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2期

三个小诸葛

作者:路轲瑜






  某局有三个局长,正局长姓王,副局长两人,依次为胡与仇。三人都是四十出头,都工于心计,为人处事都喜欢耍心眼。官场道上一个更比一个精,人们称他们是三个小诸葛。
  三月的一天下午,王局长正在办公室看文件,仇局长来了。他手里拿着一封信函,一进门就说:“老大,我有事请示您,”他历来对王局长都是这样的9气,表示尊重。王局长眼睛眨了一眨说:“什么事?说吧。”仇局长递过信说:“你先看看这个。”王局长接过信函,看开了,原来是省外某杜团关于举办“党政干部经济理论研修班”的邀请函。函件说,研修班为期10天,收费15000元,期间组织一次赴会考察。王局长看后不屑地说:“什么狗屁研修班,不就是想赚一笔共产党的钱。”仇局长马上说:“可这是为我们境外游创造机会,不通过这个途径,我们怎么走出国门看世界?人家别的局局长年年出国,都是通过这个途径的。”王局长说:“这可是县委明令禁止的,只有上级党政部门举办的研修班才能参加。”“说是说,听是听,麻雀吓死老癞鹰。县委的要求只唬住我们,人家都当耳边风。”仇局长的话呛住了王局长,他沉思良久才问仇局长:“你是不是想报名参加?”仇局长马上说:“不不!不是我想参加,我是想让你参加。这次你去,下次老胡,再下次我去,大家潇洒走一回。”王局长摆摆手:“你们想去就去吧,我不想去。”龙头不动,龙尾怎么摆?仇局长婉言相劝:“我的大掌柜,你这龙头就摆这一回吧,给咱们创造走出国门的机会,咱也不枉做你的副手。”王局长动摇了:“可……可我担心让上面查出来。”仇局长拍着胸脯说:“这不怕,局里财务我分管,我让计财股用别的名义给你报销,包你高枕无忧。”王局长终于同意“龙头”动这一回。
  龙头动这一回,花去18000元。仇局长让财会人员以购置办公用品为名报支了这笔钱,账面上自然做得天衣无缝。王局长高兴地对他说:“我这次去美国,再有机会你和老胡挨个去,美国就是不一样,有看头。”可他开心没几天,县纪委就下来查了,有人举报他利用公款出国旅游。仇局长帮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事自然被揭穿了,结果,王局长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要不是组织部有个副部长是他的朋友,他还可能被挪窝。
  为了表示歉意,这天晚上,仇局长请王局长到酒馆喝酒。几杯酒下肚,仇局长说王局长这次受处分都是因为听了他的话,他心里很难过,对不起王局长。王局长摆摆手说:“这事不怪你,你的好意我心中有数。我恨的是那个向我打黑枪的人,有意见不当面提,专干这见不得人的勾当,太卑鄙无耻了!”仇局长轻轻抿了一口酒,讨好地说:“我知道这人是谁,就是老胡。我听纪委的人说的。”王局长摆手又摇头:“不可能,下次出国就该他啦,他干吗要倒自己碗里的肉?”仇局长着急地说:“这是我朋友亲口告诉我的,你不信?再说,局里知道这事的只有我们三个和两个会计,两个会计都是我的人,他们不敢瞎捣鼓,那么只有老胡了,他搞垮您后就能当上一把手了。”王局长不语了。
  第二天中午,胡局长也请王局长到酒馆喝酒,为他压惊。几杯酒下肚,胡局长说这次王局长受处分,他比王局长还难过,因为王局长是为他们出国探路的,现在王局长遭暗枪,他们以后就只能在梦中出国了,他恨死这个在黑暗角落里放黑枪的人。王局长连喝几杯闷酒,才抬头审视般地看着他说:“这个家伙太缺德了,我迟早要查出来的!”胡局长摆摆手:“你不用操心了,我已经揪住狐狸尾巴了,他就是老仇。”王局长摇摇头:“不可能,就是他鼓动我参加那个研修班的。他告发我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胡局长用手指敲着桌子说:“他这是学的乡下人捉鸟的办法,把谷米撒在网里,用网套鸟,为了当一把手呀!”王局长说:“我倒了该你接班呀,他还慢一拍。”胡局长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纸递给王局长说:“你看看这个。”