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12期

距离的那份朦胧

作者:湖南一考生




  [2008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与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
  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感于嫦娥的娇容,我们眺望蟾宫,却在宇航员的描述中失望。
  叹于星汉的璀璨,我们仰视星空,却在望远镜的镜头里叹惋。
  没有了距离,曾经的美丽都弃我们而去;失去了朦胧,无数的幻想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珍藏距离中的那份朦胧。
  远瞻珠玉润,细究惟瑕疵。曾经有一个学生对他的老师说,甲烷气体吹在身上如此柔和,想不到竟是如此规则的几何形状。老师笑笑,说,你走在柔软的沙滩上又可曾想到过沙粒满是锋利的棱角?的确,肉眼看事物的距离带给我们的总是温存与美丽。但当这种距离缩小到我们明晰可见时,方才的温存便在锋利与尖角中荡然无存。实际距离的缩短,接近了事物与我们的距离,却将我们和美丽越拉越远。
  掠眼纱帘秀,揭帘失真容。雾里看花,看到的虽不是花的真容,但她的娇美已令人心醉;水中望月,望见的虽只是月的影像,但她的朦胧已令人神往。倘若迷雾消散,或许眼前只是一片枯枝败叶,方才的意(境)界消失全无;而那月球的照片中没有玉兔,没有桂树,我们也失去了对神话的魂萦梦牵。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美神浴后出水的形象,她匀称的体型,优美的曲线,完美地向我们诠释了美的境界。但若摘去其腿上的纱巾,那这尊举世为傲的塑像便只能成为一尊普通的人体艺术。赤裸裸的展示带给我们的没有美。有的只有那不堪的低俗。
  遥望红日美,近身引火烧。清晨,旭日东升,朝气蓬勃;傍晚,夕阳西下,云蒸霞蔚。日地间的一亿五千万公里成就了地球生命的多彩,环境的宜人。而那夸父,却冥顽不灵,追逐太阳,最终落得干渴而亡。同样,我们向往财富,向往美好的生活,因此我们不断努力,让家庭更美满,生活更滋润。但一些“夸父”们却迷了双眼,只看到了金钱的诱惑。财富如日,保障了我们的生存与生活,但一味的追求只能引火烧身!醒醒吧,“夸父”们!权钱交易的最后只能是十年牢狱的下场。
  拉远空间距离,获得心与美的贴近。创造朦胧中的距离,体会距离中的那份朦胧……
  [简评]
  这是一篇内容形式俱佳的高考满分作文。从内容上看,作者审题准确,且能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用丰赡的事例证明“距离产生美”。从结构上看,刻意的整句,整饬的排比段,给人完美的视觉冲击。“远瞻珠玉润,细究惟瑕疵”“掠眼纱帘秀,揭帘失真容”“遥望红日美,近身引火烧”,段前的这些优美句子,颇见学子的文学功底。
  (周红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