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11期

师说

作者:董月玲




  上个月,北京四中召开了李家声教育思想研讨会。李家声教过的学生,悄悄录了一段视频,在研讨会上播出。视频里,这些大学生,或坐在清华的草地上,或站在未名湖畔,声情并茂地回忆上高中语文课时的快乐时光。一位平凡的中学语文教师,何以赢得学生们不同寻常的尊敬和爱戴?
  “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这是李家声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2001年,李家声在一次全国性作文大赛中当评委,其时,正赶上美国“9.11事件”发生不久,许多学生的作文,都涉及这个话题。令李家声惊讶的是,在他所批阅的作文里,个别学生写到“9.11”时,文中甚至掩饰不住兴奋之情。
  “恐怖分子是重创了美国、打击了霸权主义吗?”他大声地质问学生,“他们杀害的是几千条无辜平民的生命啊!这是反人类罪。”
  有一回,李家声带着四中高一人文实验班去杭州,参观岳飞庙,看到跪在地上的秦桧像,有的学生跑上前,依照其他游人的样子拿鞭子抽打秦桧。晚上回到住处,开会时,李家声问学生:“难道我们非要鞭打他吗?我们要记住的是历史,而不是仇恨。”
  前一阵,有一件事让李家声很受刺激。北京宣武区有四个少年,就为了找点儿“活儿”干,寻找刺激,竟将一位避雨的中年妇女摧残致死。“看看现在的互联网上,仇恨的情绪泛滥。太可怕了。我有时都不敢看下去。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李家声认为,人在精神文化上也是如此,你吃进什么,就将成为什么。
  “我们一直在讲,教育是要培养人才。我说别那么高调了,少出坏人,不出坏人,培养出平和诚实的劳动者,就是成功的教育。育人,就是育好人,把可能成为坏人的人,变成好人。”
  班上有个学生,有一天坐地铁时,上来一个小乞丐,跟他要钱。学生一摸口袋,里边只有一张大票,他犹豫着:给还是不给呢?想了一阵儿,还是决定给。他把大票递给孩子,一看这么多钱,小乞丐很惊讶,接着跪下,对他叩头表示感谢。见状,学生赶紧扶起小孩,一个热诚致谢,一个坚辞不受,两人推拉着。下车,出了地铁站,学生一掏兜,手机没了。原来,在刚才的拉扯中,小乞丐把他的手机偷走了。学生相当沮丧。回到家,他把这事跟妈妈讲了。没想到妈妈却说:孩子,你做得对!人就是做好事,有时也会遇到挫折。下次,咱还给,手机丢了,妈再给你买。
  学生把这事写到了作文里,李家声给的批语是:大善!
  李家声反复跟学生讲:只求耕耘,不问收获。重要的是发展自己的能力,多长本事,做更多的事情。一个人的心,要专注在做事上,而不能专注在名利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就是美好社会。
  “有时候,连我也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最好的。但是,我跟学生们说,我知道什么是不能做、不该做的。假如我们一件丑恶的事也不做,人自然就美好了。我不想给学生终极的东西,不想让他们形成思维定势,不想束缚他们的思想,而是让他们成为独立思考者。唯此,才能在纷纭社会中不迷惑、不迷失。”
  为了准备高考,高三时,基本不再讲新内容。语文课,也是反复做习题。李家声不这么做,他说自己不炒冷饭,决不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再重复一遍。高考复习,好些题到他这里就打住了——不必做!
  “你看看吧,现在的孩子,到了小学六年级,除了文化课什么都不学,为了考中学翻来覆去地做题,甚至拿习题本念,这不是折磨人吗?到了高三,又要整整磨一年。本来是好苗子,能成为人才,可是,通过我们的教育,反而把学生的才气磨没了,兴趣磨没了,创造力磨没了。教育应该是教化、培养人,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呢?”李家声后来终于想明白了:这其实是伪教育!怎样判断是不是伪教育呢?他说就一条:毁人的教育,就是伪教育。
  “现在,有些作业太折磨人了!”所以,他告诉学生,只要你认真读文章了,读懂了,上课认真听了,什么作业都可以不做。
  那天研讨会上,播放的视频里,有个男生的话,让记者印象颇深。他说:文是文样子,人是人样子!先生这两句简简单单的话,我会受用一辈子。
  余军摘自《小小说选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