王局长接过一看,原来是一封写给县纪委的举报信的复印件,举报的正是他公款旅游的事,信尾署名是胡局长,眉头还有纪委徐书记签的“立即调查”字样。王局长不解:“迷信不是你写的吗?”胡局长说:“你仔细看看,这笔迹不是老仇的嘛,尽管他想模仿我的笔迹,可只有30%像我的,还有70%是他的,猪鼻孔插葱怎么也不是象。”王局长再细看,不由怒起:“真是老仇写的,这个人面兽心、口蜜腹剑的混蛋。”接着他问胡局长从哪搞来的?胡局长说他有个朋友在纪委。王局长感叹道:“你们都有朋友在纪委,我怎么就没想到在纪委交个朋友,不就方便了!”胡局长说:“老仇就以为你在纪委肯定有朋友,才以我的名义揭发你,想让你跟我互相厮杀,他从中得利。他知道光凭公款旅游这一条是整不倒你的,就是整倒你他也当不了正局长,可咱俩闹不团结,县委整我俩,他就有机会了。这回咱俩一定不能便宜他。”王局长沉默一会,端起酒杯慢慢呷了一口,然后对胡局长说:“咱俩是共产党员,共产党不搞打击报复。更何况他揭发我是对的,我应该感谢他,不是他,我还会在错误的道路上滑下去。只是他借刀杀人不地道,你倒可以向纪委揭发他。”胡局长没想到王局长转变得这么快,马上说:“你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我十分佩服,向你学习,我不想步他的后尘。”王局长笑起来:“好好好,我们就当这事没发生,今后以大局为重,团结压倒一切,喝酒喝酒!”接着两人碰起杯来。
  王局长言行一致,在以后的日子里,不仅没对仇局长有丝毫挟嫌报复,还显出处处对他信赖尊重。胡局长不相信王局长真的如此大度,但又搞不清他唱的哪出戏。不久,县政府批下重建局办公楼的方案,财政拔款300万兄也已到位,王局长委任仇局长为新楼筹建组组长。为了减少扯皮,保证效率,还明确规定,建楼的事务由仇局长一手负责,其他人不得插手,实行一元化领导。对这一分工,胡局长当然有意见。按常规,这样大的事情应该由他二把手负责,他王局长怎么能舍二求三?
  仇局长一心扑在建楼上,王局长不时还在局务会上表扬他呢!
  工程颇为顺利,一年后新楼落成。这时,王局长出人意料地到审计局请来几个审计人员,专门审计建楼经费。很快查出仇局长贪污建楼款6万元,并有受贿嫌疑。王局长又报请检察院介入,不久就查出仇局长收受包工头贿赂12万元,新楼建筑质量因偷工减料存在严重问题,仇局长琅当入狱了。
  就在仇局长被逮捕的当天下午,王局长捧着茶杯走进胡局长办公室,边喝茶边向胡局长道歉,说新楼建筑本该分工胡局长负责,他看错人了,请他谅解。胡局长说原先他是有些意见的,现在没了,让老仇到这岗位上自我暴露、让自取灭亡,他很解恨。王局长忽然咬牙说:“嘿,想搞阴谋诡计算计我,他姓仇的还嫩着点!”胡局长马上说:“王老哥,我还真服了你;你反腐败还真有一套。”王局长哈哈一笑:“姓仇的心黑,心黑者必贪,我就给他贪的机会,没想到他真贪了。这叫欲擒故纵,借贪杀人,咱俩的气出啦!”说着双哈哈笑起来。胡局长若有所悟,在心里说:“原来如此。”
  过了几天,胡局长给省报写了封信,向他们推荐王局长,说他跟仇局长这个腐败分子斗争坚决果敢,有勇有谋,是立场坚定、是非分明的好干部,要求他们前来采访报道。省报立即派来两个记者。可是采访结果让他俩大出意料,王局长不仅没在仇局长的腐败过程中跟他作斗争,还明显存在用人失当、放弃监督、纵容腐败的错误。他们写了份内参给省委,省委立即批转给县委,要求对王局长严肃处理。结果,王局长被调离该局,并降为副职。胡局长满以为这回正局长非他莫属了,正在他踌躇满志、满腹期待之时,县委任命了新局长,是从外单位调来的。新局长上任当天,组织部长找胡局长谈话,要他与新局长推诚相见,紧密配合,不要耍小聪明。他听出弦外之音,要部长说明白。部长一针见血:“你明明知道王局长用人失当,放弃监督,纵容腐败,你还推荐给省报,说他是与腐败分子坚决斗争的好干部,你这不是耍小聪明?不是搞阴谋?对同志有意见可以直接向组织反映,不要这么拐弯抹角,反话正说嘛!”胡局长脸红到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