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10期

温润琼瑶,璀璨钻石

作者:高鹏宇




  脚下,是墨香的汉字积淀而成的厚土;头顶,是缤纷的外语绚烂弥漫的祥云。天地间的我,就在这母语的温润与外语的璀璨中徜徉而快意着。
  我一出生便沉浸在母语中,沉浸在她的简约和博大、清越与秀美中。汉语的优美是如此不可思议。“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简单的方块字竟能创造出至善至美的意境;“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鬼使神差石破天惊殊奇绝伦又浑然天成无匠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语出惊人,一笔勾划出万里秋意与万里哀愁。
  传说仓颉造字时,鬼神惊泣,天地变色,日月无光,因为这语言文字本是世间的神机不可泄露。五千年的华夏有过多少金戈铁马舞榭歌台闺怨征夫,被历史川流洗劫湮没。只那自强不息、浑然悠远的文化遗迹——汉字,源远流长而母语,正是文化的灵魂。
  接触外语,却是稍为长大之后。初时学英语念俄文,似麻雀短跑、家猫游泳般生疏,等到日积月累间有所长进,才体会出外语的美妙,领悟了世界的广阔。逐渐地,迷恋于布莱克诗歌铁砧般铿锵的节奏韵律,怡然于彭斯笔下天然去雕饰的古朴民歌,醉心于甲壳虫和席琳迪翁那绕梁三日、挥之不去的天籁奇音。每一个单词都是一个可爱灵动的生灵,每一页文段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森林。原来外语也如此优美。
  语言的不同,折射出人类文化的多彩。汉语之于外语,正如烤鸭之于牛排,三弦之于吉他,少林寺之于大本钟,齐白石的白菜之于梵高的葵花。语言没有优劣,文化也无所谓先进与落后。山野因百花争艳而春意盎然,世界因文化不同而丰富多彩。
  但是,美玉与钻石终究不能混淆。吴文俊先生能左手写法文右手书德文,口中犹唱俄文歌曲,但终其一生都挚爱着祖国和她的语言。母语是根,是身体里沸腾的血液,是慈爱地养育了千秋百代的长江水,是把历史的珠子串在一起的丝线,是我们心灵上温暖的烙印。心中有根,才能在浩繁的异域语言中天马行空、恣意纵横。但是如果固步自封,狭隘短浅如井底之蛙,便是清末士子学究一叶障目的可笑可悲,不能知晓世界的丰富博大。
  热爱母语的字正腔圆,简练严谨;留恋外语的活泼多变,潺湲如水。
  母语淳淳温润如琼瑶,外语光华璀璨似钻石。这温润与璀璨,我一并装入心中。
  【点评】
  文章一开篇就运用通感手法把自己对母语的爱表达得墨香扑面;紧接着,追加一个对偶句,视野大气,化抽象内容为形象可感的事物;第三句开门见山,亮明观点。第二段引用经典诗句论说自己对母语的热爱。所引诗句通俗易懂而且意境奇美,很好地证明了作者的看法。对诗句的点评性鉴赏一针见血,又不失诗歌的简洁美。第三段由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开始,悠远迷人。随后连用借代精彩地写出了华夏文化之博大,却是作陪衬用,烘云托月。下一段用母语文化色彩强烈的词语评价英语文化,告诉我们作者对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真心喜爱。在下一层次,作者从个人、民族、历史文化几个方面强调了母语的重要性,有面向世界的眼光和胸襟。结尾点题,回应开篇,重复但是不单调。
   (指导教师石占国)