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23期

泪洒发廊

作者:彭霖山






  一、解囊相助
  
  县城中心地段有家“兄妹发廊”,牌子虽不显眼,名气却不小。因为这兄妹俩的手艺上乘,推剪美容无所不能,发廊里经常顾客满座,生意十分兴隆。
  这“兄妹发廊”只有一男一女,两人是师兄妹,是近两年从温州搬迁过来的。师兄姓叶,名中奎;师妹姓黎,单名一个洁字。两人虽说正值青春年华,却都未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全身心地投入发廊事业。
  这天上午,美容店顾客很多,师兄妹应接不暇,忙得汗湿内衣。到了中午,两人正想坐下来稍稍喘口气,猛然听得门外人声嘈杂,似乎有人在打架斗殴。屋里的顾客全都涌出去瞧热闹,黎洁也放下手中的推剪,出门一瞧,只见四个烂仔气势汹汹地围着一位年轻人拳打脚踢,年轻人被打得口鼻出血,抱头躲闪。围观者虽面露愤愤不平之色,却无一人敢挺身而出阻止。
  黎洁虽说是个女孩,但心直口快,爱打抱不平。见此情景,她当即挺身而出:“住手!你们怎么能这么欺负人!”四个烂仔闻声吓了一大跳,等到瞧清楚说话的竟是一位发廊女时,不禁相互一笑,朝着黎洁讥笑开来:“啊哟哟,打在这位吕少爷身上,疼在发廊女心上,你们究竟是啥子关系啊?哈哈哈……”
  黎洁又羞又气,道:“我们素昧平生,从不相识,只不过是路见不平,仗义执言罢了!”
  其中一位烂仔接上话茬:“发廊女既然有这等豪侠心肠,何不慷慨解囊,替这臭小子还了欠我们的债务,岂不免了顿拳脚?”黎洁一愣,脱口而出:“他欠了多少钱?”
  另一烂仔伸出个巴掌:“不多,就5000块。怎么样?谅你舍不得了吧?”
  黎洁被激怒了,当即银牙一咬道:“不就是5000块嘛,你们等着!”说罢,转身闪回发廊屋里,不一会便手里捏着一叠面值不等的人民币出来,拍到其中打头的烂仔手上:“当场清点吧!”
  这烂仔捏在手中只掂了掂,便朝三个同伙使了个眼色,打声唿哨,一齐扬长而去。
  众人发出一阵赞叹,纷纷夸奖黎洁的仗义。那位被殴的吕少爷双膝跪在黎洁面前,磕头谢恩。黎洁羞得满面通红,也顾不得扶起对方,急忙一头钻进发廊里,再也不敢出来。师兄叶中奎将这一切全瞧在眼里,又不便阻拦师妹,只是一个劲地埋怨:“黎洁,你又惹事了!”
  黎洁坦然一笑:“砍头不过碗大个疤,我不信邪能压正!”
  满屋顾客都夸黎洁巾帼胜过须眉,叶中奎也不好再唠叨了,继续干活。
  就在众人的闲聊中,黎洁才得知这位吕少爷原本的确是个少爷,他名叫吕亨,父亲原是本县副县长。他高中毕业后被安排到社保局工作。前不久,这位吕副县长与其妻子原县妇联主任肖凤霞因贪污受贿案,双双被捕入狱。吕亨平日娇生惯养,在家茶来伸手,饭来张口,上班吊儿郎当,经常离岗,是个典型的公子哥儿。而今树倒猢狲散,吕亨失去了靠山,就像船儿没了舵,社保局也趁机将他除了名;没了工资,他只好靠借贷过日。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那几个泼皮原本是他的狐朋狗友,这会一瞧他家遭了难,便都翻了脸,讨债不着,便拳脚相加。幸亏黎洁挺身而出,吕亨才得以逃过一劫,自然对这发廊女感激不尽。
  晚上10点钟,发廊快要关门打烊时,吕亨突然悄悄来到发廊,冲着黎洁便长跪不起。
  黎洁大吃一惊,生气道:“男儿膝下有黄金,你为什么这样作践自己?”
  吕亨含泪道:“黎小姐大恩难报,我愿卖身为徒,拜您为师,偿还债务。”
  黎洁慌得手脚无措,连连摇头:“你本是干部子弟,怎能操此行业?使不得,使不得!”
  吕亨凄然一叹:“岂不闻昔日座上宾,今成阶下囚。世事变迁,人情冷暖不过就是如此,何言贵贱高低。小姐倘不愿收留吕亨,我就跪死在这里了!”
  黎洁无法说服他,朝师兄投去征询的目光。叶中奎沉思良久,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并不表态。
  黎洁一跺脚,说:“吕公子,只要你不怕惹人笑话,就暂时留下吧!”从此,这“兄妹发廊”里便多了一个帮手。
  
