的自然环境。这天晚上,乡政府为他举办欢迎晚宴,乔玉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他一直挂念着家乡,总想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尽一份心意,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直没能如愿。现在,他有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借县里这次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东风,他要实现自己的愿望。最后,他端起酒杯,独自饮了一杯酒后,情绪更为激动地说:“各位领导、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在彩虹乡投资人民币一个亿!”天啊,投资一亿元啊!这是所有人都料想不到的,众人在惊呆了片刻之后,鼓掌欢呼。邵书记眼眶湿润了,手掌都拍痛了。待安静下来后,邵书记问道:“乔先生,我想问一下,您打算在乡里上什么项目?”乔玉甫微微一笑:“邵先生,实在抱歉,这属于产业秘密,暂且还不能公开。”
  邵书记赶紧说:“我理解,我们非常理解。”他再一次带头鼓掌,感谢乔玉甫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乔玉甫举起双手示意大家安静,他神情严肃地说:“各位,我这一亿元投资是有先决条件的,也是我唯一的条件,你们如果不能答应我,也就意味着我的投资计划流产。”邵书记急切地说:“乔先生,什么条件您请讲,我想我们会满足您的任何要求的。”乔玉甫的先决条件是:梁老板他们准备在彩虹乡投资的那四家企业必须全部撤出,彩虹乡可能接纳的投资项目必须中止。
  显而易见,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乔玉甫要在自己的家乡吃“独食”?
  乔玉甫投资的附加条件未免太苛刻、太不可思议了!好一会儿,邵书记赔着笑脸说:“乔先生,各投各的资,各做各的生意,这并不矛盾呀!再说了,彩虹乡和那四家私营企业已经签约,如果我们违约,不仅有损我们彩虹乡的声誉,更重要的是,要赔偿人家经济损失的,这四家加在一起,赔偿金高达30万元!乔先生您想,彩虹乡要蒙受多大的损失啊。”乔玉甫说:“我知道你们对我提出的先决条件不理解,我呢,也不想做什么解释。至于给彩虹乡带来的经济损失,全部由我负责赔偿。请你们原谅,我是一个不喜欢在某个问题上纠缠不休的人。我现在就回避一下,你们商量后给我一个答复。”说到此,乔玉甫冲众人拱拱手,带赵小姐退席而去。毕竟他投资一个亿呀,更何况乔玉甫承诺那四家违约金由他支付。条件谈妥了,乔玉甫指示赵小姐开出一张30万元的支票给了彩虹乡。晚宴结束,乔玉甫回县宾馆休息。邵书记给牵线搭桥的老同学和投资人梁老板打电话说明了情况,深表歉意。老同学和梁老板表示极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几天后,乔玉甫返程了,在分手的那一刻,邵书记实在忍不住,握住他的手,恳求道:“乔老先生,您能否把投资项目告诉我,我好心里有个底。您放心,我保证不会外传。”乔玉甫抽回手去,很绅士地冲邵书记摆摆手说:“对不起,邵先生,就目前来讲,投资项目是绝对保密的,该知道的时候你们自然就会知道的,听我的消息吧。”轿车绝尘而去,乔玉甫走了,却把投资上的诸多“谜”留给了彩虹乡。
  
  三
  
  乔玉甫离开彩虹乡后,邵书记一班人是天天盼、夜夜想,总担心着会出现什么变故。大约过了半个月,邵书记同时收到乔玉甫从台湾发来的特快邮件和一张50万元人民币的支票。邮件里有乔玉甫写给他的亲笔信,信中托付邵书记在彩虹乡政府驻地前通向县公路的路口处建造一座门楼,门楼按照他寄去的图纸设计建造,那50万块钱是建门楼的经费,门楼务必10天之内也就是本月5日前建成,他不久将要重返彩虹乡。乔玉甫对建门楼的用意只字不提,这又给他在彩虹乡的投资添了一个谜!
  邵书记的表弟就是搞建筑的,他找来表弟,将工程交给了他。表弟说:“大哥,我知道这活的重要性,你尽管放心,我一定给你争光。”
  邵书记的表弟亲自坐镇,提前两天把门楼建了起来。门楼高达10米,宽也是10米,造型古朴典雅,雕梁画栋,颇为壮观。楼的上面,背后围栏,用昂贵的天然大理石,上面雕刻着几幅壁画,那都是彩虹乡几处优美的景观,是乔玉甫以他的摄影作品为蓝本的。看上去门楼真如一道美丽的彩虹,成了进入彩虹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过,很多人都说门楼应该有一副对联,邵书记也觉得通常门楼都有对联,可乔玉甫的设计图纸上并没有,他也不敢擅自做主,只好等着乔玉甫回乡后再向他提出建议,补上一副对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