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9年第1期

做棵小草,等待春天

作者:陈正心




  严冬一过,东风吹拂,小草抖一抖身子,抖掉了一身寒冷。它努力地扎着根,欢快地抽着芽,开始把积蓄了一冬的能量释放出来。大地也因此变换着颜色图案,灰白,浅黄,淡绿……最后终于染成了芳草碧连天的无边春色。
  小草的信条是厚积而薄发。在冬天,它默默地积累能量,蓄养精神,忍耐寂寞,等待春天。当春天来临时,它便开始爆发,开始张扬生命的活力。我们都应该学做一棵小草,在机会来临之前,做好准备,耐住寂寞,等待机会。当机会到来时我们就能从容地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了。
  中国古代有很多贤士高人,每逢朝政腐败、治者昏暴、民不聊生之时,便入山野林泉做乱世隐者。淡泊名利的,倾心黄老,远离尘俗,每日于山水林泉中修真养性;胸怀俗志的,就此进入了厚积期,隐遁田园草庐,每日里躬耕垄亩,戴月荷锄,却为拯救天下苍生以待天时……这就是“小草哲学”,山野之中收一收英锐之气,积累才干,等待时机,以成就大事。
  李安是世界上著名的华人导演,大奖小奖拿了一大堆。然而,成功的花朵总是浸透辛劳的血汗。起初,他在大学导演专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不得已做起了宅男,全靠妻子一人支撑家庭。这是一段漫长而痛苦的煎熬,然而,李安并不是在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中消磨时光,他抓住家务之余博览群书,几年来储备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具备了很高的导演素质。终于,苦尽甘来,李安拍电影取得成功,而早期的《饮食男女》系列就饱含了李安多年的宅男心得,李安在实践中体验了厚积薄发的“小草哲学”。
  有人总是抱怨机遇不来,命运不公,其实是没有看到问题的根本。佛家讲究因果相报,凡事有因必有果。有些事情看上去是偶然发生的,但偶然之中有必然,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没有足够的努力和付出,哪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呢?机会不来,主要是因为你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而机会是留给有充分准备的人的。
  其实高考就是一个机会,高中三年就是个厚积的过程,这个过程真的不轻松,我们与寂寞为伴,与汗水为友,品尝着泪水的苦涩,咀嚼着知识的甘甜。
  终于,严冬过后,我们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从而编织万紫千红的美丽。
  做一棵小草,等待春天。
  (指导教师楮然)
  
  编辑点评
  
  ◆主题点评
  前些年,流行歌曲《小草》一时唱响神州,几乎无人不晓。时至今日,小草的旋律连同它蕴涵的精神魅力似乎也随着岁月远逝了,就像那些一波一波的新潮歌曲。从一定意义上讲,《小草》象征了弱势者的自尊、自强、乐观、向上的精神追求,却为何短命?因为,生活本身并不浪漫,在严酷压力下苦苦挣扎的小草,不是都能享受到春天的暖阳并展示其蓬勃的活力。唯有那深扎其根、蓄积能量的顽强生命,才有希望走向人生的峰巅,创造出惊世的辉煌。
  本文作者从历史风云中崭露头角的贤人高士身上看到顽强生命的坚韧和潜能,从现实逆境中奋发崛起的成功者中看到了小草精神的影子,从而在文章中赋予“小草”新的主题生命。人们在逆境中忍辱负重和艰苦卓绝的付出,恰似严冬苦寒中深扎其根、蓄势待发的小草;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和忍苦进取,永远是万物之灵的人类赢得美好未来的巨大精神能量。“做棵小草,等待春天”是一曲高亢昂扬的生命之歌。
  
  ◆布局点评
  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论证-归纳结论的思路布局谋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
  开头部分,从形象描写入笔,引出对小草“厚积而薄发”精神的赞美。开启下文。
  中间部分,列举古今不同时期怀大志而勤积累的成功人士的典型事例说明道理。
  结尾部分,联系实际,表明自己要学习小草精神,努力做好高考准备的积极态度。
  
  ◆语言点评
  本文的语言生动流畅,富有表现力,彰显了议论性散文自由活泼的特点。比如,开头一段:“严冬一过,东风吹拂,小草抖一抖身子,抖掉了一身寒冷。它努力地扎着根,欢快地抽着芽,开始把积蓄了一冬的能量释放出来。大地也因此变换着颜色图案,灰白,浅黄,淡绿……最后终于染成了芳草碧连天的无边春色。”拟人化的描写,不仅形象展示了小草的个性,还暗示出小草的精神。中间引述古人事例部分语言凝练,颇有文采。再如: “品尝着泪水的苦涩,咀嚼着知识的甘甜”“编织万紫千红的美丽”等句子都生动形象,为文章平添亮色。
  
  ◆选材点评
  这篇议论性散文,是针对“有准备的人生才会成功”这一论题展开论述的。为了阐明道理,作者在比喻说理的基础上,跨越时空,思接千载,选取了古代韬光养晦的贤士高人和现实生活中心怀大志而勤苦积累的成功者的典型事例,证明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写作建议
  小草精神是什么?本来是个难以表达的意象。作者在文章中化虚为实,即以古今人物的典型事例铨释了小草精神,使小草精神变成可以触及的了。最后又由实到虚,在自己的深刻感悟中升华了文章的主旨――——学习小草精神,做好高考准备。通过此文,你应该懂得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了吧?建议仿写题目:赞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