  二、红颜爱憎
  
  黎洁虽然是个发廊女,可打她主意的人还真不少。其中有一位叫康惠林的税务干部,三天两头赖在这“兄妹发廊”里,与兄妹两人套近乎,尤其爱在黎洁面前卖乖讨好,说要为发廊减税收,还说要评黎洁为积极纳税的个体模范……对此,黎洁毫不领情,说:“康税务,你的好意我们兄妹领了,但凡事还是公事公办好,我们该纳多少税就纳多少税,偷税漏税是犯法的事,我们决不能干!至于评模范,我们不感兴趣,只想做个安分守己的老百姓。”
  康惠林碰了一鼻子灰,依然不死心,还是成天死乞白赖地守在发廊里,幻想着总有一天黎洁会改变主意。自从发廊里多了个吕亨以后,他便担心吕亨迟早会成为自己的情敌。也难怪,吕亨比康惠林要年轻,虽说如今成了落难公子,但仍不失风流倜傥的帅气。自古嫦娥爱少年,他康惠林自然不是吕亨的竞争对手,所以,他将吕亨看作眼中钉,时不时在大庭广众之下讥讽道:“吕公子,干这发廊的手艺活,不是跌了你的身价吗?以后恐怕讨个老婆都困难了!”
  吕亨气鼓鼓地瞪了康惠林一眼,却吐不出半句反驳的话儿来。
  黎洁看不过去,冷笑着说:“康税务,自古道:天下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你若将我们这行生意看得如此下贱,何苦天天蹲在这里,岂不也掉了身价!至于吕亨的终身大事,自然也用不着你操心。他在我发廊里日后真的讨不到老婆,我黎洁就嫁给他!”
  好个厉害的发廊女,这番话语措辞激烈,话中带刺,语中含讥,将不怀好意的康惠林堵得双眼翻白,满脸通红,在众人的哄笑声中狼狈地逃出发廊。
  吕亨自然十分感激黎洁的仗义执言,打心眼里暗暗爱上了这位发廊女,他心里暗暗发誓,倘若今后有出头之日,定要娶黎洁为妻。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吕亨自从拜了黎洁为师,还真脱胎换骨,抛弃恶习,精心学艺,很快便学会了推剪美容,做出的手艺深为顾客赞赏。黎洁瞧在眼里,喜在心头,也暗中喜欢上了这帅气年轻的小伙子。
  师兄叶中奎原是黎洁之父的关门弟子。黎老师傅的推剪美容手艺曾誉满浙南。三年前,黎老师傅身患绝症,临终前叮嘱徒儿叶中奎和爱女黎洁,不宜久呆一个地方,应朝外发展。所以,等黎老师傅去世后,师兄妹商议后搬迁到了此地。叶中奎为人厚道本分,虽说也喜欢这位师妹,但也了解她心高气傲,再说同行难婚,自然也就丢了念头,还真把她当作自己的嫡亲妹妹呵护、关照。吕亨进了发廊后,发现他俩还有那么一层意思,心里酸溜溜的,可是以后发现只要吕亨和黎洁在一块,叶中奎便有意避开,尽量为他俩提供接触的机会。
  吕亨虽说对黎洁有了爱慕之情,但碍于师徒关系,不好点破这薄薄的一层纸,人前人后还尊称她为师傅。
  大年三十晚上,师徒三人在一块喝团圆酒时,吕亨首先举杯感谢两位师傅的厚爱和关照,连饮了三大盅;接下来两位师傅回敬徒弟,又各自喝了好几盅。叶中奎酒醉心不醉,托词到外面兜风醒酒,让师妹和吕亨二人独处。
  师兄一走,黎洁还真感到自己不胜酒力了,两颊绯红,醉眼蒙眬。吕亨见状,急忙上前搀扶:“师傅,你喝醉了吗?”
  黎洁挥挥手,嘴里含糊道:“没、没醉、没醉……心不醉……”
  吕亨说:“师傅,你休息去吧,让我来收拾碗筷。”
  黎洁双眼火辣地盯着吕亨,吐出了酒后的真言:“不、不许你再叫我……师傅了,叫、叫黎洁,知道吗?傻、傻、傻小子……”
  吕亨心头一颤,黎洁已将玉臂紧紧箍住了吕亨的身子:“吕亨,你、扶我、进房间……休息去……”话音刚落,便倒在吕亨怀里,响起了轻微的鼾声。
  吕亨只好抱起黎洁,双腿颤抖着迈进了这间充满温馨气息的女儿房……
  
  三、东山再起
  
  这年的春节,对于黎洁和吕亨来说,无疑是自己人生旅途中度过的一个最惬意、最难忘的佳节。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